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岸,诗人马拉有句诗一直为我制造了迷雾,让我身陷其中,辨不了东西,无法突围。他说:内心的南岸下雨了……

我从渝中的长滨路隔水相望,南山是迤逦千里的巍然,江水是迤逦千里的婉约。南滨路夹在山与水之间,不窘迫不尴尬,二十五公里的迤逦,二十五公里的从容,仿佛天然就是山与水的同盟!然而,的确是烟云时分多于艳阳高照,哪怕是八月天,只要南山巅乱云飞渡,南滨路就徘徊着一种乡愁似的东西。就着那样的东西,恰好可以写诗……

一、那一条路,适合骑马而行

我喜欢把二十五公里的南滨路叫作左南滨和右南滨,就像宋词里有上下阕之分。以石板坡长江大桥南桥头为界,往鹅公岩大桥方向的南滨路,为左。

我对这条路有一种隐秘的热情,就像聂鲁达骑一匹瘦马穿行于智利的深山老林,独自嗟叹,我觉得这条路是属于我的私有财产,适合骑马而行,游魂般地晃来晃去,不赶路。我就曾在黑乎乎的子夜带着外地客驾车穿行于这条路上,只想让他们看看重庆式的抒情方式——

三月,春雨初来,怯生生的娇嫩,洒在行道树红叶李的身上,不轻不重,刚好去催生或吹落那些淡紫的小碎花。

红叶李是很容易被人误读的植物。一不小心就把它当作了桃花、樱花,或杏花。其实人家的大名叫紫叶李,小名才叫红叶李,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八米,喜生长于水边和峡谷地带。左南滨与扬子江咫尺之隔,常年水雾爬上岸来与红叶李唱和,便让这一带红叶李的长势远胜他处。

当初决定用红叶李为行道树的人会不会也读过韩愈的那首诗:“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无疑,红叶李也如杨花榆荚一样,缺乏点国色天香的容颜。但它紫红发亮的叶子,举出淡紫发亮的花朵,形成一团团紫色的云雾,若女子烟视媚行,也让人动容。尤其是在暗夜里,车灯打在紫色的云雾间,你会明显感到它们因被惊吓而生发的颤抖和喘息。霎然,紫云长大了,甚至很巨硕,那是因为花朵在分崩离析,飘飞,朝着我们眼睛的方向,有些就径直射入我们的眼睛,然后直抵内心……

那么娇弱庸常的花,只是借了黑夜的计谋,就把那条路伪装成漫天雪飞的国度。

当然还会让你听到扬子江的鼾声。一听就是个睡得不安分的男人发出的声响。他若干次来回翻腾的结果,是把铜元道那一带的半山腰打湿了,湖泊悄然而生——扬子江的水站立起来,跨过南滨路的斑马线,在铜元局那一带安家立业,成了融侨半岛公园。

五月天的下午,我在那里瞎逛过:湖畔野心勃勃的黄鸢尾、风起云涌的白芦苇、几只鹭鸟像我们腼腆的姐妹躲在石岩缝隙里,以及,岸上那艘等待着海洋的海盗船和几列等待着铁轨的红火车……

我对自己说,生命有时需要这样的搁浅和等待,就如需要瞎逛和无所事事。时间哪能都拿去精打细算……包括吃饭这件事,我们都得给它相当的尊严和尊重,给它辽阔明亮点的空间以及丰腴花式点的时间——

好吧,就从半山腰的融侨半岛公园携带着满身绿意“杀”下山去,如同攥了一壶酒直奔铜元道那个吃喝玩乐扎堆的江湖,随便挑“景婆婆”“熙园”“菌海丛岭”任一家,或者去店堂装饰得金碧辉煌蒙古风情的那个店吃一席冰水煮羊肉,都会发现,诗意和远方其实也在一食一饮之间。

千万不要贬低我们唇齿对美好的感受力,它是如此真实、直接和强悍,也绝对合乎天理人道:无论天灾人祸把我们逼到何等的绝境,只要这些餐饮店大门敞开,就像幸福的黄手帕在一个地方高高悬挂,召唤并候着我们回去。我们就有理由和**与这个世界再谈一场没完没了的爱情,纵横皆有时日。

在阴沉沉的天光下,我曾仔细地琢磨过铜元道街头的那尊雕像:一个个个头不大的人人儿,蹲身,双手展翅,背扛一只体积是他N多倍的大象。那种渺小与庞大的对比,很荒诞又很真理,一针见血!那便是我们人类面对大自然时的真相吧,无力、无奈、无用,但我们仍觉得自己力大无穷——我们的敬畏和顺应,就是撑起无边无际大自然的那个支点吧,所谓四两拨千斤。终归,我们也会得到它的怜爱和宽恕而生生不息……

二、挂在悬崖上的皓月

右南滨路是从长江大桥南桥头到大佛寺大桥,全程十八公里。

这十八公里太厚实、壮阔、波澜起伏、浩**无涯了。总之,再堆砌中国的众多形容词来赞美它,都会显出汉语言的寡淡。那么,动用十几部长篇小说去撰写是否就能淋漓尽致了呢?我也表示怀疑。

