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帝后交锋,可以说是武则天完胜,李治完败。设“二圣”,封泰山,武则天出尽了风头。不过,人生很难十全十美,武则天也不是没有烦心事。她的亲属都很让人崩溃。他们做的荒唐之事,造成了恶果,引起了人们的猜疑,引发了关于武则天的宫闱秘闻。

武则天出身寒族,亲属不多。但就那几个不多的亲属,同她的关系却很复杂。如前文所述,武士彟前妻之子武元庆、武元爽在武则天入宫之前,对她们孤儿寡母极为不好,武则天入宫十多年也没有他们的消息。母亲扬氏陪着武则天的姐姐和妹妹含辛茹苦,同样一无消息。

对于这些亲人,武则天对得起他们。

她在宫中苦熬十几年,又落发为尼,饱受内心的煎熬,忽下忽上,又成了高宗的爱妃,并生了皇子后,才有能力把母亲杨氏、姐姐贺兰夫人和她的女儿、儿子接入宫内相见。原来她的姐姐嫁给越王府法曹贺兰越石,生子贺兰敏之、女贺兰氏。贺兰越石去世,姐姐已经守寡。妹妹与妹夫郭孝慎早死,不见经传,未能相见。

当武则天被立为皇后,死了多年的父亲得赠司徒、周国公。母亲先封代国夫人,后来又封荣国夫人,再封鲁国忠烈夫人。姐姐被封为韩国夫人。

武则天并没有打击报复曾经对她们很恶劣的亲戚:族兄武惟良由始州长史的小官被提升为司卫少卿(管武库兵器和朝廷大祭祀、大朝会的供应副长官,大有油水),另一族兄武怀运由瀛州长史迁升淄州刺史;异母兄武元庆由右卫郎将升为宗正少卿(掌宗室属籍,处理宗室事务的副长官,很清闲),武元爽由安州广曹迁升少府少监(掌管服饰、珍膳事务的副长官)。

这个事件,牵涉到武则天对武氏家族的态度问题。

武则天不管有多么英明,多么够资格管理大唐,但她能够从政的唯一资格,也不过就因为她是皇帝的老婆。一旦涉及皇后干政,就有一个依靠什么人的问题存在。皇后干政,先天就名不正、言不顺,在朝中支持者寡,所以只能引用外戚,也就是娘家的人。但是外戚介入得多了,又容易导致内乱。

武则天对自家的外戚,也就是武氏那一伙兄弟子侄,态度总有些摇摆。

一方面,她知道外戚势力如果坐大,将会遗害无穷,因此她在当皇后的第二年,就专门写了《外戚诫》一文。这明明白白是警告娘家人不要胡来。

但另一方面,古代最高权力的维系,往往离不开血缘,毕竟血浓于水。思前想后,便把当年的恩怨放下了,为了大局,还是把武氏兄弟从低级官员提拔成地方大员或中央的部门官员。

可是,有点讽刺的是——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她前方和后方的“防范对象”联手给了她一击。

一个“防范对象”不用说是李治。斗败了的李治万分郁闷:是不是武后太专权了?我偶有过失,她就当面批评;我谈论朝政,她也敢跟我唱反调。后宫的女人,哪个不怕武后?哪个还敢跟我嬉闹?我这皇帝,不是成了个“惧内”的皇帝?

武则天以为上次和丈夫长谈后事情就解决了,对高宗的心理变化毫无察觉。她很忙,忙着处理政务,忙着学习贞观时期的奏疏诏敕,忙得上了瘾。如此把高宗撂在一边,高宗不免有些思想空虚。闲人容易无事生非,苦闷的人必须找一个发泄渠道。这两点,武则天都给疏忽了,结果,就在她的眼皮底下,高宗的感情出轨了!

她们不是别人,就是武则天的亲姐姐和外甥女。今人有幸从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所著的金石录当中,意外发现她姐姐的名字叫武顺。被封为韩国夫人后,得以出入宫中,这就有了花前月下的机会。

韩国夫人不愧是武后的姐姐,虽已年过四十依然楚楚动人,风韵犹存。虽比高宗大六岁,但心思细密,善解人意,与武则天的严厉形成了鲜明对照。

而武顺的女儿小贺兰氏,正是花季年华,生得娇小风流,惹人怜爱。高宗无事,常找这对母女聊天,日行一善。总觉得可以在她们那里得到家庭的温暖。

当然,这种绯闻不久就传到了武则天耳中。

可是她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隐忍未发。对姐姐和外甥女一如既往,热情有加,对高宗更是只字不提。逢到高宗上朝,她就垂帘于后,尽力照顾这位多病的丈夫。事情竟然就这么奇怪地延续了两三年之久。

就在人们都以为没事了的时候,韩国夫人突然死亡。

她死于何时、如何死的,史籍上都不载,真是消失得无声无息。

有人把这件事和废后事件联系起来:韩国夫人一死,高宗情绪很坏,听说是皇后害死了韩国夫人,心中恼恨武则天。恰在此时,太监王伏胜向高宗告密,说皇后私召道士郭行真出入宫禁,行厌胜术。高宗一听便气上心头,才起了废后之心。假设这是真的,那么武顺就可能死于麟德元年(664年)。

可是,根据《集古录目·唐郑国夫人武氏碑》记载,韩国夫人武顺的墓碑立于乾封三年(668年),也就是说武顺也有可能死于那一年。由于没有其他的资料相佐证,也就不好妄加断定。历史和现实一样,很多事情能去推测,却没办法肯定。

那她究竟是怎么死的?

既有男女苟且之事为背景,那韩国夫人的死因,就难免让人浮想联翩。骆宾王是当时之人,《讨武曌檄》文中有“杀姊屠兄、弑君鸩母”语,说明当时就有武则天害死其姐的传闻。

据说,她死于某个深冬,死前惊悸、发烧、说胡话。

姐姐死了,武则天悲痛欲绝。她去掉首饰、穿上素服,亲送灵柩于墓地,下葬时抚棺痛哭,还请高宗罢朝三日为之举哀。这一切做得无可挑剔。后世有人怀疑韩国夫人是被武则天毒死的。

这个传言是怎么产生的?

前文说过,徐敬业起兵讨伐她,《讨武曌檄》上明确地说“杀姊屠兄、弑君鸩母”,很显然,当时就有这样的传言。如果真是武则天下的手,她会让这种事情在当时就传得满天飞?很难想象她连参与内幕的几个人的嘴都封不住,很难想象她这么不谨慎。

至于“弑君”,可能性就更小了。无论这个“君”指的是李治还是李弘,他们于情于理都应该是病死的。

安葬了韩国夫人之后,李治又封韩国夫人十五岁的女儿为魏国夫人,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了。

从此,他开始对韩国夫人的女儿、武后年轻貌美的外甥女魏国夫人关怀备至。魏国夫人不知从哪里听到了那个传言,相信是姨母武则天害死了自己的母亲,于是存心报复,故意挑逗高宗,博取其欢心。魏国夫人迫切地要求高宗封她为贵妃,武后表面上不加阻止,大家都以为没事了,可这时候偏偏又有事了。

李治绝对没想到,年轻的魏国夫人会在豆蔻之年死于一次宫廷投毒事件。

这件事疑点更多,更扑朔迷离。武则天也许不介意丈夫有新宠,但威胁她权利的人,她一个也不会放过。那些受害者并非轻视了她们的对手,她们的错误在于把幻想寄托在李治身上。她们不知道能凌驾于皇帝之上的这个女子是唯一的、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