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不可以没有自己的经典,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口头的。经典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一个民族的血脉、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是值得骄傲的民族,因为我们民族有着数千年累积、传承下来的经典,足可汗牛充栋,足可雄视寰宇,足可泽被千秋万代。为了民族的记忆不至于衰退,我们需要经常地温习经典;为了民族的智慧更加丰富,我们需要更深地解读经典;为了民族的血脉偾张畅流,我们需要不断地传诵经典;为了民族的灵魂更加博大强健,我们需要永远弘扬经典。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不曾中断的最高机密,这是中华民族时至今日不曾放弃的普通道理。在全球化环境下,我们对待民族的经典,只能更其热情、更其坚守、更其认真研读。因而,研究经典、发掘经典、解读经典、传诵经典已成当今显学。现在,又有一部品读经典的著作奉献给读者大众,这就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新近出版的夏海先生新著《品读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至为主流的文化传统,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至为闪光的瑰宝。正因为是主流,正因为是瑰宝,历朝历代诠释、鉴赏、品评等各类著作从来不曾缺少,新时期以来,此类著作接踵而出。可也许正因为是主流和瑰宝,鉴赏、品评的后来者似乎都不曾有过“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一句“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可以概括或者揶揄的。鉴赏、品评日益增多,不仅说明国学经典可赏可鉴处并没有被品读者穷尽,或者还有曲径通幽也未可逆料,更为重要的是,也还说明随着时空迁延,国学经典能常品常新,足可见其有容乃大、意义恒久之胜状。夏海先生的《品读国学经典》,既努力在国学经典作品中寻找通幽曲径之雅趣,更有以经典文本观照现实,成达古通今之功的气概。

《品读国学经典》一书在寻找通幽曲径的雅趣上下力颇多。全书选择品读的我国古代文史名篇计36篇,起自春秋诸子,终至清末大儒,横跨二千余年时空,有论政、论学、论人的名篇,也有寄情山水、抒发性灵的佳作,无一不是有过极高定评,无一不是有过大量品评文字。面对如许名篇佳作,更兼如许名篇佳作久已被历朝历代饱学之士读遍读透,作者不畏谫陋之虞,迎难而上,逐篇去读,逐字逐句去读,虽然会读出与前人相似的见识,却也可能读出自己的发见。如对管子《牧民》的解读,后世学者多看重其“为开宗明义第一篇,系纲领性文献,其学说为《经言》的总脉络”,而夏海先生却指出:“《牧民》更重要的作用是对中国政治思想和统治实践影响深远,其中最大的启示是提出并倡导礼义廉耻。”如此便突显了自己所坚持的识见。又如,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史上论者都集中评价陶渊明的“曷不委心任去留”那种坚决归去来的态度,可夏海先生却从中指出陶渊明尚有矛盾心理,认为“乡居的恬淡清新并没有完全抚慰陶渊明心灵的创伤”,可谓入情入理的心理揣测。再如,刘禹锡的《陋室铭》,通常论者止于诗人那些“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恣意看”,“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的消极态度,夏海先生却不肯止步于此说,而是发挥细读批评法的功力,指出“《陋室铭》从三个维度论证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对人生哲理做出了诠释”,亦即“一是山与仙的关系”“二是水与龙的关系”“三是室与德的关系”。显然,较之于那些通常之论,夏海先生的条分缕析更具文本价值和学理意义。再看到书中解读荀子《劝学》时,作者不落窠臼,创造性地解读出荀子文本里所主张的道德生命三个境界,并把人的生命划分为生理形态和道德形态,指出“没有道德的生命是没有质量的生命”的论断,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夏海先生的国学功底和品评文本的功力,更令我们为夏海先生努力见人之所未见,勇于发今之学人之幽思的治学精神肃然起敬。

品读经典,最忌讳的是寻章摘句,最需用功的是曲径通幽,而最难的是达古通今。“丹青难写是精神。”(王安石句)唯有达古通今,才能看出品评者的精神境界。

国学经典既有品评可谓不胜枚举,今人再做一番品评又有何意义?答案是不言自明的。今天,一个品评者,穿过他所鉴赏的文本,追寻的无非达古通今、接通古今、以古喻今,他最大的意趣也许在文本,而他最大的关心应当是今人。因而,今人品评国学经典,当有今人的精神境界。这是夏海先生《品读国学经典》一书最突出的特点。

《品读国学经典》一书所选篇章,可以看出品评者夏海先生的现实思考。从狭义的国学观点来看,全书所选作品,并不全都属于传统学术所认定的国学经典篇章。因为,所谓国学,按照现代大教育家马一浮先生之见,由《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构成;按照一些国学家意见,无非还要加上二千余年来“我注六经”的成果。然而,现在也有一种观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那就是夏海先生在此书序言中所说的“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固有学术”。这一观点更具有文化包容性。按照这一说法,此书所选篇目则名副其实。所选作品其经典性毋庸置疑,因为其中无一篇不是“中国固有学术”。作者之所以如此选择,目的很显然,为的是今人的现实需求,今人需要治国理政、重德明志、培养人才、修身齐家,故而所选篇章均有所针对。甚至,在相当多的古代文史名篇选本中较少入选的韩非子《说难》一篇,本书亦选入并加以品评,可谓将今人精神文化的需求揣摩得颇为到位,作者希望通过《说难》这一文本,帮助当下读者了解古人进言的技巧,以利于增强交流传播的能力。读者不妨仔细浏览目录,可以发现,所选36篇作品,基本面貌都是积极向上的,这就是一位具有强烈现实精神和责任感的品读者所做的选择。

《品读国学经典》一书的现实精神和责任感更见诸书中的每一篇写作。作者以“解构”的方法进入经典作品,以“建构”的责任感接通古今,形成了一个又一个颇具新意的文本。管子《牧民》一文,古往今来品评者众多,其内涵相当丰富,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品评。文中诸多名言警句深入人心,“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一句,几乎成为《牧民》一文最具经典意义的名言。又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句,也是古今品评较多的警句。然而,夏海先生却在照顾全篇文本解读的前提下,突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这一主要内容,这就是对当今社会道德状况的一种观照,体现了经典品评者强烈的现实态度。品评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一文,古往今来,许多品评者突出解读的是唐太宗虚心纳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清代学人评价也多在“忠爱之忱,溢于言表”的欣赏上,十分看重文中透露的动人的君臣关系。而夏海先生则从这一经典篇章中提炼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主题,这也是魏徵文中的主要内容,得出最大的启示:治国理政要固其根本,厚积德义。这就是一位时刻关注现实,坚持学以致用的经典品读者。他拒绝食古不化,他努力以古喻今,他热爱经典但不耽于经典,他关注现实又更善于思考,一句话,他的全部品评,诚然是在用传统文化丰饶的智慧之水浇灌新世纪中国的现实之树。

《品读国学经典》一书受到了许多读者的喜爱。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此书的写作特点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全书叙述明白晓畅,说理手法循序渐进,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古人多家论述互相为证,西方哲人言论也时有借鉴,因而读来不觉艰涩,更不觉古奥,而常有现实情趣、丰沛之感。记得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朋党论》一文曾有一段著名的评述:“最明畅之文,却甚幽细;最条直之文,却甚郁勃;最平夷之文,却甚跳跃鼓舞。”总之,也就是“文似看山不喜平”。拿这些古人的评语来评价《品读国学经典》,想必也是恰当的吧。

《失乐园》插图|[法]古斯塔夫·多雷 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