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虫一罐,除了要垫土放泥,还要放几块相叠的小瓦片、石块什么的,好让蛐蛐有个藏身之处。每天要放几粒米饭或馒头渣,还要放些南瓜花,据说小虫爱吃。听小伙伴说,小虫也爱吃新鲜的青椒或红椒,食后打斗猛烈,不知是否属实,反正也放,小虫也吃。
(1)玩蟋蟀,是中国古来有之的游戏。百姓玩,皇帝也玩,还有专门讲述玩蟋蟀的古籍经典,这在全世界可能是极少有的。我们儿时,主要是小孩子玩,没见大人成天玩这个小虫子的。现在玩蟋蟀的少多了,城里孩子读书都读不过来,即便有点时间,都来玩电脑游戏了,恐怕连真实的蟋蟀是什么样都不知道。有些盛产蟋蟀的地区还有玩的,但都是大人们在玩,已经成了成人们的雅好了。蟋蟀,贵阳这个地区都称为“蛐蛐”,许多地方好像也都这么叫。蟋蟀,是“官名”。小孩子在一起玩,你要是说:“走,咱们去抓蟋蟀去!”小伙伴们肯定会跑掉的。小时侯,夏秋季节,男孩子玩得最起劲儿的,就是两件事:下河玩水,捉蛐蛐。捉蛐蛐只是个概说,小孩子们喜欢“玩”,一是捉,二是斗。捉蛐蛐好玩,斗蛐蛐更好玩。先说说捉蛐蛐。首先要准备相关的器物:一个是蛐蛐的安居之处,北方叫蛐蛐罐,很讲究的,民国前的蛐蛐罐已经都是文物了。我们小时侯没那么讲究,找个破瓦罐、陶盆、罐头盒子就行。里面铺上一层土,放几块小石头,或者放一坨黄泥,蛐蛐自己会造穴的,完了准备个小石板作为盖子,捉回来的蛐蛐就有了个放养的窝了。第二个,蛐蛐筒,我们都是用竹筒来做。找一根小酒盅粗细的竹竿,按竹节锯下来,一头留节,一头不留;在竹筒的两头留出拇指宽窄的位置,各锯出一道浅浅的缝,然后用刀子剔掉上面的竹壁,像似个竹水槽的样子,好安装玻璃条;再用小刀从两旁各剔出一条缝,好插入蛐蛐草斗蛐蛐;到街上的镜器社废料箱里,去寻找几条宽窄合适的废玻璃条,请店里的师傅用玻璃刀一裁,拿回来安放在竹筒上,用胶布条一缠,有口的一端,用纸卷个卷一塞,蛐蛐筒就做好了。这可是玩蛐蛐的必备之物,玩蛐蛐的孩子至少要有一两个。如果要出门去捉蛐蛐了,那还要准备一些物品:一把起子(改椎),用来掏、掘蛐蛐洞穴;一根铁丝,用来掏蛐蛐;一个铝制水壶,行前装满水,一是自己喝,另外用来灌蛐蛐洞;另外还有几张纸,蛐蛐抓多了以后,做成简易蛐蛐筒。余下的,就是什么时候去捉蛐蛐了。
(2)蛐蛐大多喜欢生活在草丛、乱石堆、墙根下等比较幽静、潮润的地方。公园、机关大院、校园、医院的花房等都是我们捉蛐蛐常去的地方,这些地方的蛐蛐多,个头大,品相好,而且善斗。捉蛐蛐,是要选择时间的,要么是清晨,要么是饭后傍晚时分。中午太阳高照,气温高,小虫子是很少鸣叫和活动的。捉蛐蛐,首先要会听。到了蛐蛐多的地方,不是一下子就能捉的。它们全都隐藏在泥土、乱石、石缝和花草下,是看不见的。所以,到了地方,你得先坐下来听,蛐蛐大概在什么位置叫,有几处,是不是叫得最响亮的。蛐蛐往往有两种鸣叫声。一种是“蛐、蛐、蛐、蛐”有节奏快速的鸣叫,从鸣叫声大概就可以感觉出这只蛐蛐好不好。鸣叫声响亮,肯定是个大块头;声音一般的,个头不会强壮。另一种鸣叫声是“蛐,蛐,蛐”的鸣叫,节奏缓慢轻柔,我们称为“弹琴”,这也是公蛐蛐的鸣叫声,是在向母蛐蛐求爱,它的洞穴里或者附近,肯定还有一只母蛐蛐,它们正在“谈恋爱”,那种鸣叫声听起来真的像是在弹琴。