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流派的兴起

除了洋务派之外,19世纪70年代,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还兴起了另一个政治集团,这就是所谓的“清流派”(或称“清流党”)。其主要成员多是翰林院有专折奏事权力的官员。清流派参劾官吏,臧否人物,上疏谏诤,评议朝政,一时蔚然成风,对清政府的内政外交一度产生较大影响。

清流派有所谓“翰林四谏”或“四谏”及“十朋”等名目,主要成员有张佩纶、张之洞、陈宝琛、宝廷、黄体芳、邓承修、吴大澂等人。其中张佩纶和张之洞最为有名,号称“青牛(清流)角”。

张佩纶(1848-1903),字幼樵,号绳庵,又号蒉斋。直隶丰润县(今属河北)人。同治十年(187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初年先后授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他一直任职京官,后又在总理衙门任职,是清流派中最活跃的一个人物。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二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职。与其他清流派人物有所不同,他多喜评说时政,很少参劾他人。

清流派与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保守派和洋务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清流派主张仿效西法,兴办洋务,实行自强。这不同于保守派而接近于洋务派。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清流派强调维护名教,主张整饬纪纲,标榜士人气节,似乎接近于保守派而不同于洋务派。对洋务派“一切行政用人,但论功利而不论气节,但论才能而不论人品”的做法也“愤懑不平”。在清流派看来,保守派“不知洋人之情”,洋务派则“不知中国君民之情”,皆不能有所作为。他们试图“参酌中外之情势”,以“夫任天下之大事,须曲尽天下之人情”的政治理念,推行一种不同于两者的自强之策。

二 清流派的自强主张

清流派所要推行的自强之策就是所谓的“攘外修内”,并认为“修内莫亟于用人,攘外莫亟于经武”。所谓攘外,主要是要求抵御外国侵略,反对在对外交涉中妥协退让。严重的边疆危机,促使清流派产生了求强御侮的危局意识,他们认为列强恣意侵扰边疆,妄行吞并中国邻国,皆因当道奉行妥协苟安的政策。陈宝琛指责枢臣在对外交涉中“无非张敌焰而损国威”。张佩纶更是直言痛说:“恐谋国者自居贫弱,而视敌为富强,颇有苟安之心,惮为远大之举。是故言和则唯,言战则否,言偿款则有,言军饷则无,言调兵分防,则勉为补苴,言增兵大举,则相顾色骇。充此数弊,事机坐失,劳费转增。窃恐各国环伺,且继日本、法兰西而起。

琉球不顾,必及朝鲜,越南不顾,必亡缅甸,诚为危也。方今梯航四通,中外已成列国兵争之局,我自强,则乘欧洲争轧,可全亚洲而王之。我不自强,则譬诸投骨于地,而待群犬之相牙,骨不尽不止。”这番言论既表现了清流派对清廷一味妥协苟安的强烈不满,也反映了他们要求自强以挽救危亡的迫切心态。

由于崇厚在中俄伊犁交涉中擅订丧权条约,清流派纷纷上疏抨击,要求重治崇厚之罪。张之洞自1879年底至1880年间,就中俄条约上疏近20次,要求改议条约,主张以武备作为交涉的后盾,认为“实有战心,实有战具,而后可以为讲之地”,请求朝廷谕令李鸿章选将练兵,与俄作决战准备。正是在清流派的舆论压力下,清廷才改派曾纪泽赴俄重订条件,争回了部分主权。

在中法战争时期,清流派明确主张援越抗法。当1882年法军侵犯越南北部之时,张佩纶上疏呼吁:“保越以捍边可也,弃越以让法不可也。”他力主援越抗法。1884年5月,李鸿章与法国议订《中法简明条约》之际,张佩纶又奏请谕令边海各军严防备战,认为:“欲议和亦须赶紧设防,防军强一分,敌焰必减一分。”邓承修上疏指出:法国“诱和”之举是因其面临种种“困敝”而采取的缓兵之计,与之议和乃是“养虎遗患”,请求朝廷“惟有主缓和之议,以破其狡诈之情”,主张积极调兵备战。