先说说这十八公里的承载能量吧:古巴渝十二景,它已占了黄葛晚渡、海棠烟雨、字水宵灯、龙门浩月四景;重庆的文化形态大禹文化、开埠文化、码头文化、抗战文化、宗教文化、巴渝文化它几乎悉数占齐;它的沿江有七座桥通向外面的世界;它有罕见的僧尼合庙的慈云寺;有已经打造好令人惊艳的弹子石老街、龙门浩老街和正在打造的慈云寺老街、米市街……它有一年一度国际知名的马拉松比赛;而重庆那些有实力有名气的餐企,都会在它的江岸拥有自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白乐天、渝丰堂、德庄、锦禧、陶然居、大蓉和……

如果,以上这些文字都味同嚼蜡,缺乏生命介入的知冷知热,我也能轻易便拎出几段个人经历,来证明这条路的给予——

譬如,黄昏,握一杯咖啡,透过精典书店的阔窗,去读临江的那一列像金色火车一样的黄银杏。桌上的书,反被荒芜……

譬如,裹着厚袍子去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看世界顶尖级的以色列摄影大师、战地记者泽夫·科罕的《光之书写》摄影展,顷刻便沦陷于他的黑白光之魅与力量间,难以自拔——他的光影除了在诉说人世的苦难,也在悲悯和拯救。

常常,我还出没于原美术馆、法国水师营参加社交活动……

右南滨,早就在为这座城的时尚倡导冲锋陷阵,也成为了前沿高地。它骨子里散发出的那种大气、厚积薄发的艺术范儿、罗曼蒂克总是轻而易举就将我们一网打尽……

我也想说一说这里的行道植物,竟用了半人高的玫瑰。它们不是玫瑰花束、丛,是树,壮壮实实的树!玫瑰或粉或红,花朵的尺寸也有些超标,长出了巨硕感,像是些在天空下举着手争先恐后要发言的小朋友。而玫瑰的香气更宛若原子弹的爆炸。只要你一靠近就把你卷进去,连同你的梦。吔,它让右南滨很多地方芬芳四溢,成为了香街。记得我一位来自北方的朋友走到这里,突然就长叹起来:重庆好会骗人。我们以为这里满城就只嗅得到火锅的牛油味,哪知你们还藏了这一手,一条街的玫瑰香。双重面孔双重**,太奢侈了!你们可知在我们冰天雪地的城市里,行道树半年都是用的假花……你们快感谢上天吧。

我嘿嘿笑着,觉得他对南滨路的了解仍是个瞎子摸象,只摸到象的脚指头。我说,带你去爬一爬龙门浩古街吧,你站得高一点,或许能把南滨路的妖艳看得更清晰点。但未必完整哦……

南岸多“浩”,上浩、下浩、龙门浩……何为“浩”?江边被碛石隔开形成的自然水域。它们就像水中月,被石头推向岸边,甚至是悬崖上……

“宋绍兴年间,每逢枯水季节,便能看到刻有‘龙门’二字的碛石俯卧在长江的碧波中,犹如长龙戏水……一条数公里长的碛石从瓦厂湾延伸到野猫溪,中间不知何故又被拦腰截断,形成一个浩口,顾江边形成‘龙门浩’,龙门浩的街名便由此而来。”有“老重庆”写道。

“浩”,自然亲水,老街自然亲山。从下而上唯有顺着陡峭的石梯坎气喘吁吁地爬啊爬。当然也可以坐电梯,但就无法品味什么叫重庆了——那个给你艰辛又给你酣畅的重庆,那个叫痛快的重庆。

爬到半山腰,仿佛一切豁然开朗,一眼便可望见上古:泪水婆娑的涂山氏一声声唤着夫君大禹的名字,回吧,回吧,片刻也好。而大禹是听不见的。听见了也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有比哄一个女人更重要的事业。他是个逆行者,注定要去出生入死,拯救万民。其伟业中也注定要回**着女人的哭泣,乃至与妻小的后会无期。这就是命:命运与使命!涂山美女休怪大禹。

只是这个传说,总让我有些为那个实质上的寡妇、望穿秋水的女子痛彻心扉!幸好它发生在上古,还很可能只是一则神话;

第二眼,可看到一百多年前。“1891”这个敏感的数字,像一把尖刀在刺破重庆的肌肤,又像一把钥匙在打开重庆厚重的大门——咔嗞,重庆开埠了!法、日、美、德争先恐后来抢地盘,沿着山势开洋行、办工厂、造别墅……“龙门浩成了西方工业文明最早进入重庆的‘万国商埠’,也成为重庆民族工业最早起航的地方”。

山下各国商船千帆云集,山上各种语言此起彼落。在这个山头,你刚与人用英语问候:Good morning;在那个山头,就得一低头无限娇羞地道别:さようなら……

那些繁华、喧嚣、挣扎、屈辱与崛起、吐故纳新,龙门浩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沉默是金!皓月照着旧怆新愁时,它会捂住自己的伤口说,我就是一只蚕,啃食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啃食的是沧桑,吐出来的是愈战愈勇。

