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2·1
解释 “克己”就是约束自己,战胜自己的私欲,“克”是胜过的意思,打败敌人就叫“克敌”,使对手顺服就叫“克服”。“复礼”就是回到“礼”,在这里就是遵守“礼”的约束,原来没有遵守,现在遵守,所以叫“复”。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句,“一日”是一旦的意思,“归仁”是归依仁。
“请问其目”的“目”是细目,“其目”就是“它的细目”,也就是“仁的细目”。渔网上的大绳叫纲,网眼叫目。颜渊认为孔子前面讲的是“仁”的纲,所以现在要问“仁”的目,亦即行仁落实到具体的言行上要怎么做。
“请问”就是 “请允许我问您”。“请”字在文言和白话里的用法大有不同,前面已经讲过(参看3·24)。但“请问”一词文言与白话的意思没有区别,这是文言文用法在白话文中的残留。我们只要把“请问”跟“请坐”“请吃”比较一下就知道了。下面“请事斯语矣”也是“请让我按照您这话去做”,我这里译作“但我一定按照您说的去做”是照顾白话文的习惯,也更贴合当时的语境。
大意 颜渊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就是仁。大家一旦做到克制自己的私欲,用礼来约束自己,天下自然就归依仁了。行仁不行仁是由你自己决定的,难道取决于别人吗?”颜渊又说:“我想问问您其中的细目。”孔子说:“不符合礼的就不看,不符合礼的就不听,不符合礼的就不说,不符合礼的就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我一定按照您说的去做。”
导读 人和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我们必须把别人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看待,这就是“仁”。但人和人在人格上的平等不能理解成为人和人没有差异,人和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何正视这种差异,让它在一种合理的秩序中得到完满的解决,儒家的办法就是讲“礼”,各自遵守“礼”的约束。但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而且常常不愿意约束自己的私欲,这样就会侵犯别人的利益,引起种种纠纷、争斗,甚至杀戮。所以孔子强调要战胜自己过度的私欲,让自己回到“礼”的约束中来,这样才有可能爱人、平等待人、视人如己,也就是做到“仁”。这就叫“克己复礼为仁”。一个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不符合“礼”的规范的就不做。这就是行仁的细目,也就是一切言行都要“克己复礼”。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2·2
解释 “出门”就是在外面,但这里有出门办公事的意思,“大宾”就是贵宾,“使民”就是役使民众,让老百姓做事,“大祭”就是重要的祭祀,古人对于祭祀是很重视的,尤其是大祭,如祭天、祭地、祭祖,都必须恭恭敬敬,一点也不敢大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句,“所不欲”是所字结构,我们前面讲过,“所”字指代后面动词“不欲”(动词“欲”的否定)的宾语,所以“所不欲”意为“不欲的(东西、事情)”或说“不想要的(东西、事情)”。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句,“邦”就是国家,指当时的诸侯;“家”指卿大夫家,“家”比“邦”低一级。例如“三家分晋”,“晋”就是“邦”,韩、赵、魏本来是晋卿,所以是“三家”。“无怨”就是没有怨恨自己的人,或说没有人怨恨。
大意 冉雍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告诫他:“在外面办事要像会见贵宾一样慎重,让老百姓做事要像承办重要的祭祀那样谨慎。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于他人。在邦国里没有人怨恨,在卿大夫家族里也没有人怨恨。”冉雍回答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我一定照您的话去做。”
导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学说中最高的观念,孔子从来没有给“仁”下过任何定义,因为它没法定义。在孔子那里,“仁”几乎就是道德的全部,凡“道德的”也就是“仁的”,凡“仁的”也必是“道德的”。所以孔子从不说“仁”是什么,而是就每一个具体的问题告诉弟子怎样做,才符合“仁”,也就是符合道德的要求。在这一段话里,孔子针对冉雍的具体情况——可能冉雍正准备去做官[80],强调办公事要慎重,役使老百姓要谨慎,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就是“仁”。
这里我们特别应该注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可以说是“仁”的本质要义,也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普世价值。这八个字说得多好啊,多么简要,多么深刻!现在这八个字已经刻在纽约联合国大厦的墙上。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样,这个世界就太平了。但可悲的是,总会有人偏偏提倡“己所不欲,要施于人”,并且以各种歪理来为自己的恶行辩护,这个世界也就一直充满硝烟和战争,充满不公和不义,不知何时是了。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12·3
解释 司马牛,复姓司马,名耕,一名犁,字子牛,孔子弟子,宋国人。其兄桓魋是宋国的司马,是一个犯上作乱的人,曾经还想对孔子下毒手(参见7·23)[81]。
“讱”,读rèn(刃),迟钝的意思。
斯谓之仁已乎”句,“斯”,副词,就。“之”,代词,指代“其言也讱”。
大意 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德的人,他的言语是迟钝的。”司马牛说:“言语迟钝,就可以叫作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难,那么说起来能够不迟钝吗?”