确定了小虫鸣叫的大概位置,要放轻脚步接近。蛐蛐十分敏感,稍稍感觉有异常就会停止鸣叫,直到它感觉安全了,才会继续发出鸣叫声。所以,捉蛐蛐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行。等它再次发出鸣叫声,就可以确认它的准确位置了。要是泥巴地,你可以看见它的洞穴口:一个筷子头大小的圆圆的小洞,洞口前堆积有一小堆细小均匀的小泥粒儿,洞口一圈有清晰的蛐蛐咬过的痕迹。这时候,不能轻易动手,先智取为上。就近找一根蛐蛐草。这种草很普遍,有杂草的地方随处可见,外观极像我们玩“打鸡”的“牛筋草”,只是穗和茎都要细很多,学名叫“马唐”草。拔下一根来,从草的穗叶处分成两辫,往下一撕,刚到过草头时,再把两片草穗往下折一下,然后捏紧,猛地往上一提,草穗部分就被抹掉了,只剩下草的茎和末端带有细小的绒毛,一根漂亮的蛐蛐草就做成了,倒很有一点像掏耳朵后刷耳孔的绒毛耳刷。先轻轻拔开洞口周边的杂物,然后用蛐蛐草在洞穴口轻轻捻动,蛐蛐感觉有轻微动静,会以为有同类到来,一般都会一边鸣叫,一边爬出洞口。这时,你可以首先看见蛐蛐的头,然后再用蛐蛐草轻轻在它两根前须和嘴边捻动,蛐蛐则会张开双牙,朝着蛐蛐草扑来。这时侯,你就可以清楚地看见这只蛐蛐的身段和品相了。等蛐蛐完全走出洞穴,抓住时机,五指并拢手心凹起,对准蛐蛐快速扑下去,这只蛐蛐基本上就收入笼中了。整个过程是需要些经验的,要眼明手快,手姿正确,否则一来可能扑空,二者可能被扑死,或者弄掉了哪只大腿,那可就前功就弃了。手掌扑住小虫后,慢慢收拢五指,把小虫轻轻握在手心,然后左手掏出竹筒,牙齿咬开纸卷,右手虎口慢慢张开,把小虫倒进筒内,再塞紧纸卷堵住筒口,就大功告成了。有的蛐蛐生性多疑,不会轻易出洞,若隐若现,这时只有采取“强攻”的办法了,挖洞。用小铲子朝洞穴一点点往里掏,直到洞穴的尽头,瞅准小虫,快速下手,一般也逃不掉的。还有的蛐蛐洞穴是在大石块之间的缝隙中,捉起来就麻烦了许多。先“诱捕”,不行就用长铁丝往外赶,若还是不奏效,就用“水攻”,这时带的水壶就派上了用场。含一大口水,对准石缝往里喷,连喷几口,小虫就会被迫逃出来。有时碰上了好蛐蛐,又没了水,我们小孩子就会掏出“小鸡鸡”,用尿灌洞,想尽办法去捉。那时我们捉蛐蛐,时常会遇见蛐蛐的洞穴附近有蛤蟆、蜈蚣、甚至是蛇出现,于是就流传说它们是与蛐蛐同穴,这种蛐蛐最凶猛。这当然是传说,不过,这种环境中逮到的蛐蛐似乎确实要凶猛些,一般个体大,肩宽背厚,声音响亮,善打斗,撕咬凶。有时运气好,一次逮到的小虫多了,所带的竹筒不够装(竹筒一般可装两只,中间用纸卷隔一下)就只能用纸筒来装了。一张作业本的纸,一撕两半,把半页纸做成大拇指粗的卷筒,一头捏扁卷折几道,另一头换个角度再卷折,以保证纸卷的空间。捉到小虫后,一个纸筒放一只。但这种方法不是十分安全,时间长了回家一看,有的纸筒已经被蛐蛐咬开了一个小口子,小虫早已逃掉了。蛐蛐捉回家后,要进行筛选。有的蛐蛐捉的时候觉得挺大个儿的,回来一比较,才觉得很一般,要么放生了,要么就送给小些的伙伴玩了。挑出来的小虫,要分别单养。一虫一罐,除了要垫土放泥,还要放几块相叠的小瓦片、石块什么的,好让蛐蛐有个藏身之处。每天要放几粒米饭或馒头渣,还要放些南瓜花,据说小虫爱吃。听小伙伴说,小虫也爱吃新鲜的青椒或红椒,食后打斗猛烈,不知是否属实,反正也放,小虫也吃。还要放片小菜叶,上面滴几滴水,据说小虫是要饮水的。蛐蛐罐要放到阴凉处,不能曝晒,天太热时还要给罐里洒点水,小虫是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的。
