关于住宅的起源,在我国古代文献《礼记·礼运》中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我们的先民在远古时代为了遮风避雨、躲避野兽的袭击,就地取材筑围合巢居。围合是住宅的雏形,并慢慢发展为我们祖先安身的空间。

中国建筑史学家刘敦桢教授发现新石器时代河南洛阳人类居所以圆形居多(图1-1),用树枝、树杈、树皮、树叶和泥土做成简单人字形屋顶。出土的汉明器中也印证了当时住宅是围合式。古代名画如隋代展子虔《游春图》中的住宅也是围合式。围合式住宅不仅能遮风挡雨、躲避野兽袭击,也能为人类留出休息和交流的活动空间。

圆形平面建筑结构起源于洞穴时代,夏朝奴隶社会开始后,人类群体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圆形洞穴不能满足活动空间要求,于是方形、长方形的四合院应运而生。西周时代奴隶主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住宅形制与人的身份地位相匹配。《中国建筑史》中收录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平面图(图1-2),这是我国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四合院布局。从平面图上看,院子中轴线上有两进院落,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两边是统长厢房。

中国民居的形制到了汉代已基本定型,四合院成为通行的建筑形式。贵族宅第一般由几个四合院组成合院式,平民住宅则是一厅两厢的简屋。刘敦桢教授在《中国住宅概说》一书中说,“在时间方面,四合院住宅最少已有2000年的历史”“对称式平面与封闭式外观是这种住宅的两个主要特征”“随着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与风俗习惯产生各种各样的平面点面,所以它的规模与内容自然占据中国住宅的首要地位”。著名建筑学家刘致平先生在四川广汉县发现富农住宅也是四合院形制——“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中轴线并沿着略近方形的院子建造房屋,而且将主要的大门与祖堂客堂置于中央部分,其余房间采取左右对称方式”。

由此可见,四合院最适宜百姓居住,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宜居民居”。它规模可大可小,符合中华民族民俗和大家庭理念,所有亲戚朋友都可相聚在一起;它可分可合,组合灵活,无论是经济条件一般的百姓,还是富甲一方的豪绅都喜欢。因此四合院又是中国民居中最普遍、使用历史最久的住宅形式。

四合院民居在我国许多地区都可见到,尤其是在长江之北的广大区域。我们且以最具代表性的北京、晋中、皖南三地的四合院举例说明。

1.北京四合院

明清时期华北地区四合院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图1-3),它的形制和布局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差异、宗法制度及道德观念,而且在功能上蕴含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哲学思想,住宅严格区别内外,讲究对称与尊卑有序,对外隔绝,自有天地。

形制

北京四合院面南背北,总体呈长方形,四面围合院子,由正房、东西对称的厢房和南面的倒座房组成,大门设在东南角。常见的四合院有一进、二进、三进和四进,“进”是纵向串联关系,“跨”是横向并联关系。四合院四个边角,正合阴阳八卦方位,“四合”寓意天圆地方。

四合院都是一层的平房,屋顶以硬山顶居多,上铺青瓦,地面则铺方砖(图1-4)。四合院的大门,一般民居只占倒座房一个开间,只有王公贵族的宅第大门才可占据三至五开间不等(图1-5)。四合院大门叫“垂花门”,门上檐柱不落地,悬在中柱穿枋上,下端雕刻垂花花瓣,垂花门的檐下多绘重彩图案装饰。有地位的人家有两个到四个门簪,这些断面六角形因似古代妇人发髻上的簪子,所以叫“门簪”。普通居民家门框上方无门簪。有身份的人家在门外两侧设石质门墩,石墩上雕刻兽面图案,寓意辟邪和吉祥。圆形的门墩称“抱鼓石”,用于武官;方形的门墩称“方鼓子”,用于文官。门扇都是双扇实木门,门扇上设一对铜质的门环,称“铺首”。

影壁

有小部分人家的影壁设在大门外,有一字形和八字形两种形状,均是大户人家才拥有的。大多数人家的影壁设在四合院的大门内,迎门而建,大门内设一堵砖墙,砌贴着石雕或砖雕图案。影壁的功能是遮挡外人视线,以保证居住的私密性。

倒座房

倒座房是四合院最前一排的房屋,坐南朝北。它的布局一般是从东到西依次设大门、待客室、私塾。因房间门窗都面向内院,与正房相对,因此取名为“倒座”。

正房

正房是四合院主屋,一般设有三至五个房间。正房体量比厢房、耳房高大,中央明间为厅堂。厅堂是祭祖和家人集聚的地方,次间或者稍间为卧室。屋前设外廊,有的外廊有柱子,有的则没有,外廊的作用是遮阳挡雨。普通人家的四合院,正房就是一般的客堂,但王公贵族家的四合院正房则称“正殿”。

厢房

厢房是正房两侧东西向次屋,体量要矮小些,大多厢房不设外廊,只有少数规模很大的厢房才设。厢房可与正房前后外廊连通,东西厢房为小辈居住,厢房的屋脊不得超过正房。

后照房

后照房是四合院后院最后一排房,也称“后罩房”。地位和倒座房类似,只是因为它的位置在后侧,所以方向与倒座房相反,房间门窗都向着内院,私密性最好,适合女眷居住,也有用作佣人房和仓储房。

