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富太郎

(1862—1957)

牧野富太郎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植物分类学家。他在小学期间中途辍学,自己学习了植物学的相关知识。1884年来到东京,进入了东京大学植物学教研室后,于1888年出版了《日本植物志图篇》。他所分类和命名的植物种类多达2500种,其中大和草的新种更是成为日本命名的首个国际通用学名。然而同时,他的学术生涯也十分坎坷,时常与周边的人产生摩擦,被学校施加了许多压力,一段时间曾经被禁止出入植物学教研室,《大日本植物志》的出版也因受到阻碍而被迫中止。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卢梭是一位出生于瑞士的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逃亡中度过。卢梭的父亲是日内瓦工会组织的成员,但却因与一名退役军人产生了纠纷而不得不逃离日内瓦。在那之后,卢梭的成长历程与孤儿无异。前后更换了许多种工作后,卢梭也离开了日内瓦,开始了流浪生活。后来,卢梭成为华伦夫人的情人,并在此期间读了大量的书籍,为学术生涯打下了基础。论文在学院的有奖征文中获奖后,卢梭又前往巴黎,结识了狄德罗等人,参与了《百科全书》的撰写,并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和《新爱洛绮丝》等书籍,一时间声名鹊起。然而后来他又逐渐与百科全书学派的人断绝了往来,出版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也被政府查禁,因此他不得不为了摆脱追捕而四处逃亡。在瑞士,卢梭遭受了村民的迫害,而在英国又和休谟产生了不和,因此他一直没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1] 美国教育学家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死记硬背)和有意义学习。他指出,当教材中的概念与学习者自身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时,才会产生意义。比起机械学习(死记硬背),通过有意义学习得到的知识会在大脑中保持得更加长久,也更容易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2] “那些轻视二次阅读的人,最终都只会在不同的书中反复读到相同的故事。”罗兰·巴特:《S/Z》,泽崎浩平译,MISUZU书房,1973。

[3] “我发现了一件很奇妙的事,那就是我们不能只读一本书,只能重读一本书。所有优秀的读者、一流的读者、积极且富有创造力的读者,都是会反复重读同一本书的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欧洲文学讲义》,野岛秀胜译,河出书房新社,2013。

[4] 指将连成长串的纸张按照固定间隔进行折叠的装订方式,也可指使用这种装订方式制成的书籍。与线装书不同,经折装的书不需要订线。而卷轴装的书只需按照固定的间隔进行折叠,就可以变成经折装。例如日本常明寺的大般若经原本就是卷轴装,后来改成了经折装。

[5] 通称《大般若经》,简称《般若经》,正式名称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唐代的三藏法师玄奘收集各类长短不一的“般若经典”后汇编而成。内容共有16会600卷,包含了大乘佛教基础教义,是一部庞大的佛经集。630年前后,玄奘从印度等地取回了诸多般若佛经,并花费了四年时间来指挥翻译和编撰工作,于663年完成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此汉译本也传到了日本,目前日本国内各寺院中收藏的大般若经都是这一版本。

[6] 中国最早的书籍是将竹简或木简用线绳串联制成。在汉字中,“书”是指用笔在竹帛上写字,而“籍”则代表竹片。竹帛中的“竹”是指竹片,“帛”则是指绘绢。一根简上面会写一行字,许多根简用线连接起来就叫作“册”(策)。直到现在,“册”也仍然被用作书籍的数量单位。

[7] 现存最古老的册装书是《西奈抄本》。目前该抄本的各个部分分别被收藏在英国、德国、埃及和俄罗斯四个国家。四国机构共同合作,耗时四年,将现存的800页的照片汇编成了一册书,并公开在了网络上。http://www. codexsinaiticus. org/.

[8] “构音”广义上是指发出说话的声音,构成语言,在声学中有严格的定义,指控制唇与舌等部位的活动,让声带上方的空腔,即声道的形状发生改变,从而对声带发出的声音进行加工,形成正确的语音。

[9] 一项关于英语的经典研究结果显示,默读的速度最快可以达到说话速度的10倍。John L. Bradshaw,“Three interrelated problems in reading: A review,”Memory & Cognition 3(1975):123—134.

[10] 国田祥子、山田恭子、森田爱子、中条和光:《比较朗读与默读对文章理解起到的效果—用于改善阅读理解的指导方法》,《广岛大学心理学研究》第8号,2009,第21—32页。

[11] 竹田真理子、赤井美晴:《长文阅读中朗读与默读对记忆起到的效果:使用难易度不同的散文与诗歌》,《和歌山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实践综合中心纪要》第22卷,2012,第81—85页。

[12] 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书籍在抄写和流传的过程中往往会经由许多不同的途径,因此会有多个版本留存。所谓校订,就是指将这些不同的版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和对照,修正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确定一份正确的原文。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公开出版的经典作品一般都是经过校订后的书稿,或是以校订后的书稿为基础制作出来的。