第三眼张望,仍会见到那些带着浓郁年代感、犹如身穿各式年代时装的建筑:美国大使馆武官住处旧址群,美国使馆酒吧旧址,意大利使馆旧址(后成为比利时大使馆),新华信托储蓄银行旧址,重庆最早的海关别墅旧址……这些曾经爬满青藤的“垂垂老者”,在近几年龙门浩老街的打造中,返老还童了,继续不带偏见、公正客观地叙述着自己的身世。我们真的不要小觑这些用石头、砖瓦、木头建起来的房子。别以为它们没有体温,更没有如簧的巧舌,就任人摆布。殊不知,只要它们仍伫立于那里,就是真实的历史在娓娓道来,容不得虚构和演义。

正因为如此,龙门浩老街的修复打造者们慎之又慎,整体采用了倚山就势、退台式的建筑风格,蕴含一种对这方水土的尊重、珍爱、包容、执着、退让、求和与留异,让它很山城、很重庆,并聘请了一流的文物修复工匠,用各地收集起来的一百六十万块旧砖、四十万片旧瓦、三万吨旧条石,修旧如旧,“为重庆打造了一条能贮藏这座城市历史、人文、事件、民俗、传说综合性博物馆式的街区”。

在流水潺潺的山崖拐角处,“既下山”民宿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青条石堡坎凹进去的一方石龛里。蔓藤从崖上垂下来,还叠加了自己草书般的影子,把那里弄得有些暗地妖娆。

坐在“既下山”宽绰的院坝里,左望一幢楼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右望一幢楼亦是德高望重。几棵年事已高的黄葛树更是老当益壮。流逝的岁月全变成了千金万银,在抬高它的身价。

这座民宿的设计者是国内著名设计师谢柯。他要这里如同重庆这座城,慢慢成长,有着自然、温暖、隐约、克制的东方式情绪——

湖广会馆、洪崖洞、万家灯火在彼,“既下山”在此——在悠然见南山的南山脚下,中间是橘红色的东水门大桥作为媒介,彼此都是在眺望、牵挂;彼此都在修行……

再往上攀登,便至老街的“峰顶”——龙门壹号。假若要踏入那悬空的玻璃星光观景台,假若夜色恰好蜂拥而至,必须要先调整一下呼吸……其实,哪有什么危险会吓唬你。但,有比它更让你心跳过速的东西——美啊,有时候比危险更危险!

那里,重庆最美的城市阳台,苍穹之下,你可以打开双臂,去左拥右抱三百六十度的世界:远景是整个渝中区半岛的宛如游龙,近景是东水门大桥的翩若飞鸿。温柔的嘉陵、粗犷的扬子掀起江风把几千年的江州、渝州、恭州……以及现在的那个魔幻之城——无问西东的重庆全送来眼底,星斗铺天盖地……

然而,与龙门浩老街最勾肩搭背的接触方式是找一个地方真正坐下来,喝点吃点,把内心当成牧场,放一千匹野马去晒太阳。譬如就坐在BANANA挂满摩洛哥花花绿绿地毯的露台,看着橘红色的东水门大桥——红桥妹妹撒个娇就把自己的一只脚搁在了南山脚下。轨道六号线却如同欲去竞争狮王的刚成年公狮,吼叫着冲将过来,不只是莽莽撞撞地一头冲向山肚子里去,也冲向你的胆识、格局……过瘾吧!满世界你哪里去找这种大浪漫,这种叫重庆的浪漫!

还不仅仅如此,天上翱翔的飞机、索道缆车,地上跑着的各式车,水里游弋的大小船只——几乎是人类具有的交通工具在这里济济一堂,天上、地上、水上都在大呼小叫,还叫唤个不停,你的语言、别人的语言突然变得多余,唯有如谜般的静默。

我想起若干年前写的那首诗《南岸》:

种子撒出去

收割人已候在了门口

家书刚寄出

母亲已坐上绿皮火车

情歌唱了一句

梅花已落满南山

书才读了半页

情郎已坐索道而至

南岸

我想在你湿漉漉的**里

清瘦下去

面容天真

像月亮清白的一生

痴迷于阅读与友谊

南岸

涨水的时候

你叫南岸

熟睡的时候

你叫南岸

写诗的时候

你叫南岸

拥抱的时候

你叫南岸

2017年钟声敲响的时候

你叫南岸

这首出生于我梦境里的诗,是当时为精典书店从解放碑移至南滨路“1891”的那一夜而写;是为清风般的书籍与友情而写;是为高山和流水而写……

当我老攀爬于老街缀满红月季、紫三角梅的悬崖花道间时,回头,霎然发现古代的那轮皓月,如今的那弯皎月,水中闪烁的细月,山巅曳步的满月,全都挂在龙门浩的悬崖上了,美得令人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