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就在史迪威抵达美国前夕,由记者阿特金森专门撰写的史迪威被召回经过的新闻稿交到了《纽约时报》总编室的桌上。

总编主任一口气读完了这篇出色的稿子,完全被阿特金森的情绪感染和打动了,当即签字同意付排。

美国战时新闻检查处扣压了这条新闻,《纽约时报》毫不示弱,把官司直接打到了罗斯福总统的办公桌上去了,罗斯福总统心情沉重地读完了这篇报道后,在上面批下了如下字样:

“由于事实大体上是如报道所说的,《纽约时报》有权发表。”

《纽约时报》终于在史迪威到达美国的前一天——10月31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上发表了这篇报道,以四大页的篇幅刊登出来。

阿特金森在报道里愤怒地指责美国政府:

“史迪威的被召回,代表‘一个垂死的反民主体制的政治胜利’美国至少消极地支持了一个在中国日益不得人心和不为人们所信任的政府。”

报道里描写蒋介石“为中国的急剧瓦解而惊慌失措”。

报道嘲笑美国政府关于派遣另一个美国人担任蒋介石参谋长的决定,“这个决定的影响是使我们同意于一个不开明的、硬心肠的、专制的政治体制……而它不代表我们的好盟友中国人民。”

由于《纽约时报》揭示了史迪威将军被召回的内幕,美国新闻界顿时哗然。太平洋学会的学者们、美亚杂志社和美国的左派作家们纷纷写稿抨击这一现实。各大报上对史迪威在中缅印战区的功绩进行英雄史诗般的赞扬。

记者们包围了罗斯福总统,要他对史迪威的被召回这一事实作出明确的解释。

罗斯福凭着他应付新闻界的本领,想用他那熟悉的微笑来融化记者们愤怒的情绪,他说:“史迪威的被召回,只是因为他的性格与蒋委员长不合,而与美国对日战略,对华物资供应及国共关系协调,都没有关系。”

但罗斯福总统的这种解释仍然无法平息由阿特金森这篇报道而引起的轩然大波。新闻界还准备在史迪威到达华盛顿时把这场风波推向戏剧性的最**。

可是美国政府对史迪威的回国行踪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

就在风浪滚滚的舆论声中,史迪威的专机于11月1日黄昏在被军警严密封锁了的华盛顿军用机场降落了。

在机场上迎接他的是他的妻子温尼弗雷德和他的好朋友美国陆军作战司司长汉迪将军。

史迪威捧着那盆白玫瑰花走下飞机的时候,凛冽的寒风迎面扑来,吹得他手里的花四下乱摇,花瓣凋零。

史迪威举目四望。机场如此冷落,四周岗哨森严,心中不由得被浇了一盆冷水似的,他吻过妻子,把花交到她的手里:“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赠送给你的,不要让风霜损害了它,把它放到温室里去。”

史迪威拥抱汉迪问道:“马歇尔他怎么没来?我一直认为他是会来的。”

汉迪连忙岔开他的话,招手来汽车,让史迪威坐上了汽车。

汽车经过林立的岗哨时,士兵们都崇敬地向他行礼,史迪威皱紧了眉头说:“这是干什么我是奉召归来的将军,又不是犯人。”

汉迪这才说:“你不知道,要是外面知道你回来,记者们会把你围得无法脱身。”

史迪威迟疑不解地问,“真有那么厉害?”

“这两天美国都开锅了,都是为了你老兄的事。为了防止事态的扩展,我们准备让你们夫妇尽快离开这里。”汉迪的目光漠然。

史迪威骂了句:“是为了那个老软脚蟹再当上总统吗?”

汉迪微笑不语。

汽车将史迪威夫妇载到一幢被军队守护着的公馆,汉迪将他们安顿下来后,便匆匆离去。

史迪威无精打采地躺在沙发上,看着妻子,问道:孩子们都好吗?”

“好,他们都盼着你早日回到卡梅尔去。”妻子温存的目光闪动着泪花,她随即问道:“小乔他怎么样?”

史迪威坐起身来说:“是一位堂堂的男子汉了,他像当年我一样,已经是一名陆军上校了,战争结束时也可能成为将军的,以后你可又是将军的妻子也是将军的母亲了。”

妻子高兴地用手绢擦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