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9日到9月11日,赫尔利、史迪威、索尔登与宋子文、何应钦就赫尔利提出的十项议题,开始进行双边讨论。这10项议题是:
一、中美合作的最高目标,是为促成所有在华军队的统一,立即打败日本,解放中国。
二、进一步协调和密切中国与苏联、英国的合作关系,借以达到支持中国抗战的目的。
三、在蒋委员长的指挥下,统一所有军队。
四、集中中国所有物资以供作战需要。
五、拥护蒋委员长,在民主的基础上统一政治。
六、提出现时及战后中国的经济计划。
七、确定史迪威将军前线指挥的权限。
八、确定史迪威将军为委员长的参谋长的权限。
九、准备提出指挥系统表。
十、讨论以后对华租借物资的管理。
宋子文、何应钦故意在一些细节问题上纠缠不休,使得谈判没有什么进展,赫尔利完全是耐着性子在跟这些人打交道。
到了9月12日才达成下面这些初步决定:
一、史迪威职务的名称:中华民国陆空军前敌总司令。
二、史迪威的权限范围:
(1)受最高统帅的命令,商承军事委员会的同意,指挥中国陆空军对日作战。
(2)作战计划拟定后须经军事委员会核议。
(3)对所辖部队,有依据中华民国法令执行奖惩任免之权。
指挥系统图表按以下执行:
[img alt="" src="images/165335479466.jpg" /]
这些写在纸上的初步决定,就像是写在沙滩上面的字,一经涨潮便会被冲刷得干干净净。
蒋介石在罗斯福的逼迫下不走这个过场是不行的,何况总统特使赫尔利就站在他的面前。就是这么写上了,史迪威也还是没有行使权力的条件。这样原则同意,具体扯皮的拖延也许可以拖到美国人攻入日本本土的时候,日本一旦投降,一切矛盾都会变化,那时国共联合抗日的理由不存在了,史迪威再没有理由由他武装和指挥中国的军队了。这样就可以把共产党急于通过抗日发展实力的愿望给以粉碎,抗日胜利后的中国仍是老蒋的一统天下。一切政治军事的派系在抗战中都受到了削弱,唯有黄埔嫡系不仅没有削弱,相反用美国提供的租借法案军火武装得更加强大。
宋子文、何应钦按照蒋介石的旨意与赫尔利、史迪威在一些问题上有意进行着无休止的扯皮,力图把任命史迪威的事无止境地拖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