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宅元年(684年)十月初,事变警报传至神都洛阳,朝野气氛骤然紧张,但武则天却镇静自若。若是像一般妇人一样惊慌失措,岂不辜负了敌人送她的“妖妇”的美名?很大程度上,实在是敌人造就了她。

和这次起兵相比,她认为真正的心腹之患是身边的宰相裴炎!

裴炎是山西闻喜人。裴氏家族是山西有名的名门大族,在前朝出了不少高官名将,前文说过的立有赫赫战功的裴行俭也出身于山西闻喜世家。裴炎受到过传统良好教育,熟读儒家经史,尤其精《左氏春秋》。明经及第后,历任监察御史、起居舍人(史官)、黄门侍郎等职。

他在朝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武则天垂帘听政后,一手提拔他为同中书门下三品,进拜侍中,成了宰相。高宗崩逝,受诏顾命。武则天临朝执政后,对他倚为股肱,重用不疑,以当朝首辅宰相,加爵河东县侯。中宗李显荒谬,说了句“我就算把天下都给了我老丈人韦玄素又有何不可!”他力争死谏,依靠武则天废黜了中宗,立睿宗李旦为帝。若用“春秋大义”的儒家思想来衡量这一切,都是符合礼义传统的。

当初他的如意算盘是:睿宗即位,他做辅弼大臣,武则天撤回后宫做她的皇太后。

谁曾想,这个六十多岁的女人竟把皇帝弄到其他宫殿读书写字,自己临朝做起皇帝的事来。他心里好一顿翻腾,眼前便升起西汉吕后专权的图景来,也就是“母鸡司晨”的强烈感觉。

再回忆一下,他死活不同意武则天“立七庙”可能是两人闹掰的前兆。

这“立七庙”是天子才享有的权利,详情见太后临轩称制一节。此后,裴炎一则心中烦恼,生怕李家天下被武则天霸占了去;二则也害怕,他知道皇太后何等人物,一旦报复起来他难以抵挡。

在这之后不久,发生了徐敬业在扬州叛乱之事。

而裴炎的外甥、监察御史薛仲璋从中央跑去扬州一起策划,成了叛乱的主谋。是否裴炎在中央策动,扬州的叛乱只是裴炎倾覆武后计划的组成部分?

根据唐开元时期的文人张 所撰的《朝野佥载》和《新唐书·裴炎传》所载,裴炎确实被拉下了水。有的后世史家也认为,没有裴炎的默许,薛仲璋决无胆量参与造反密谋。据说这其中的故事情节非常曲折动人。

为了拉裴炎下水,徐敬业让骆宾王想办法鼓动裴炎反叛。这骆宾王不愧是当世才子,鬼主意也有一大堆。他沉思一顿饭的工夫,就炮制出一首童谣来:“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一片火,两片火”,这就是“炎”字,“绯衣小儿”,就是“裴”字。当殿坐,也就是当皇帝。歌谣编好后,徐敬业就派人去裴炎家乡,教小孩们唱。这歌谣朗朗上口,很快连洛阳的小孩也都满街唱开了。

裴炎有所耳闻,就想找学者来问问歌谣的玄奥。实际那首浅陋的童谣满腹经纶的裴炎哪能不会解?不知道他是为了让别人说出来坚定自己的信心,还是写这段历史的人为了把二人拉到一块去牵强附会。总之,因为骆宾王名气大,裴炎就把他召来,送了他不少礼物,请他解释歌谣之意。骆大才子却不吭气。裴炎知道这一问的分量,便又送了伎女和骏马,可骆大才子依然淡定。后来又拿出古代忠臣烈士图来,同骆宾王一起观赏。当翻到司马懿的画像后,骆宾王突然站起来,欣然道:“这才是英雄啊!自古大臣执政,多能谋夺社稷。”裴炎听了大喜。骆宾王看看已经做足了前戏,这才开口,假装不知道似的,请裴炎把歌谣内容说一说。裴炎说了,骆宾王便急忙离座,伏地下拜,说道:“此真人主也!”

就这么,把裴大人给套了进来。于是,裴炎以真命天子的设想与徐敬业等合谋起兵,他在朝中作内应。

《朝野佥载》又载:裴炎致书扬州的徐敬业,只写了“青鹅”两个字。谁料想竟让武则天得到了这封信,群臣都不能解释“青鹅”的含义。武则天想了想告诉大家:“青”字拆开来是“十二月”;“鹅”字是“我自与”之意。合起来是他裴炎要同扬州叛贼十二月发动叛乱,于是认定裴炎操纵扬州叛乱。《朝野佥载》是一部稗史笔记,虽然总体上可信度很高,但这个段子却未免太像个文学故事。

《新唐书》上还介绍:裴炎还策划,乘武则天八月中秋出游龙门时劫持她,逼她交权,归政睿宗。龙门在洛阳之南,又名伊阙,是洛阳名胜。武则天喜爱名胜,常去龙门。这才是真正高明的逼宫计,可惜天不灭曹,那一段时间阴雨连绵,武则天顿时没了兴致,取消了游龙门的计划,因此兵谏计划泡汤。此说已有司马光的《通鉴考异》确定为不实。

此事细节真真假假,众说纷纭,但是裴炎外甥薛仲璋却的确是在裴炎的帮助下,才如愿以偿赴江都巡视,进而策划叛乱的,裴炎就有了难以摆脱的嫌疑。

不过,到各地巡查本来就是薛仲璋的职责之一,裴炎也有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了他们。裴炎不是热血青年,他考虑的肯定要稍微多一些。要说几句“绯衣小儿当殿坐”的话就把他哄得找不着北,当朝宰相、托孤首辅的智商应该没这么低。

当初他和程务挺帮助太后废中宗,目的是要挺李旦,现在眼见得睿宗只是个傀儡,他当然愿意促使太后早日归政。可是作为朝中大佬,与小儿辈徐敬业谋划这些事,不免要为天下笑。且徐敬业这个人桀骜不驯,一旦辅佐睿宗成功,这小子还不是要一人独大?