清流派不同于虚骄轻敌的保守派。他们意识到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既不应当轻敌启衅,也不应当一有败挫便轻易将帅,而应该充分估计敌我情势,总结战败教训,实行持续抗战之策,以求转弱为强,争取最终胜利,认为:“明知法强华弱,初战不能不败,特非战不能练海防,非败不能练战。只要志定气壮,数败之后,自然渐知制敌之方。”“可以始败而终胜,可以小败而大胜。”

清流派也批评保守派固拒西法的态度,主张仿效西法,购造新式武器,增加抵御外侮的军事实力,“知我之短,而能取人之长”。他们关于兴办新式海陆军、加强海陆防的主张与李鸿章大致相似,但他们要求抵抗外国侵略,反对一味妥协,这又与李鸿章有所不同。还在伊犁事件发生之际,张之洞就直言批评李鸿章不敢抗击俄国的妥协态度:“李鸿章高勋重寄,岁靡数百万金钱以制机器而养淮军,正为今日。若并不能一战,安用重臣?”对于李鸿章以武器落后,“有兵无器”为由而不敢轻言抗战的说法,张佩纶批评说:“有兵无器,诚为笃论,惟及今不一试,以后正恐有器无人……恐数十年后,敌患益深,老成益少,坐视中国为其钳制,欲一摇手不得耳。”清流派也不是不顾形势而一味主战。在他们看来,抗战是议和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应该以抗战迫议和,而不是以妥协求议和。

清流派希望通过抵抗外国的侵略,来推动内政的整顿,即所谓“借攘外以为修内”。因而在呼吁攘外的同时,他们极力主张修内,即惩治贪官,整肃纪纲,重用人才。同光之际,朝政腐败,贿赂公行,世风日下。与清流派交往密切的李慈铭揭露说:官场之内“以奔竞为材,以便给为智,以谄媚为忠,以亲附为信,而其进身之始亦由此得之。贿赂逢迎,相尚不讳,衣钵传授,习为固然。妻子所不羞,清夜所不悔,父兄所不诫,朋友所不规。呜呼,盖世道人心今日而绝矣!”针对时弊,清流派纷纷上疏参劾。张佩纶表现尤其积极,“喜辩论,好搏击。官翰林日,频上书弹京省官吏,封章多于台谏。”人称其疏“太辣”。1882年2月,张佩纶连劾吏部尚书万青藜、户部尚书董恂、都御史童华,致使三位部院大员被罢黜或降调,一时震动朝野。1883年,张佩纶赴陕西调查巡抚冯誉骥被控一案,“于原参之外,复论列多人,寻常查办,无此认真”,并自诩:“往返五千里,咒骂十三家。”号称“铁汉”的邓承修,多次上疏抨击吏治及科场积弊,其参劾广东官吏竟至于“推论至六十年,累累凡百余人。其少近者,皆奉旨察办,罚锾降责有差。故承修尤为人所惮。“1875年,四川地方官吏横征暴敛,滥杀无辜,酿成“东乡血案”。1879年,张之洞上疏为“东乡血案”鸣冤,陈述真相,使多年的沉冤得到昭雪,赢得了朝野称誉。

清流派所参劾的官员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违法乱纪的贪官,二是不思振作的庸官,三是对外妥协的枢臣。他们对枢臣的抨击尤力。张佩纶说:“修内攘外,要在枢廷、译署,若两府之地,或有佥壬,则臣下修攘之策,固未必行,而皇太后、皇上修攘之心,亦且为之阻挠而潜沮。”张之洞批评沈桂芬“昏谬私曲,既无公事之法,又不实修战备,调将帅。筹将帅军火,筹借饷,百方阻止。惟其心必欲使大局败坏而后已。”在他们看来,历次对外交涉之所以屡屡失败,正是沈桂芬之类的枢臣“但求苟且无事”、一味妥协退让的结果。

