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却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周公制礼作乐,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为。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传习录·上·陆澄录》
不是敌人太过强大,而是我们太过弱小
一个光着脚的人要去远方,但是道路上布满荆棘,他该怎么办?
答案一:打着赤脚一路踩过去;答案二:把路上的荆棘砍光;答案三:穿上一双结实的鞋子。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答案三。所以,这个问题对所有正常人来讲,都不成其为问题。那么,接下来请看问题二:
一个人毫无准备地来到世界上,但这个世界是如此险恶,他该怎么办?
答案一:豁出命去跟这个世界拼杀;答案二:把世界改造得和谐一点儿;答案三:修炼一个强大的内心。
只要脑子还清醒,我想大家都会选择答案三。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人生并不是这么一道简单的选择题。你回想一下,在你踏入这个险恶的社会之前,有人提醒你要修炼内心了吗?就算有,你知道内心强大的真正定义是什么吗?就算知道,你真的已经修炼出一个足够强大的内心了吗?
如果我所料不错,面对这三个问题,多数人都会一脸茫然地摇头。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其实是被动的,因为事先没有任何人征求过我们的意见。正由于此,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我们都是“被抛在世”的。
我们被抛在世、慢慢长大后,被要求学习很多知识,掌握很多谋生技能,了解很多人情世故,洞悉形形色色的潜规则,然后就被抛到职场、商场或官场上去拼杀。看上去,我们准备得很充分,可是几轮拼杀下来,往往遍体鳞伤,无力再战。
你想过这到底是为什么吗?
在冲上战场之前,我们明明记得自己已经戴上了头盔,穿上了铠甲,拿上了刀剑,还跨上了战马,可为什么还是被砍得七荤八素、伤痕累累呢?
原因很简单:不是敌人太过强大,而是我们太过弱小。
我们为什么弱小?
因为我们所有的装备都齐了,可就差一件护心保命、刀枪不入的“软猬甲”。
那么,什么才是我们人生战场上不可或缺的“软猬甲”呢?
别急,通过小陆同学的问题,我们慢慢就能找到答案。
小陆虽然整天跟在王阳明身边学习圣人之道,可他的悟性显然没有徐爱高,所以经常提一些比较缺乏技术含量的问题——不过还好是这样的问题,才有利于我们这些同样悟性不高的同学跟他一块儿学习;另外,虽然问题质量不高,王阳明的答案却真正是心学的**,也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
这不,小陆同学这两天碰上了烦心事,本想用王老师教的心学功夫对付一下,没想到终究还是内力不足,事情不但没解决,还徒增烦恼,只好向老师求教:“我听说,圣人面对外在的事物和变化时,总有无穷的应对方法,莫非是他们事先都研究过?”
小陆同学的毛病跟我们类似,以为学好了文化知识,掌握了谋生技能,了解了人情世故和潜规则,就能出去打天下了,没想到还是嫩了点儿,三两下就败下阵来了。小陆很郁闷:人家过去那些成功人士(圣人)不也只是如此吗?莫非是我的知识不够多,技能不够高,对人情世故和潜规则还没研究透?
王阳明的回答是:“哪里能研究得了那么多?圣人之心如同明镜,只是一个干净明亮,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不可能过去的事物影像还停留着,还没来的事物就已经映照在上面了。如果像后世人们所说的那样,圣人预先把什么都研究过了,那就与圣人之学严重背离了。周公制礼作乐惠及天下,都是过去圣人能做到的,尧舜为何不都做了而等到周公呢?孔子编纂六经教育万世,也是过去圣人能做到的,周公为何不先做了而等到孔子呢?所以,圣人是遇到这样的时代,才做这样的事情。只怕你镜子不明亮,不怕物来不能照。研究事物的变化,也是事物照到镜子时的事,但前提是你要先有让镜子明亮的功夫。说到底,你要担心的只是你的镜子不够亮,不用担心事物的变化无法应对。”
小陆同学听完,皱着眉头在那儿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
旁边的徐爱一看,料他必是找不着北,赶紧又为他解释了一番:“人的心就像镜子,不过圣人的心是明亮的镜子,常人的心是昏暗的镜子。近代的格物之说(指程朱之学),就如同以镜照物,主要是在‘照’上用功,但不知镜子本身乌漆麻黑的,如何照得见?而先生的格物,却是专门去磨那镜子,让它通体明亮,这就叫在‘磨’上用功,但是镜子磨亮之后,并不是一切就可以了,还是要去照物。”
要追求面子,更要关心“里子”
如果你跟小陆同学一样困惑,那并不说明你笨,只能表明你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王阳明教我们磨亮心的镜子,意思就是要我们把习惯向外“照物”的眼睛转回来,审视自己的内心,认识真实的自我。具体而言,就是要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寻找并建立起一种不被物夺、不为境转、不追随流俗、不盲从他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为什么活着?人生有何意义?要做什么事才不会虚度此生?我要的是什么?什么东西对我是好的、正确的、重要的?什么对我是坏的、错误的、次要的?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也许从来没有思考过上述问题。
有一个故事,说在一个国际夏令营里,老师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讨论一个问题,题目是“世界粮食匮乏问题”。孩子们都听不懂,于是美国孩子第一个问:“什么是世界?”美国人牛气惯了,所以只知道有美国,从不知有世界。非洲孩子问:“什么是粮食?”他太穷了,所以不知粮食为何物。欧洲孩子问:“什么是匮乏?”他太富了,也没见过“匮乏”什么样。最后轮到中国孩子,他问:“什么是问题?”中国孩子只知道接受现成的答案,既不善于提问题,也不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所以只能提这样的“问题”。
这当然是个笑话,但是,这个笑话在很大程度上道出了事实。现代人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实用知识,目的是将来成为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而在事关人生的根本问题上,却很少有人去思考。
爱因斯坦认为,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每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人的内在自由”。而错误的教育,只会向学生灌输特定的知识,表面上培养了专家,实际上却扼杀了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内在自由”。所以爱因斯坦才会说,所谓专家,无非是训练有素的狗。
