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生理因素,我们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我们知觉他人的方式。
情绪
我们的情绪状态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方式,进而也影响着我们的沟通方式。早期使用催眠术的实验戏剧性地证明了情绪对知觉的影响。实验是这样的:每个受试者多次观看同一系列的六张照片,每次都处于不同的心情。受试者会因为他们情绪状态的不同而将这些照片的描述结果变得大相径庭。例如,以下是同一位受试者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一张孩子在沼泽地区挖泥土的照片的描述。
·快乐的心情:“看起来很好玩,这让我想起夏天。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在户外锻炼,真正的生活——整地耕犁、播种插秧、静待收成。”
·焦虑的心情:“他们很可能会被割伤,现场应该有年长的人知道发生意外时该怎么办。我很担心,不知道水有多深。”
·批判的心情:“恐怖的荒郊野外,这个年纪的小孩应该做一些更有用的事情,而不是去挖那些东西。这活儿又脏又乱,也没什么用。”
虽然情绪和幸福感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但还不清楚知觉意向和关系满意度孰先孰后。有一些证据表明,知觉会带来满意度,也有一些证据表明满意度会驱使正向的知觉。换句话说,是我们对某种情况的态度或期待,决定了我们幸福与否的程度。一旦开始,这个过程就会形成一个螺旋。如果你对你们的关系感到满意,你就更有可能用仁慈的方式来诠释伴侣的行为。反过来,这也会带来更大的幸福。当然,同样的过程也可以朝相反的方向进行。一项研究显示,对婚姻状况没有安全感的夫妻,会在外人看来很平常的对话中看到对关系的威胁。
一种解决严重曲解和不必要冲突的补救方法就是监控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特别挑剔或敏感,你可以避免对他人反应过度,或者可以警告他人:“现在不是跟你讨论这个的时候,我现在有点暴躁。”
自我概念
影响知觉的另一个心理因素是自我概念。一项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是被戏弄时感知对方的动机是友好的还是敌意的最重要因素。另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看待自己幽默的程度,与我们认为其他人是否幽默相关。自我概念重要性的第三个例子是,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网络上,自我评价低的孩子都更有可能将自己视为霸凌行为的受害者。正如第3章所讨论的,我们对自己的思考和感觉强烈地影响着我们如何诠释他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