(3)等蛐蛐们都适应了新的环境,安下了神,这时就可以玩斗蛐蛐了。我们那时斗蛐蛐,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在竹筒里斗,一个是在瓦罐泥盆里斗。先说在竹筒里斗。小孩子各自选好了小虫,先放进一只,待片刻后,再放进另一只。双方任意一方持竹筒都行。蛐蛐都很敏感,先进入的一只会很快掉头返身,两只小虫相对。这时,把蛐蛐草伸进竹筒的缝中,用草轻轻捻动,挑逗小虫斗兴。小虫一经草须挑逗,会立刻张开双牙进攻,然后再挑动另一小虫,使之逐渐靠拢,然后迅速撤出小草,两只小虫就会立刻相斗起来。观战者从竹筒的玻璃片里,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竹筒的空间不大,蛐蛐相斗时不容易转身,所以开打后两只小虫只能全力相拼。蛐蛐张大双牙,前扑后蹬,都是一副你死我活的架势,你来我往,厮杀不停,直到其中一只认输。这时,胜利的小虫往往会立刻振动背上的双翅,鸣叫起来,同时用前肢不断梳理着自己的双牙和前须,又用强壮的后腿整理着自己的双翅,很是得意。败者则被小棍拨出竹筒,由主人取回。碰到十分善斗的小虫,你根本就不用蛐蛐草挑逗,刚一放进竹筒,两只小虫立刻就开始打斗撕咬,并很快听见双方后腿蹬打时的声音。异常凶猛的小虫,几下就能把对手击败,甚至把对手的头颈咬断,大腿卸掉,这是斗蛐蛐常有的事儿。当然,这会立刻让围观的孩子们一阵惊呼。在盆罐里斗,要文明一些。盆罐里先填平一层沙土,先放入一只,待其平静后,再轻轻放进另一只。双方都安定后,用蛐蛐草挑逗两只小虫逐渐靠拢,两只小虫自然会开始打斗。盆罐里打斗,输掉的小虫可以逃跑躲避,急了还可以跳出盆子,胜者自然是搔首弄姿,鸣叫不已。一般情况下,主人们不会让一只小虫连斗两场,要斗,就换另一只,以保证小虫有足够的体力恢复。有些地方斗虫十分讲究,斗前要称量体重,相同的才能同场相斗。我们小孩从来不讲这些,自己约好了就斗,就是图个好玩。你别看有的虫子个头小,相斗起来毫不畏惧,长着一副“火牙”,相斗时两牙可以分开至最大,咬合力也强,常常会以小胜大。小孩子都会根据自己虫子的战绩,分出“大王”“二王”“三王”等等。一般不会先派“大王”出场,如果“出师不利”,才会派出自己的“大将”。但蛐蛐毕竟是小虫,体力状态常会发生变化。有时,“大王”打不赢的对手,可能“二王”“三王”就能打赢,然后,小孩子又来重新排位。蛐蛐们饲养和参战一段时间后,往往都会战斗力下降,毕竟小虫子是自然环境里的东西。这样,我们都会逐步淘汰,放生一些,又去扑捉新的小虫。蟋蟀那忽高忽低、时而激昂,时而缠绵的鸣叫声,是我们儿时记忆中难忘的快乐进行曲。每当渐进初秋,夜晚凉风习习之时,都是这些小虫的鸣叫声伴随着我们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