[13] 在日本,文学作品的校订和注释会比其他领域的书籍要更加完善一些。例如,一些作家的作品集(《漱石全集》《荷风全集》《新校本 宫泽贤治全集》《川端康成全集》《坂口安吾全集》《决定版 三岛由纪夫全集》《中上健次全集》)就并不只是将作家的所有作品收录进来,还需要对原文进行校订,将积累下来的相关研究成果放到注释中,并附上年表以及其他的参考资料。特别是若草书房还曾经发行过《漱石文学全注释》系列,对夏目漱石的所有作品进行注释(遗憾的是这个系列后来中断了)。除此之外,《近代文学注释大系(共9册)》中也有夏目漱石的专题。

[14] 登山时使用的钢钉,用来提供支撑和着力点。

[16] 网上可以读到列宁笔记的原文(俄语版全集)。

[17] 此处是在暗指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曾经做过的一个名叫“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

[18] NPO FUTURO(LD成长咨询中心):《实行能力》, KAMOGAWA出版,2017。我以该书第94页所介绍的“记忆法组合术”为基础,对记忆法清单进行了扩充。

[19] 在科尔萨科夫综合征(缺乏维生素B1引发脑功能损害后出现的健忘症状)、髓膜脑炎引发的健忘后遗症、头部外伤引发的健忘症等多种健忘症的治疗中,都有使用PQRST法成功改善记忆力的相关报告。芭芭拉·威尔逊:《记忆的康复疗法》,江藤文夫监译,医齿药出版,1990。

[20] 1946年,心理学家弗朗西斯·罗宾森在著作Effective Study中提出的一种阅读(学习)方法,也是首个以文本为对象的学习策略,开创了使用各环节首字母的组合(acronym)来为策略命名的传统。在那之后,罗宾森又反复对Effective Study一书进行了修订,最终版本是1970年发行的第4版。

[21] 复述策略,是指有目的性地多次反复回想储存在短期记忆中的信息,从而让信息停留在短期记忆中,并且提升其转化为长期记忆的可能性。其中,机械性的重复又被称为“维持性复述”,只能让需要记忆的信息储存在短期记忆中。而如果在重复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在脑海中形成联想,从意义的层面来处理信息,让新的信息与我们现有的知识形成联系,那么这种复述就叫作“精加工复述”,可以促进信息转化为长期记忆。

[22] 组织策略,是指将相互关联的信息总结整理后再记忆。早在很久以前,就有关于群化和主观组织现象的实验证明了组织策略的有效性。所谓群化现象,是指将不同类别的词语(乐器、蔬菜等)以随机的顺序呈现给被试者后,被试者在回想时会按照类别来将这些词语进行排序。而主观组织现象则是指,将相互之间无明显关系的词语以随机的顺序呈现给被试者后,被试者在反复回忆的过程中会逐渐使用固定的顺序。该现象证明,人会从主观的角度来将词语互相关联起来,在组织的过程中进行记忆。

[23] 例如,卡利马科斯所撰写的《起源》和帕罗斯岛上的大理石碑文。普林尼在《自然史》一书中提到,西摩尼得斯曾发明了一种能够将听到的话逐句复述出来的方法,后来怀疑论者梅特罗多勒斯(公元前1世纪)对其进行了完善(《自然史》第7卷“人类”,第24章“记忆”)。西塞罗撰写的《论诸神的本性》一书中也有相同的记载。

[24] 普鲁塔克:《雅典人的名声是赢自战争还是源于智慧?》。

[25] 古罗马时期最伟大的雄辩家。

[26] 近年来又有一些研究表明,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保持固定的复习间隔会比逐渐拉长复习间隔更有效。

[27] 参考《只用纸和笔就能简单实现Anki的功能》。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就能够用笔记本来同时管理自己的学习日程和学习素材。

[28] 《绝对不会退步的学习方式—为什么使用Anki就能做到终身不忘呢?》。

[29] 池田久美子:《学生究竟是哪里不懂:不懂的种类》,《信州丰南短期大学纪要》第18号,2001,第105—122页。池田在论文中将大学生的“不懂”分成了五种类型。1.对词汇的含义和相关的内容不了解。2.没有领会到叙述背后隐藏的含义或是作者的言外之意。3.文章出现了矛盾或是漏洞导致学生无法理解。4.文章的叙述与学生自身的观念不符。5.被一些没有提问价值,完全是伪造出来的问题牵绊住(如果再加上“6.根本不想懂”,那么一共就是六种类型)。

[30] 从广义上来说,语境(context)包括人们在理解词汇和语句(有时还包括表情和动作)的含义时所需要的一切前提性因素。当我们将单词或表情理解为某个特定的含义时,会同时选择其所对应的语境(这种选择几乎都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

[31] “觉得自己已经懂了”是一种稳定的状态,想要打破这种状态并不容易。不仅如此,就连察觉到自己当前理解中存在的不完善,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反过来看,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理解中存在着矛盾与不协调,因而感到苦闷时,就是打破这一稳定状态的绝佳机会,这种困境能够推动我们的理解再更上一层楼。西林克彦:《觉得自己已经懂了—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提升的真正原因》,光文社新书,2005。

[32] 歌德:《浮士德:第一部》,相良守峰译,岩波文库,1991。故事的开端是,主人公浮士德博士在全面钻研过哲学、法学、医学和神学四种学问后感叹道:“现在的自己丝毫没有比以前的自己变得更聪明”,发现自己对知识无限的渴求永远也无法得到满足,对人类的极限感到了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