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卿是头上戴有光环的宾客,其“光环”就是被授予“卿”这个称号。所以被称为客卿。

春秋战国时期,招徕和延聘宾客的现象在许多国家都十分盛行。而来自异国的宾客,在一些国家得到重用的事例也不胜枚举。正是在这种引进、选用人才方法的基础上出现了客卿和客卿制度。

“客卿”一词,始见于《战国策·秦策一》“秦惠王谓寒泉子”条。

该条言及“客卿张仪”。南宋鲍彪注:“(张仪)魏人,仕秦。惠五年为客卿。”这是说张仪在秦惠文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国被称为客卿。

目前,虽尚不能确考客卿究竟起于何时,又最先起于何国,但从现存资料大致可以看出,客卿制度产生于战国中期,盛行于秦国。

在吕不韦之前秦国虽没有形成养士之风,但秦国的客卿制度却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中发展得最为完善,实施得也最有力的。秦国的客卿制度有如下特点:

第一,客卿是一些具有荣誉头衔的高级宾客。有事时请出来,给予带兵、办外交、谋国政、决疑难的种种权力。但客卿不是一个正式的官职,也未作一个等级列入秦国的爵位序列。

第二,客卿随需要而设,没有数量定额限制。如秦昭王时,在秦国做客卿的人就有通、寿、烛、错、胡伤、灶、司马梗、范雎、蔡泽九人。

第三,客卿授予不论门第,只考虑才能大小。这就给平民求仕提供了一个阶梯。像张仪、范雎、李斯之辈,大都布衣出身,他们以自己的才华或一技之长,被任命为客卿而加以擢用。秦王根据他们各人所建的功绩,再决定究竟何时授予何种官职。如张仪,惠文王五年拜为客卿,惠文王十年正式任相。范雎也是在做客卿数年之后,转拜为相。也有快的,如蔡泽由客卿登相位不到一年。当然,不能排除有些客卿会因种种原因不能迁转为官。

所以,国君任命客卿带有试用的性质。

这样,虽然吕不韦以前秦国不流行养士,但秦国一直有任用异国人才为官的传统,并在小篆

此基础上到战国中期又形成了客卿制度。这不仅吸引了六国人才源源不断地入秦,也使秦国走出了一条与东方各国存在一定差别的选拔任用人才的道路,为广泛接纳四方卓越超群之士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逐客令”与《谏逐客书》

正当李斯被拜客卿,积极向上攀登的时候,突然平地掀起了一场风波,几乎葬送了李斯的远大前程,同时差一点儿毁弃了秦国几百年来招揽士客的传统制度。

原来,秦国挖出了一个奸细,奸细名叫郑国,从韩国而来。他针对秦王喜欢大兴土木、修建工程的心理,劝说秦国建一条宽大的水渠引泾水入洛河。韩王让郑国实施这一阴谋,是想用浩大的水利工程来消耗秦国的国力,滞缓秦军东进的步伐,从而可以给自己多一点苟延残喘的时间。

韩国的“疲秦”计划一经识破,立即引起秦国统治集团的不安。尤其是那些王室贵族,他们眼见东方各国的才俊之士纷至沓来,抢夺自己的饭碗,谋取本来属于自己的利益,早就嫉恨在心,这时更压抑不住心中忿忿不平的情绪,纷纷叫嚷:“将外国的宾客一律驱逐出去,他们都是奸细,是被派来从事间谍活动的。”