2.晋中四合院

中国古建筑风格分为六大派:京派、晋派、川派、皖派、苏派、闽派。除北京四合院最典型外,其他各地由于历史、地理、气候环境和民俗文化不同,具体的形式千变万化。山西、陕西等晋中地区位于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土质坚硬、地势平坦,晋商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便是晋中四合院的代表住宅。

形制

晋中四合院以窄长见多,与北京四合院不同的是南低北高、西低东高,并且不严限在平房。北高的房,两层到多层不等,外面筑高围墙。小型三开间民居中轴线不断延伸,大型民居中轴线概念被打破,成为大院套小院、院与院可通的建筑组群。墙身为清一色青砖,厢房屋面与倒座房一样向院内单坡,有的正房也是单坡。

乔家大院

乔家是晋商大户,其先祖乔贵白手起家,靠勤劳稍有积蓄,生意越做越大,业务有钱庄、茶庄、票号等,富甲一方。乔家人在家乡山西祁县建了一座大院(图1-6),由6座院子和19个小院组合成大院,共有313间大小不同的房间,占地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

乔家大院的大门与众不同,出于晋中风水一说,不设在朝南围墙中央,而设在坐西朝东的一侧。根据八卦,东、南、西、北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再按房屋主人的生辰八字进行测算,最终决定大门方位。

屋面形式有人字形和单坡形,并在平屋面上覆三合土,起保温和隔热的作用。平屋面与各房相连,高低错落、弯弯曲曲。屋面上还设有更夫小屋,可俯视大院内外,起到看护的作用。单坡屋面不是一条斜线,而是中部微凹形成曲面(图1-7),从远处望去形状极为美观。

王家大院

山西灵石王家大院的主人先祖名叫王实,原是卖豆腐为生,他精磨细作的豆腐,鲜嫩可口,生意很好。成为殷实人家后,王实教育小辈要读书识字,这也成为王家的良好家风。至明清年间,王氏家族有42人在朝内做官,其中官居五至二品有12人,一时间官商混合,家门兴旺。王家大院历经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代,其间不断扩建,用了300多年才修建成五巷、五堡、五祠堂的形制,房间千余间,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与其说它是大宅院,倒不如说它更像一座城(图1-8)。

王家大院各院落大小不一,功能各异,门廊千回百转、曲径通幽,有所谓“一关辖三门,三门通四院”之称,新意迭出,式样繁多,使人目不暇接。

王家大院因其官商结合的背景,建筑规模庞大,风格极为张扬。院门高大雄伟,东堡门最为突出,好似城门,高14米,上盖大殿,大门左右各设石狮镇威。整个院子依山坡修筑,层楼叠院、亭台楼阁、古木参差,既因地制宜地体现出了显贵之家的气势,又继承了自西周以来前堂后寝的传统宅第理念。正房、厢房与晋中大院大同小异,只是石雕、砖雕、木雕装饰和匾额更多。

3.皖南四合院

皖南地区古时称徽州,气候温湿、土地富饶、人杰地灵,徽商是继晋商后崛起的又一个商界新秀。由于地理气候的特点,皖南地区自古以来山常青、水常绿,建筑不需要重彩装扮,素面朝天、粉墙黛瓦的淡雅风格是其一大特色。山墙顶上部分呈阶梯状,称为“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代表符号,寓意万马奔腾、生生不息。皖南地区地处丘陵地带,耕地相对较少,许多人外出经商,其中致富者,回到家乡置地建屋、建祠堂,那些体量高大的房屋不是退休官员就是商人的宅第。

皖南地区的四合院,平面房屋四面围合,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的隋展子虔《游春图》,图中房屋就是典型的皖南四合院。刘敦桢教授在《中国住宅概况》一书中专门收录,以《游春图》中的院子说明四面围合是沿袭六朝以来的传统方法,因为使用起来不经济,三合院应运而生。于是皖南民居中除四合院外,三合院成为基本形制。一个正厅两边厢房,围合一个天井,这是三合院最基本的单元。因为不同需求,三合院与三合院组合,三合院与四合院组合,就出现多进合院。皖南地区土地紧缺,单层被逐渐淘汰,楼房因此出现。中轴线对称布置理念继续延伸至多进合院的设计中,每一进都设正房,后进的房屋比前进的略高些。厢房与正房的相接之处采用45°夹角,下雨时雨水从屋面四个方向流向天井,天井内地坪略低于屋内地坪,便于聚水后流入排水孔,这在民间被称为“四水归堂”,寓意财源滚滚。

四合院的正房中央为厅堂(图1-9、图1-10),按传统民俗是祭祖和家族聚会的地方。皖南民居不同于北方民居,厅堂前面不封墙,门窗完全敞开,地面铺青砖以示接地气。厅堂两侧为主人的起居房,二楼私密性较强的房间为女儿房。厢房为书房和卧房,对天井部分设隔扇门窗以防风雨,与厅堂连接部分则设隔断或分隔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