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平王东迁以后,中国历史就进入了“东周”时期。东周又分为两段:前期为“春秋”,得名于孔子所著史书《春秋》;后期称为“战国”,得名于汉代刘向编著的《战国策》。

随着当年分封出来的诸侯国与周王室血缘关系越来越远,加之各封国内发生的沧桑巨变,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已停止或减少对周王室的纳贡。

周王室财政拮据。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时,即位的桓王无力置办丧葬用品,派人向鲁国要钱。周襄王时,王室没有像样的车子,又派人到鲁国去讨。

西周时,周王室控制着从镐京到洛邑一千多里的土地。平王东迁,王畿面积缩小了约一半。而到周襄王时,天子的直辖区域更缩小到不足二百里,形同一个小诸侯国。与此同时,一些诸侯国则在吞并小国、弱国的过程中壮大起来。齐、晋、秦、楚等国在分封之初,都仅有百里或五十里,可到后来,这些国家的面积数倍或数十倍于此。比如楚国就号称“地方五千里”。诸侯与王室的地位就颠倒过来了。地盘缩小,经济困窘,政治失势,王室衰微,天下“共主”名存实亡。

而另一方面,一些国力强盛的诸侯争相称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取得霸主地位。这些霸主往往打着“尊王”的旗号,借助周天子的权威,以压服其他诸侯国。他们成为实际上的“共主”。为了争当霸主,各国着手进行政治改革,以增强自己的势力。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与各国内部改革与反改革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局面。不过,有一些迹象是明显的:军功贵族的势力在上升,军政大权逐渐落入卿大夫手中。正如孔子所说的,原来的“礼乐征伐都决定于天子”变为“决定于诸侯”,又进一步变为“决定于大夫”,甚至“大夫的家臣把持国家政权”。

战国时期的开端,便是以卿大夫的权力进一步升级为诸侯为标志,新兴的军功贵族推翻已经腐朽的国君,开始执掌诸侯国的朝政,或者升级为诸侯。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经常以武力夺取齐国政权。公元前453年,晋国的三家世卿又瓜分了晋君的大部分土地,晋国又宣布分为韩、赵、魏三国(习称三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竟然承认了“三家分晋”的合法性,将韩、赵、魏三家由大夫升格为诸侯。在三晋建侯后的十七年(公元前386年),周天子又同意齐国田齐升为诸侯。周天子承认这些大夫为诸侯,事实上是承认了当时所发生的天崩地裂的变化。

三晋和田齐正式升为诸侯,造就了四个新的国家。这些新兴的国家,经过进一步的改革,先后走上了中央集权的道路。新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再搞层层分封,旧有的小封君逐渐被既非世袭又无食邑的地方官吏所替代。虽然偶尔也把土地封给功臣或子弟,但受封人数少,而且一般封于荒远的边地,不足以与中央抗衡。这样,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国家首先在这些诸侯国逐渐形成。

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大大小小难以计数。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春秋争霸战争中被兼并了。至战国早期,各地诸侯国只剩下十几个,大的有楚、越、赵、齐、秦、燕、魏、韩八国,小的有宋、鲁、郑、卫、莒、邹、杞、蔡、任、腾、薛、曾等国。越国于公元前306年被楚国灭亡,其余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七个大国,由于秦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以西,其他六国在函谷关以东,所以有“关东六国”“山东六国”或“东方六国”等叫法。

战国中期,中原的一些诸侯国相继称王。“王”原是周天子的称号。

春秋争霸,名号仍称“邦”,只有不遵从周朝体制的楚、吴、越才自称为王,这三国都不是周王分封国,而是楚族、吴族、越族人自建的国家。因此,他们常被当作南方蛮夷受到排斥。公元前334年,齐国和魏国互尊对方为王。齐魏相互表明春秋以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政已经结束,周天子名义上的独尊共主,地方诸侯已不复承认。时隔十年,秦为与齐、魏秦俑坑东端中部队列

对抗,也称王。过了两年,即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等国又互尊为王。列国称王,均成为名副其实的独立国家。至此,西周王朝所确立的国家形态被破坏殆尽,而新的国家形态已处于痛苦的分娩之中。

在战国中晚期的兼并战争中,各国都大力强化了君权,初步形成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以国王为首的官僚政府。在此基础上,各国都成为一个独立的统一体。秦王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规模上,放大、复制和完善了这样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