的确,如果一个人从未独立思考人生的意义,从未面对真实的自我,内心世界混乱而又迷茫,那他就算掌握再多专门知识,充其量也只能帮自己多找到几根“肉骨头”而已。
要避免成为一条“训练有素的狗”,就必须对于上述那几个根本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
原则上讲,由于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上述问题的答案也应该千差万别,但在当今世界上,如果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多数人的回答却可能是极其相似,甚至惊人一致的。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答案可能都会围绕一个简单的核心,那就是——物质上的成功。
一个人要在世界上生存,固然需要各种物质条件,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有意义的生活”绝对不能仅仅用物质标准来衡量,更不能简化为金钱、权力、地位和名望。事实上,上天给予每个人的禀赋、性情、能力、好恶,以及人生起点、成长条件、生活环境、外在机遇等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至少在理论上讲,没有两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百分之百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今天的年轻人都以成为“网红”“明星”和“富豪”为人生目标,大家都在拼命追求票子、位子、房子、车子,总想活得更有面子,却没人去关心生命的“里子”,那这个社会绝对是病了,而且病得很重。
做真正的自己,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人活在世上,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事才有意义,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千差万别的。
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些人的活法,和多数人不太一样,有时候会让我们感到难以理解。
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生活在一个荒山秃岭、风沙肆虐的地方。23岁那年,他在光秃秃的荒山上种下了第一棵树,然后“种树”就成了他毕生的事业和唯一的使命。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他用一把锄头、一副肩头和一个甲子的时光种绿了家乡的每一个山头。60多年里,他亲手种下了8万余株各类树木,面积达到133公顷。如今树已成荫,山已成林,可他说,只要还活着,走得动,就要一直种下去……
一个拥有高学历的美国青年,可以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的一所偏僻小学教书,而他在中国教书5年所积累的“物质财富”,就是一个随身携带的帆布包,里面有一顶棒球帽、一本相册、两套换洗衣服、一双旧球鞋,还有饭盆、口杯、牙刷、剃须刀等生活必需品,最后就是一面五星红旗。当有人问他为何把中国国旗带在身边时,他说是为了时时提醒自己: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你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
一对年近五旬的夫妻,在一所肿瘤医院旁边的小巷里搭了个“抗癌厨房”,每天凌晨四点备好炉火,供病人家属炒菜,为的是让病人吃到家的味道。而他们收取的费用,起初是炒一个菜五毛钱,后来煤、电涨价,才改收一元钱,只为维持收支平衡,过年期间还免费。从2003年起,他们十余年如一日,起早贪黑,却不是为了赚钱。他们的初心很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是能让病人吃得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
一位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女教授,早年侨居海外,执教于美国、加拿大的多所大学,却从1979年开始,每年利用假期时间回中国讲学,并主动提出不要任何报酬。几十年来,她到国内几十所大学巡回讲学,举行古典诗词专题讲演数百场,培养了大批学术人才。如今,90多岁高龄的她仍讲学不辍,还捐出3500多万元支持传统文化研究。她说:“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他不会每天总是为追求现实的那一点金钱之类的东西,而丢掉人生最宝贵的价值。”
那个一生种树的老人叫李洪占,被他披上绿装的那个地方叫蔡家堡,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那个来中国教书的美国青年叫大卫,他的事迹曾被崔永元的《实话实说》栏目报道;那对为病人及家属提供“共享厨房”的夫妻,丈夫叫万佐成,老伴叫熊庚香,生活在江西南昌;那位主动回国的女教授,叫叶嘉莹,现任教于南开大学,她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
这些人就在我们的身边,看上去也许平凡,但他们却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因为他们懂得做真正的自己,懂得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懂得生活的真谛不在于索取多少,而在于能给予社会和人类同胞多少。
王阳明教我们擦亮心的镜子,就是让我们洗去“好利、好名、好色”等物欲的污垢,让内在于本心的天理显露。如此,你的人生就有了主宰。然后,你就能像这些平民英雄一样,敢于在这个浮躁喧嚣的世界上,倾听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目标、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做真正的自己,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就像乔布斯所说的:“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伫看风急天寒夜,谁是当门定脚人?”(明代吴康斋语)
擦亮心镜,追随你的心灵,你就是这个“定脚人”。
从此,你不但具有为人生寻找确定意义的能力,还能拥有不同于流俗、做自己的勇气。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这,才是内心强大的真正秘密。
这,才是你人生战场上不可或缺的“软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