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儿,我连忙询问道:

“曹倌,照这么说的话,陵州的瘟疫又是怎么回事?”

曹倌眯起眼睛,他戳了戳我的额头说:

“瘟疫和天眼有关,天花板上的机关也不是罗盘,而是一个‘计时器’!”

随后,曹倌给我讲述了一件他年轻时遇到的异事。

四十多年前,他被南北倒斗两派推举为倌爷,财富、权利、名声,可谓应有尽有。

当时不仅是盗墓贼,就连有关部门也会请他参与一些考古活动。

曹倌一辈子都和古墓打交道,没有人比他更专业。

可当时考古部门向他发出的邀请,并不是让他帮忙探查古墓,而是想请他帮忙寻找一个消失的古国。

和我预想的不太一样,当年他和考古队要找的,并不是古汝国,而是阴幽古国。

听到这儿的时候,我大为震撼,当即便插嘴询问道:

“您去过云冲古城?”

“去过,而且地宫就是我们这群人发现的。”

“诶?不对啊,我怎么听说地宫是一个叫杜权飞的人点的穴?”

“南边的斗自然要找南边的人来翻,只不过那小子心术不正,当着考古队的面还想捞货,于是我就替祖师爷,废了他那对招子!”

我倒吸一口凉气,万万没想到,杜权飞的眼睛,是被曹倌废的。

这或许就是曹倌说的缘分,想不到他和云冲古城还有不小的渊源。

紧接着,他继续向我讲述当年发生的事。

当年地宫考古进行的很顺利,由于是给公家办事,所以曹倌严令下面的人,不许动手。

盗墓终究是偏门,早晚会被清算,他这么做也是想给徒子徒孙们,留条活路。

然而,当年出土的一块儿残碑,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阴幽石碑!”

“不错,就是阴幽石碑!当年冷家人也在,他们拓走一份碑文,想必你也知道。”

“嗯,这我知道,冷先生说,幽刹帝拓现在都还保存在博物馆里。”

曹倌点了点头继续讲述。

他说,当年冷家拓走的碑文,是“没有争议”的那部分。

但其实在石碑上,还有几段看不懂的文字。

领队教授认为,要是能弄清那些文字的意义,就能找到另外一个古代文明。

可惜,经过了无数人的研究,最终那段文字翻译过来,竟和冷家拓走的碑文,一模一样。

说到这儿,曹倌顿了顿,转而问我:

“结合我们眼前这些法俑,你猜猜看,为什么两段碑文明明一样,却要用两种不同的文字刻写?”

其实我心里已经有了思路,稍加整理后,便能得出结论。

石碑一般都是用于记录大事件的东西,也有可能是对某人的歌功颂德。

阴幽石碑显然属于前者,而且碑文的内容也证明了这一点。

关卑把四幽之鬼记录在石碑上,就是要提醒后人这四个地方潜在的危险。

可云冲古城只是四幽一隅,她再怎么有本事,也不可能知道其余三个地方的大煞。

这样想来,只有一个解释:

“碑文上的古怪文字,是三眼方士留下的,他刻的是古汝文。”

“聪明,根据推断,这就是古汝国最初留给世人的线索。”

“那他去云冲古城的目的是什么?”

“这不难想,他云游天下,目的就是希望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从而破煞!”

曹倌这么一解释,我大概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系。

这个方士也许早就发现了北幽诡煞,但一直找不到方法压制。

于是他便开始了云游之旅,希望能找到破煞的方法。

机缘巧合之下,他得知西南也有一个名叫阴幽的大煞,于是便孤身前往。

到了云冲古城后,经过和关卑的交流,他确实也得到了破煞的方法。

同时他也在别的地方学到了“计时器”的建造方式。

但在我看来,这些破煞的办法,似乎并不适用于北幽。

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陵州的瘟疫,每二百年就会反复出现一次。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曹倌说北幽不在陵州,那陵州的瘟疫,它到底是什么?

“曹倌,照这么说的话,您觉得陵州的瘟疫,会是什么邪祟?”

“呵呵呵!邪祟?不过是对权利的渴望罢了!”

说着,曹倌走到法俑旁边,他看着法俑,眼神忽然间变得冰冷了许多。

我甚至能感觉到,他此时已经起了杀心,但不是对我,而是对别的什么人。

曹倌沉默了一会儿后,才道出了其中的隐秘。

关于“蛊玉”镇煞的传说,他说他也有所耳闻。

可要是从一开始,这颗蛊玉就是一切灾祸的源头,那又该怎么算呢?

假设方士从西南带回一枚蛊玉,然后利用它杀死皇帝,制造假象,这一切不就合理了?

方士根本就没有找到破煞的方法,他是打算放弃古汝国,在新的地方建立王朝。

事实上他也的确做到了,毕竟没有什么比恐惧和利益,更能虏获人心。

每二百年爆发一次的瘟疫,就是这个方士一手策划的。

只要有瘟疫,冷家和杨家就要为此代代寻找蛊玉的下落。

同时,冷家和杨家扬名千古的背后,始终有个皇帝的影子。

陵州人只会对他歌功颂德,认为他才是这一系列事情最大的功臣。

“利用人们的恐惧,让自己千古留名,这种人,真的存在么?”

我不禁发出疑问,但曹倌只是微微一笑,摇头道:

“现在说什么都是猜测,等你我找到明殿,开棺验尸后,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眼下石室的谜题已经被破解,我便把心思放到了法俑手里的青铜法器上。

我逐一检查,发现四把青铜法器上的铭文是一样的。

但这些铭文镌刻的方式,却有细微的差别。

古董鉴定我不在行,于是我便向曹倌请教:

“曹倌您看,这些青铜法器,我虽然能看出差别,但更细节的我就说不出来了,您能给我讲讲么?”

“从锈色和器型上看,这四把青铜法器分别铸造于不同的年代。但时间相隔不算远,说明建造这座皇陵时,光是建这个机关,就花费了很长时间,唔……大约一百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