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往往会在出其不意间出现。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点行为,都可能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为我们带来误解。面对误解,解释似乎是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掩饰,不解释又会使内心委屈、不甘。那么,当在职场上被人误解时,究竟要不要做出解释呢?

误解,这样发生

误解,简单来说就是错误的理解,常常指代认知与对象存在偏差。“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自身言行的不谨慎、表达技能的欠缺,可能导致他人不能准确理解你的意图。不同的性格特征、知识水平、价值观念,又会造成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判断,增大误解的可能性。更不要说有人可能会对你的行为进行加工,对你的言论进行曲解,恶意制造误解。由此可见,误解的发生并非巧合。特别在职场的竞争环境下,误解的出现并不稀奇。

误解的发生,可能源于认知偏差。认知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论证,证实人们的主观感受与客观实际之间,通常存在偏差。你认为自己在真诚、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别人就一定可以一目了然地读懂你的想法、感觉和目标了,但“透明视觉”的存在,往往使对方认为你“假得可以”。你认为自己努力工作、踏实办事,甚至在某些方面小有成绩,却总不能令领导满意。这可能源于你某次不经意间的举动,给领导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晕轮效应”为你在领导心中打下了一个较低的分数,无论你后期做多少努力也难以转变领导先入为主的判断。

误解的产生,可能源于归因错误。研究表明,大多数时候人们会倾向于根据眼前的言行进行内在归因,而忽略了同样重要的外在归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看到你的领导异常愤怒地训斥下属时,可能马上在心里嘀咕“这个领导脾气真差”“这个领导太凶了,在他身边一定要小心谨慎”。你忽略了领导可能平日很温和,只是这次被训斥的那个下属犯下了严重的错误;或者这是一个十分难缠的下属,顶撞领导在前,触及了领导的底线。归因错误的杀伤力十分巨大,会使我们对人和事产生主观臆断而不自知。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判断一旦形成,就会使我们的思维形成路径依赖。即使在后来的相处过程当中,无数事实证明之前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我们也会忽略这些事实,而是选择那些能够印证我们原有判断的事实,并将其不断加深。

误解的产生,可能源于沟通不畅。职场之中,意见不合在所难免,有时大家甚至会为了一件工作的不同解决方案,争论得面红耳赤。意见不合得不到及时处理,就会让彼此在心理层面产生嫌隙。此时,对工作的不同观点,就会升级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争论的重心逐渐由“我认为这件事应当这样处理”,转换为“你怎么偏要和我作对”。此时,对工作的意见不合便升级为对人的误解。

当然,误解的产生,也可能源于存在第三个人在中间挑拨离间。这样的中间人可能源于利益考量,想要替代你的位置,也可能单纯地就是心胸狭隘、报复心强。所谓“人言可畏”,你有口无心、似是而非的一句话,经过中间人的扭曲、发挥、传递,很可能演变为完全不同的意思。

解释,还是不解释

面对误解,人们通常有解释与不解释两种选择。去表达,去解释,可能导致对方嘴上说“没什么”,内心却不认可,甚至认为你“此地无银三百两”。不表达、不解释,你可能将误解郁结于心,使自己受伤;误解甚至会发酵,成为一种“标签”“魔咒”一直伴随你。解释或不解释,其实各有利弊,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个人,做出不同的选择,才是最佳的应对方法。

有些人性格内向、内心脆弱,面对误解不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宁愿选择沉默的方式自我压抑,也要避免冲突爆发的可能。这种面对误解刻意压抑自我的做法,可能导致畏缩、怯懦、逃避的心理,甚至诱发一系列心理疾病。对于这类人来说,学会表达,勇敢澄清误解,好过让误解在内心蔓延。

