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清平乐》

光阴不仅仅是四季的更迭,也不是单纯的春来了,秋走了。那是有太多意料之外的事,让人猝不及防。昨日高照的艳阳,也许就是今天铺地的冰雪,如此的磨砺,草木风霜,人渐沧桑。

那个“说不尽,无穷好”的词人,经过汴京和明水短短几年的周折,她忧患了。在那梅花初开时,她盼的不是明天花开满枝,却是一声长叹:“未必明朝风不起。”

大文豪欧阳修在和朋友相别时曾叹道:“今年花胜去年好。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他叹的是聚散匆匆,世间有多少遗恨。这叹,又惹人叹息,但毕竟有一年更胜一年的积极兴致。那时他风华正茂,何尝不有几分前程似锦的自得在其中?这是欢中之叹。而李清照的叹,却是忧中之叹,更惹人不安,惹人慌张。

忐忑的日子,最让人受折磨。

风,还是真的起了。

“大风起兮云飞扬”,风中的汉高祖刘邦,慷慨高歌,气壮山河,尽展一代帝王的风流气魄。然而风起云涌的世间,是多少花枝的零落,是多少人事的祸端。

宋徽宗,用文艺的手段,肆意行使着他帝王的权力,让群臣在朝廷的舞台上,你方唱罢,他方登场,说不尽的生旦净末丑,道不完的人生千百味。

宋徽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让当时朝廷的两大要员—蔡京、赵挺之浮沉不定。朋党之争后,先是二人同在高位,后蔡京被罢相,赵挺之位极人臣。那时节,争权夺利,实在说不明谁是谁非。我对蔡京并没有好感,《水浒传》里,文字每每提及他,多与高俅并肩。想那高俅,本是大诗人苏轼身边的一个笔墨跟随,小有文武之才,因了机灵乖巧被一步步举荐,更因蹴鞠之机,得势于宋徽宗。谁都以为一个在苏大学士诗词里熏陶过的人,也必是个豪放人物,却不想竟是个宵小之徒。他贪婪自私,行权多有恶端,将好端端的林冲害得家破人亡,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从赵挺之复相时百官来贺的场景,也感觉到了人们对蔡京的厌恶,当时更有歌谣:“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后蔡京再得宋徽宗宠爱,赵挺之递了辞呈。如此,他已经知了结果,那将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五天后,他病逝于家中。

那一年,是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的三月,本应是锦绣花开的时日,而对赵家来说,赵挺之的去世即是祸患的开始。赵挺之尸骨未寒之际,蔡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赵家进行打击报复,先是诬陷赵挺之,后又以子虚乌有之名,将赵明诚及其两个哥哥捕入大牢,并严刑逼供。

赵家三月之败,势如山倒。如此天塌地陷之灾,也真正应了李清照起风的担忧。

春天的惊悚,夏天的惶恐,好在赵家迎来了七月。

大观元年的那个七月,蔡京对赵家势如烈火的迫害稍稍收敛,终于有了一丝清凉的消息吹到了这个曾经繁花似锦的相门府第,赵挺之的三个儿子被无罪释放了。但他们的功名俸禄,却不曾归正。

方几载,宏伟堂皇的宰相之府,曾经也是车水马龙、贵客如蚁,如今却成了门可罗雀的犯官庭院,当真是“由来一场梦,莫笑世人痴”。

有了叹息,就没有了单纯,心镜上灰尘渐厚,积极的态度也渐渐转变。

朋党之争,让李清照退走明水,心生叹息。若她此间的词文,前面是繁花,而最后常常是陡然转折的落叶之伤。赵家再次遭受如此大的劫数,她更看透了时势,冷了心肠。她一再和赵明诚商议要离开皇城,回归耕田牧羊的田园中去,在月色染纱窗、阳光铺阶前的宅院里,写诗弄词,赏画论古。

赵明诚是心动了的,只是他的两个哥哥却无退走之意。说来赵明诚的两个哥哥不愿意走,似乎是有道理的,他们毕竟先后中过进士,似乎更有被圣上传召的机会。而赵明诚虽然是太学里的良才,但似乎太痴迷于金石之学了,并没有考取功名。也许专攻于学术,才是他的追求;再加上李清照一再鼓动,他便下了决心。

秋天总是伤别的时候。是时候离开了,赵明诚别了母亲和两位哥哥,和李清照踏上了回转山东的路。

青州,古九州之一,东方重镇,地势多为山陵,可攻可守,为历代帝王看重,多为官府治所所在地。此次回归,李清照夫妇选了这里,当然也和赵挺之当年于此地置得一房产有关,此外,这似乎于他们二人的情感也另有一番深意。赵明诚的家乡是诸城,李清照出生的地方是章丘,而青州几乎是这两地等同的距离,也让两人有同在故乡的感觉。

从繁荣之地的失落,到置身宁静之所的温馨,他们爱上了这里。然而那汴京的梦魇并不遥远,那种忧患依然是李清照心头的阴霾。

初归青州,她和她的他,还很失望,竟然如到天涯,顿觉苍老,心事重重,发如霜染。往昔,他们每年都与梅花同醉,可这里无梅可赏。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小院、闲窗,如此简明,正是梦里的渴望,只是春色有些过了,厚厚的帘布却不想卷起,暗暗的影里,不想说什么,也不能说什么,只好把心事付于瑶琴。

瑶琴,为古人所爱,传为伏羲氏取凤凰所栖之梧桐,以天、地、人三才截为三段,把中间一段浸流水中七十二日,阴干后,择吉日制成。古琴有六忌、七不弹、八绝,是为:寒、暑、风、雨、雷、雪之六忌,闻丧、为乐、事冗、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不遇知音之七不弹,清、奇、幽、雅、悲、壮、悠、长之八绝。

这阕《浣溪沙》,有人说是李清照待字汴京时的作品,然而从她诗词的脉络上来看,自少女时代到初嫁赵家,她的文字不是天真,就是明媚,抑或活泼娇闹,是不见压抑之音的,而这词却大不同,不欢不闹,正是古琴的格调,恰似青州那时。

正如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中所推断,词中最关键的“远岫出山催薄暮”,可以否定该词写于地处平原的汴京的说法,而青州,正是有山可望的那座城。

倚楼虽然有“远岫出山”的景,虽然有“细风吹雨”的情,而这句“梨花欲谢恐难禁”,既叹无奈,又说担忧,真真是初到青州时的心境。这词的确应该是她在这里写的。而这“春色深”,更让人有了确切的猜量。他们于大观元年七月离开的京城,这当是开年的春,或是更稍后的春。

怕伤春,忧花落,只理瑶琴。那琴不是不遇知音不弹吗?那时,她弹的可是俞伯牙的高山流水?她和他,已忘情于那一城一人共白首的许诺了。吴文英,这位被称为“词中李商隐”的梦窗先生的一首词曲,也许更适合李清照和赵明诚,只是他们在南宋的光阴里都不曾擦肩而过,也只能在身后传来那曲了:

素弦一一起秋风。写柔情、都在春葱。徽外断肠声,霜宵暗落惊鸿。低颦处、翦绿裁红。仙郎伴、新制还赓旧曲,映月帘栊。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浓。

吴中。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兰蕙满襟怀,唾碧总喷花茸。后堂深、想费春工。客愁重、时听蕉寒雨碎,泪湿琼钟。恁风流也称,金屋贮娇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