年轻的秦王政也按捺不住了,生性多疑的他担心那些外来的宾客坏了他的统一大业。于是,下发了一道“逐客令”,命令在秦国的所有外来宾客全部限期离境。这一道逐客令,迫使不少人才离秦而去。李斯也打点好了行装,准备离开。然而,他思量再三,总觉得不甘心。终于下了决心,为秦王,也为他自己奔秦而来的宏愿,他要站出来说上几句话,遂写了那篇著名的奏章《谏逐客书》。在这篇《谏逐客书》中,李斯辩论雄劲,辞章华美,实为千古文章。兹录如下,以飨读者:我听说官吏们建议驱逐客卿,我私下认为这是个错误。从前穆公寻求人才,西面以戎地求得由余,东部从宛地得到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从晋国招来邳豹、公技。这五位先生,都不生在秦国,可是穆公任用他们,并吞了二十多个国家,于是称霸西戎。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兴盛,国家由此富足强大,老百姓乐于为国效力,诸侯也亲近归服。先后击败了楚国、魏国的军队,征服了千里的土地,直到今天,国家仍然太平强盛。惠王采取了张仪的计谋,攻下三川地区,西部并吞巴、蜀两地,北部收服上郡,南部攻取汉中,包围东夷各部,控制鄢、郢一带,向东占据成皋险关,取得了肥沃的土地,结果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它们争着向西事奉秦国,功德一直影响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为丞相,罢免了穰侯魏冉,驱逐了华阳君,加强了王室的权力,杜绝了权贵的私斗,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渐并吞诸侯,终于使秦国成就了帝业。这四位君王,都是依靠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呢?假使这四位君王拒绝客卿而不加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那么国家就没有富裕的现状,而秦国也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现在陛下得到了昆山的美玉,拥有了随侯的明珠,卞和的宝玉,垂挂着明月珠,佩戴着太阿剑,骑着伊犁马,竖着翠凤旗,立着灵摩鼓。这几件宝物,秦国一件也不出产,而陛下却喜欢它们,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秦国生产的才可以,那么夜光珠璧就不能用来装饰朝廷,犀角和象牙制成的器具不能拿来欣赏玩乐,郑国、卫国的美女就不能住在后宫,外来的骏马也不该养在马棚里,江南出产的黄金白银就不应该使用,西蜀出产的丹青颜料也不能用了。如果用来装饰后宫,使人赏心悦目的都一定要出产在秦国才行,那么,宛珠装饰的簪子,嵌着珍珠的耳坠,绸绢制成的衣服,锦绣制成的饰物,就不会进献到大王面前,时髦、娇艳、窈窕的赵国女子也就不会侍立在两侧了。再说敲击着瓦瓮坛,叩打着土酒樽,弹着竹筝,拍着大腿,鸣鸣地歌唱来娱乐耳目的,都是地道的秦国音乐;而以《郑声》《卫声》《桑间》《韶乐》《虞乐》《武舞》《象舞》等古乐曲,却是外国的音乐。现在舍弃了敲击瓦翁坛叩打土酒樽而亲近《郑声》《卫声》。撤销弹竹筝而采用《韶乐》《虞乐》,像这样做是为什么呢?使眼前称心,适合观赏罢了。现在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非,不论曲直,不是秦国人就让他离开,是客卿就驱逐他。这样做就是看重女色、音乐、珍珠、宝玉,而轻视人民。这不是统一天下、控制诸侯的策略啊!

我听说土地广阔粮食就充足,国家广大人口就众多,军队强盛士兵就勇敢。因此泰山不排斥土壤,所以成就了它的高大;河流不拒绝细流,所以成就了它的深广;帝王不抛弃民众,所以能秦斤权 显扬他的盛德。因此,土地不论四方,人民不分内外,一年四季充实美满,神灵就会降临幸福,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啊!现在大王却要抛弃人民,帮助敌国,排斥宾客而让他们去服事诸侯,使得天下人才退缩而不敢面向西方,止步不再踏入秦国,这就叫做“借兵器给敌人,送粮食给盗贼啊”!

物品不是秦国出产的,但值得珍贵的很多;士人不是在秦国生长的,但愿意效忠秦国的也众多。如今却要驱逐宾客去资助敌国,损害人民去加强仇敌,使得国内空虚而外部又与诸侯结怨,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不久,《谏逐客书》被送到了秦王政的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