有些人内心十分强大,他们相信行动是最好的证明。误解不会伤害到他,他们也不屑于将时间浪费在解释误会上,而是倾向于将时间放在提升自我上面。“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掷地有声的成绩和时间的证明,终会使误解消散。对于这类人来说,不解释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有些时候,误解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无须多言。有些时候,对方根本不在意真相,即使你尽力辩白,也永远解释不清。面对这些情况,澄清解释是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成本的,但往往收效甚少,甚至毫无作用。职场之中,大多数误解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免不了有人认为你付出不多却得到很多,认为你成绩不高却升职加薪,认为你刻意讨好领导,或者认为你有意与同事作对。对于这些误解,尽力澄清不一定收获什么,不解释也不会损失多少,不如选择不予理会。

有些误解可能对日常工作与生活造成困扰,甚至越拖令人越被动,并且不断蔓延,产生令人困扰的后果。例如,领导对你的忠诚度、诚信度产生怀疑;领导错误地将他人的工作错误记在你身上,对你进行批评、指责等。此时,解释是必要的,纵使不能使对方完全相信你是被误解的,至少表明你的态度,避免出现更大的误解。同时,在对方心中播下消除怀疑的种子,再通过行动进行验证,随着沟通与了解的深入,误解终会烟消云散。

如何不被误解伤害

误解可能带来烦恼、难堪等负面情绪,不仅可能使你的形象受损,甚至还可能对你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造成切实的影响。面对误解,无论是否要做出解释,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在于使自己少受伤害,甚至不受伤害。那么,应当如何不被误解伤害呢?

误解产生后,大多数人要么怒气冲冲、满腔愤恨,要么委屈满满、沉闷压抑。情绪会使你将对方置于敌对的位置上,如此,旧的误会不会得到解决,更可能有新的误会接踵而至。因此,面对误会,学会冷静是十分重要的一课。如果你想要对误解进行澄清,冷静能够帮助你对误解产生的原因形成清晰的认识,以便对症下药化解误解,不至于弄巧成拙,越描越黑。如果你不想对误解进行澄清,冷静也可以帮助你以宽阔的胸襟包容误解,理解对方的局限,达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

误解产生后,如果选择解释,应当注重表达的技巧。技巧一,在于“表达事实,而非宣泄情绪”。类似“我不是这样的人”“这件事真的不是我做的”等语言,是情绪宣泄的代表用语。情绪的宣泄无益于误解地化解,更可能激起对方的反感。而诚恳的态度及对真实情况的表述,才能达到消除误解的目的。技巧二,在于“证有不证无”。证明自己没有做过一件事是十分困难的,即使你澄清事实、陈述利害,对方往往也是不置可否的态度。较为容易的方式,在于让对方拿出证据。没有证据,捕风捉影的误解自然烟消云散;倘若对方给出证据,也可以对症下药,找到解决方案。技巧三,在于“选择好时机”。误解地化解应当注意合适的时机,情绪、心境的不同,对方对解释的接受程度也不同。例如,被领导误解时,在公开场合与领导针锋相对,或者在领导心情不佳时进行解释,显然是不明智的。私密的环境、良好的心情状态,更利于领导放下戒备,接受你的解释。

误解产生后,如果选择不解释,应当注重用行动予以证明。被人误解很正常,但并不总是理所应当的。误解发生后,可以不解释、不在意,但一定要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看看自己的语言、行为,有没有为误解滋生提供土壤。古人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误解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积极的措施进行事先预防,压缩误解生存的空间,降低误解发生的可能性。误解发生后,可以不解释、不在意,但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底线,提升自己的能力,用与误解截然不同的实际行动,证明你与被曲解的你并不相同。面对误解,选择不解释,不意味着对误解不闻不问。而是要挖掘误解生长的根系,并斩断它们;洞悉误解生存的环境,并改变它们。减少误解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职业精神的体现。

此外,要想不被误解伤害,“背后不抱怨,往事不重提”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策略。职场之中,误解的产生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其中许多误解都会通过沟通、实践等得到化解。对于已经化解的误解,耿耿于怀只会增加自己的内心负担,更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维系。误解过后,不抱怨,不重提,既是放过对方,也是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