清流派策划参劾军机大臣王文韶,更显示其政治能量。沈桂芬在与李鸿藻的政争中,将门生、时任湖南巡抚的王文韶引入军机处,以图稳定自己的地位。以圆滑著称的王文韶入军机处后,却不敢在两人之间左右袒。1881年沈桂芬死去后,李鸿藻秉政却又不谙洋务,王文韶得以实际主持总理衙门事务,依然承袭沈桂芬的应付之法而无所作为。清流派为了打破枢臣因循无为的格局,遂开始谋划劾罢王文韶。1882年发生云南军需报销不实一案,牵涉户部尚书景廉和户部侍郎王文韶。清流派决定以此发难,由邓承修、张佩纶先后出面,一面为景廉开脱,一面集中参劾王文韶,指责其德才皆不足以担任枢臣。清廷最终将王文韶开缺回籍。此举不仅引起了朝野的极大震动,也成为清流派成功排除对立势力的一个标志。

清流派奉行儒家治平之道,评议朝政,对清廷最高统治者也不乏大胆谏诤。1878年,宝廷上《应诏陈言疏》,公开批评“上下偷安,日甚一日”,要求“枢臣力加振作,以为诸臣倡”,而“皇太后、皇上尤当力加振作,以为枢臣、部院、督抚及大小臣工倡”。1880年,慈禧太后派太监李三顺送食物给其胞妹(即光绪帝生母),事先未告知门卫放行,李三顺行至午门,不理睬护军的盘问,强闯午门。事后,慈禧太后偏袒宦官,谕令重治护军之罪。张之洞、陈宝琛上疏谏诤,要求遵循本朝祖制,严格约束宦官,从轻处置护军,使“圣心之公,国法之平,天威之赫,晓然昭著于天下”,迫使慈禧太后不得不下旨从轻处置护军,也惩处了肇事宦官。清流派的修内言行,对慈禧太后的专制和贪官的横行,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

三 甲申朝变与清流派的洋务归宿

5月8日,清廷发布谕旨,命通政使司通政使吴大澂会办北洋事宜,内阁学士陈宝琛会办南洋事宜,翰林院侍讲学士张佩纶会办福建海疆事宜。慈禧的用意不过是“使书生典戎,以速其败”。张佩纶也明知这是对他作为“主战祸首,建言党魁”的惩罚。对于清流派来说,这次会办海疆,既有实现其攘外主张的机遇,更有身败名裂的风险。三人之中,吴大澂与李鸿章原有私交,北洋距抗法前线较远,尚无明显风险;陈宝琛到南洋后,不久即因丁母忧而去职。清流派的成败似乎主要取决于张佩纶的福建之行,而张佩纶是否有所作为,则又不能不取决于清廷对待法国的和战态度。张佩纶抵达福建后,虽然决意抗法,多方筹措战备,但受清廷求和政策的钳制,无法在战场上争取主动,终因马江惨败而遭到参劾,成为清廷掩饰败绩的替罪羊,被发配充军,三年期满赦回,寄居李鸿章处,后被招赘为婿,遂致被人诽议,原有的清流形象黯然失色。

清流派的其他重要人物也大多先后遭到贬斥。陈宝琛丁忧回籍后,即因一同保举徐廷旭、唐炯而受到降五级调用的处分,光绪年间一直未被起用。邓承修先于1885年因营救言官被革职留用,旋奉命与法使会勘中越分界事宜,事竣后虽免革职处分,但不久仍被解职。黄体芳因参劾李鸿章,于1886年被革去兵部左侍郎职,降一级留用,改为闲职。宝廷则早以考差途中纳妓自劾而被革职。

从总体上来说,自中法战争后,清流派已经难以发挥影响清廷外交和内政的作用而日渐沉寂。仅有张之洞一人,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尚掌握一方大权,虽仍保留着力图抗外的清流遗风,但其“自强”举措与洋务派别无二致,成为洋务运动的一方领袖,增强了洋务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