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南阳关》有一句唱词:

“尚司徒跨下呼雷豹。”

旧本《戏考》上是这样写的。小时候看戏,以为尚司徒骑的是一只豹,而且这只豹能够“呼雷”,以为这是个《封神榜》上的人物,虽然戏台上尚司徒只是摇着一根马鞭,看不出他骑的是什么。

十多年前,在内蒙认识一个抗日战争时期在草原打过游击的姓曹的同志,他说起他当时骑的是一匹“豹花马”。后来在草原上他指给我看一匹黑白斑点相杂的马,说:“这就是豹花马。”我恍然大悟,“豹花马”的“豹”应该写成“驳”。《辞海》“驳”字条云“马毛色不纯”,引《诗·豳风·东山》:“皇驳其马。”毛传:“白曰驳。”马的毛色不纯,都可叫做驳,不过似乎又专指黑白斑点相杂的马。有一种鸡,羽毛黑白斑点相杂,很多地方叫它“芦花鸡”,那位姓曹的同志告诉我,内蒙叫“驳花鸡”,可为旁证。那末尚司徒**的原是黑白斑点相杂的马,不是金钱豹。“驳”字《辞海》音bó,读成bào,只是字调的变化。

为什么叫“呼雷驳”?“呼雷”,即“忽律”,声之转也,“忽律”即鳄鱼(出处偶忘,但我是记得不错的)。《水浒传》的朱贵绰号“旱地忽律”,是说他像一条旱地上的鳄鱼。鳄鱼身上是黑白相杂,斑斑点点的。“呼雷驳”者,有像鳄鱼那样黑白相杂的斑点的马也。

这种马是名马,曾见张大千摹宋人《杨妃上马图》,杨贵妃要骑上去的正是一匹驳花马。

由此想到《三国演义》上关云长骑的“赤兔马”的“兔”,大概也不能照字面解释。马像个兔子,无神骏可言,而且马哪儿都不像兔。曾在内蒙读过一本《内蒙文史资料》,记一个在包头做生意的山西掌柜的,因为急事,骑上他的千里驹“沙力兔”连夜直返太原,“兔”可能是骏马的一种,而且我怀疑“兔”是少数民族语言的译音。

中国古代人善于识马,《说文》、《尔雅》多有记载,其区别主要在毛色。现代人对马的知识就很少了。牧区的少数民族还能说出很多马的名称,汉民,即使生活在草原附近的,除了白马、黑马,大概只能说出“黄骠马”、“枣骝马”等等不多的几种。画马的名家如徐悲鸿、尹瘦石、刘勃舒……能够分辨出几种?居住在城市里的青年,能说得出好多汽车的牌号:丰田、福特、奔驰、皇冠,还有一些曲里拐弯很难念的牌号,并且一眼就分得出坐车人的级别;对马的区别,就茫然了。这是时地使然,原无足怪。但是我还是希望精通马道的人能写出一本《中国马谱》,否则读起古书就很难得其仿佛。载涛载涛:爱新觉罗·溥仪之族叔。想是能写马谱的,可惜他已经故去了。

一九九〇年七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