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至武汉会战结束,占领了华北、华中、华南的许多重要城市,和平绥、同蒲、津浦、石太、胶济、京沪、沪杭、江南(南京至芜湖)等铁路、公路及平汉铁路北段(新乡以北)。日本虽攻占中国许多城镇和交通线,但并未达到摧毁中国战力、迫使中国屈服的目的。而且,日军只占领若干点线,又不得不用大量兵力保守占领地,应付正面与中国军队的对峙及后方中国游击部队的袭扰,至1944年“一号作战”前,已无力抽调大批师团进行战略性进攻的战役。日军面临与中国军队长期持久作战的态势。

日本政府于1938年11月3日发表声明,狂称要建立独霸中国的“东亚新秩序”。日本施展政治谋略,诱使汪精卫建立新的傀儡政权。军事上,日本作持久作战打算,在“不扩大占领地域”的原则下,企图依靠局部的有限攻势,进行战略轰炸和海上封锁,遮断中国国际补给线,以打击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同时打击其占领地区内的中国游击部队,以维护其占领地区的安定。1939年9月,日本将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和华南的第21军合并,设立“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以西尾寿造为总司令官,统一指挥其侵华军队,并监护汪精卫傀儡政府。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日军,损失严重,退出武汉后,一面整顿训练,一面在正面战线继续抗击日军。自1939年初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历经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中条山会战和第二次长沙会战诸役,除南昌、宜昌失守,中条山抗战基地丧失外,中国军队每役均击退日军的进攻,大致恢复战役前的阵势。中国军队各战区还于1939年冬季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但中国军队战力仍然弱于日军,尚不能转入反攻。

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政府留置敌后的部队开展敌后游击作战,袭扰日军占领区,破坏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图谋。1940年夏,八路军发动了破袭华北交通的“百团大战”。敌后战场对日军袭扰,积极与日军作战,牵制日军兵力,对正面战场抗击日军进攻起到战略上的配合作用。

1939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即部署南进。次年7月,日本提出建立包括日、满、华、东南亚,以至印度和大洋洲在内的“大东亚秩序”(共荣圈),其独占中国和亚洲、排斥美英的野心暴露无遗。美、英与日本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它们对中国抗日的援助逐步加强。

中国独力抗战,艰苦支撑四年多,等待着有利的国际形势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