不管别人怎么认为他,这不会影响他的仕途和命运,关键是武则天的态度。偏偏这个时候,裴炎自己不知收敛,依然强硬,触怒武则天。

第一件事是,扬州兵变警报传来后,武承嗣和武三思几次劝太后,找个借口把威望很高的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等人给杀掉算了,以绝宗室之念。武则天就此事征询宰相意见,刘祎之、韦思谦都不敢表态,独有裴炎力争不可,武则天对此相当恼火。

第二件事是,接到徐敬业起兵的消息之后,太后立刻让裴炎准备征伐事宜,裴炎却拒不执行。武则天问裴炎:“兵贵神迅,为什么你还不发兵?”裴大宰相义正词严地说:“这次扬州事件是因为皇帝年长却始终无法亲政才引起的。如果太后把权力还给皇上,兵乱就会自然平息,所以不必派兵。”

武太后被踩到了痛脚,根本没有话理来反驳裴炎,其愤怒可想而知。

说这话时,裴炎何尝不知会有什么后果?这就是诤臣的风骨吧。

据此,《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就认定“炎欲示闲暇,不汲汲议诛讨”,是在故意拖延时间,让叛乱者有机会从容行事,再扩大事态,逼太后归政。那么他对武则天的态度,已昭然若揭。因此,后世史家普遍认为,裴炎即使没有“暗通”徐敬业,内心也是有所期待的,希望扬州举事能给武则天带来巨大压力,他也好趁机有所动作。这种说法还比较靠谱。

就因为如此,武太后对裴炎动了杀机。她不能确定有多少人和裴炎一样的心思:虽然不是明刀明枪叛乱,但摇摆不定,等着看她下台的好戏。“攘外必先安内”,看来,只有借裴大宰相的脑袋杀鸡给猴看了。所以严格地说,裴炎不是死于勾结叛乱,而是死于他的立场。武则天不能容忍自己一直倚重的大臣竟存有逼宫之念。

监察御史崔察看出了武后的心事,在朝会时上奏说:“裴炎服事先朝二十余载,受遗命顾托,大权在己,若无异图,何故请太后归政?”

太后当然就坡下驴,借此上奏命令左肃政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将裴炎下狱,审理此案。

有人出于一片好心偷偷地劝他顺从武太后的意思,裴炎说:“宰相下狱,安有全理!”他明白太后的心思,知道这一关是过不去了。反正难逃一死,不如硬气些,还可以留个美名在后世,所以在史书上留下了裴炎“辞气不屈”的记载。

对裴炎的最后处理下达之前,朝臣们就裴炎的命运进行了一次激烈的御前会议。武则天当然不能以“立场问题”来处死重臣,所以明面上,她坚持裴炎勾结谋反。

当初扬州叛乱的消息传来,朝士们尚能稳得住架势;而当裴炎被捕入狱,却都激动起来,在朝堂上与太后发生激辩。

凤阁(中书省)的一把手纳言刘景先、二把手侍郎胡元范,都以身家性命担保裴炎无罪,奏道:“裴炎乃社稷忠臣,有功于国,悉心奉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

太后说:“炎反有端,顾卿不知耳。”就是说,裴炎已有了谋反的迹象了,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

两人急了,急不择言地回答:“若裴炎为反,则臣等亦反也!”如果连裴炎这种忠贞之士也可以说他“谋反”,那我们也都该划入“谋反”的行列了。

太后见他们二人如此着急,仍笑着说:“朕知裴炎反,知卿等不反。”

一时间,文武大臣都自愿替裴炎作不反的身证,但是“太后皆不纳”。

当然,另外一种表现也有,凤阁舍人(正五品、掌起草诏令)李景谌就极言他的老长官裴炎必反。下级官员为利益所驱动,有时的疯狂表现会出人意料!

就在朝廷热火朝天讨论之时,两个外援同时出现了,一个是裴炎的外援大将军程务挺;一个是武则天的外援老宰相刘仁轨。

在边防对付突厥的左武卫大将军程务挺上密表,内容是为裴炎申冤。

早年,程务挺作为裴行俭的副将,在平定漠北突厥叛乱中立下大功。当初他对武则天可有恩:废中宗的时候,专门调他来洛阳保驾,他曾领兵入宫助裴炎一臂之力,是拥护太后临朝的功臣之一。后来武则天觉得形势平稳了,就派他去灵武镇守,还给他升了一级官职。

程务挺是军界实力派人物,又素与裴炎友善,他的表态,给了武则天不小的压力,她不能不有所顾忌。为防不测,她决定争取老将刘仁轨的支持。

前文讲到,刘仁轨本是文官,早年在平定百济的征战中任前线总指挥,那可是能文能武。本来对武则天一再“摘瓜”的行为颇有微词,在武则天任命他为西京留守时,还想辞官不干,是武则天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让他留下来继续卖命,此时正留守西京长安。

由于有前次两人达成的“谅解备忘录”,因此,此次她寻求刘仁轨的支持,非常顺利。

要知道,长安乃是唐主力军——“府兵”的驻扎地,大唐的安危,就系于刘仁轨一身。有了老将军的支持,武则天心里便有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