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度过了一段经济上的“艰难时光”。
头脑发热,我把存下来的钱都去存了定期,三个月内取不出来的那种,卡上只剩下三位数来支撑日常生活。我本想用这种方式强制自己攒钱,没想到在一笔“巨额”的考试报名费之后,钱真的所剩无几,只得每日按时去食堂报到,更不敢逛街、刷淘宝了。
大三开始后我几乎没向爸妈要过生活费,有时候也会得到他们以“打赏”为由给我的补助,但时不时给他们买些礼物也算是扯平。
长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不再和钱过不去,但也常常在钱上死要面子。期待用经济独立昭告成人之后的真正独立,不料却在这条自由的路上走得颤颤巍巍,好几次想在电话里向爸妈暗示自己最近“手头有点紧”,但咽了咽口水还是把话咽了下去。
那时《伯德小姐》刚出资源,我和一个朋友在拉面店一边分吃一碗番茄面一边看完了这个姑娘番茄般酸涩的青春期。
这个叫克里斯汀的高三女孩出生在一个叫作萨克拉门托的地方,典型的那种“渴望出逃的小镇姑娘”形象,一头红发,任性而叛逆,与周遭的世界有些格格不入。她希望自己酷一点,于是自称“lady bird”,不知道是不是希望像小鸟一样飞出这座十八线的小城市,总之,她是个普通却为自己的普通感到恶心的叛逆期女孩。
她的青春期就和这部电影一样琐碎却真诚—谈过几段看似美好却以失败告终的恋爱,为一段差点走到陌路的友谊而难过哭泣,和爸妈永远没有超过一小时的和平关系,一言不合就奓毛。
这个看起来有点不讨喜的克里斯汀没有遇上英俊的吸血鬼,自己反而变成了家中的“吸血鬼”。想摆脱平庸生活的伯德小姐对妈妈说:“我想去纽约读大学。”
可是伯德小姐的家里并不算富裕,爸爸工作的公司正在裁员,妈妈也只是一个普通工薪阶层,面对女儿的愿望,他们显然力不从心。生活的压力让妈妈也没了好脾气:“我和你爸爸负担不起学费,你知道吗?你当然不知道,因为你只顾自己!”
“你知道我们养大你要花多少钱吗?”妈妈被气着了。
“养大我需要多少钱,长大了我会赚一大笔钱!还清我欠你的,就可以再也不用搭理你了!”伯德小姐如是说。
是否隐约觉得这个画面有些熟悉?很多人小时候可能都说过类似的气话,或者暗暗地发誓,等我成年了赚钱了,就逃离这个家,跑得越远越好。可真正长大了之后就开始后悔了,发现自己当时不仅是幼稚,更是天真—养大自己需要多少钱?多少钱都付不起。
我一想起来就觉得失落了。到了二十几岁,不仅没有得意复仇,依然是个讨钱的姿势,那点胆量,却越发瘪了下去。多的是一种羞愧感:我都这么大了,怎么还在向家里要钱?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没钱”感到愧疚。二十岁出头的自我觉醒和挣扎,打开钱包就能找到。
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都在说自己“没钱”“穷”“吃土”,并且对此感到很愧疚。我相信是真的,因为大部分人进了大学之后的消费水平开始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不是因为生活费暴增而“主动上楼”的,而是被周围的同龄人、社交网络、商场橱窗广告等“推上楼”的。
有哪些时候让你觉得自己的钱包和心被暴击?太多了。
宿舍里,你拿出大宝和凤凰甘油的时候,对方桌上的CPB和海蓝之谜摆了一排;当你还在抹曼秀雷敦的唇膏,对方各种大牌口红装满了一个收纳盒;朋友圈里,你盘算着节假日去哪里玩,车票抢不到,到处转发求大家帮加速,朋友早就直飞欧洲,开始了买买买和拍拍拍的日程;因为家庭条件有限,你只能选择考研,看着别人可以出国读书见世面,心里有着说不出的羡慕和沮丧;从家到上班的地方要换乘两次地铁,每个月的房租还是高到让你在一条裙子面前咬牙放弃,隔壁办公室的同龄女孩已经在父母的帮助下开始在北京买房,也找到了下一份薪资更高的工作。
好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好像得了一种“缺钱病”,唯一的药方就是“一夜暴富”。
没钱对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意味着“选择少”。但选择多少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失败者,却意味着你需要来一场逼仄中求生的苦战。
意味着,你需要延迟满足,并且在这个延迟的过程中付出努力。
我想起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关于“没钱”的故事:一个答主说自己有一次买了YSL的口红套装,里面有好几支不同色号的口红,邻座是班上一个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女同学,但两人玩得还不错。女同学对口红很好奇,于是答主拿出来给她涂了试色,效果很漂亮,女同学也表现出很喜欢的样子。
答主说:“那我送给你吧,因为我这里还有好多呢。”并没有炫耀的意味,可是女同学拒绝了。
过了一个多月,答主看见平常拿助学金和奖学金的女同学也买了一支一样色号的口红,那是她拿自己一个月的兼职工资换的。
她涂得大大方方。
该答主在文末写道:“虽然是同一个色号,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她的那支更好看。”
纯粹的抱怨和怀疑自己是无用的,靠那些“暴富”的个例被焦虑占满也是无用的。我们不仅仅要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条件千差万别,更不要忘记了所有的收获都是时间的玫瑰。我们总是喜欢去夸大那些特殊的情况,然后用某种并不符合常规的标准自我否定。
年轻的时候,“没钱”是暂时的,而不是永久的,穷不是错也不是low,也不是你永远的状态,穷的是你在手无寸铁时还目空一切、眼高手低,low的是你费尽心思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自食其力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首先,你要正视自己“目前金钱有限”这个事实,然后一步一步地踏实工作。钱是好赚的,前提是你不要带着一张被社会欺负的脸,然后还没出门就一脸败相。
你知道前文提到的那个伯德小姐后来怎么样了吗?
她靠努力申请到了奖学金和纽约大学的offer,她在十八岁的那天带着身份证跑到商店里去,买了只有成年人才可以买的《花花公子》杂志和香烟。可是我感觉她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忽然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大人”。
她重新用“克里斯汀”介绍自己,忽然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父母也有了无限的谅解。她终于像一只鸟儿一样飞走了。她靠自己的努力,接近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和世界。
她不再在意自己是否来自一座小城市,不再为自己有没有钱而撒谎,不再抱怨自己平凡的爸爸妈妈,只是为自己换来的新生活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