导读 《孔子家语》上说,司马牛“为人性燥,好言语”,孔子这样回答他,就是为了纠正他躁急、多话的毛病,让他讲话慢一点,多思考一点,这当然也是因材施教。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12·4
解释 “内省不疚”句,“省”读xǐng(醒),反省;“疚”,惭愧。“夫”读fú(服),语气词,有那么之意。
大意 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虑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虑不恐惧,就可以叫他君子吗?”孔子说:“一个君子反省自己不觉得惭愧,那么还有什么可忧虑和恐惧的呢?”
导读 孔子的回答显然是针对司马牛的具体情况,司马牛当时因为桓魋作乱面临灭族的危险,所以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恐惧。孔子便告诉他,你自己自问无罪,便无须忧虑和恐惧。但司马牛的话不是直接问的,而是间接地问君子,言下之意是问一个君子在这种处境下应该怎么办。因此孔子的答话就不仅仅只适合司马牛的具体情况,同时也是一个君子应该有的处世态度。一个君子内心光明磊落,坦坦****,爱人顺天,不怍不愧,有什么可担忧,有什么可畏惧的呢?这跟孔子在另外地方说过的“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9·29)、“君子坦****,小人长戚戚”(7·37)是一样的意思。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12·5
解释 “我独亡”的“亡”,音、义同“无”。
“商闻之矣”句,“商”是子夏的名,自称表示谦虚;“之”,代词,指代下面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四海之内”即天下,古人认为中国就是天下的中心,四周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过此以往就是海洋了。
“何患乎”句,“患”,忧虑、担忧,“乎”,义同“于”。
大意 司马牛忧虑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人的死和生都有一定的命运,富与贵取决于上天的意思。一个君子做事情严肃谨慎,不出差错,对待别人谦和有礼貌,那么普天之下,人人都可以是兄弟,君子何须担心没有兄弟呢?”
导读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现在都成了名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出自子夏之口,但并非子夏原创,应该是当时儒者的常谈,后世每视为孔子的话,不准确,但也没有大错。这个“命”比起前面几处讲的“命”来,最接近宿命的意思,但其实仍然可以解释为种种复杂的因缘所交织起来的命运,非人主观可以决定,所以还是“死生有命”。但主观不能决定并不就是事先预定好的,后世人,尤其是民间,老喜欢把“死生有命”向宿命的方向演绎,甚至把它描述为阎王掌握生死簿,生死簿上记载着每个人寿命的长短,那就纯粹是小说家言,离儒家的真意越来越远了。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12·6
解释 “明”,明白,聪明,能把人和事看得清楚。
“浸润之谮”,“谮”读zèn(“怎”的去声),谗言;“浸润”,一点一滴地,慢慢地产生作用。
“肤受之愬”,“愬”同“诉”,在这里是诬告的意思,“肤受”,亲身所受,急迫而切身的影响。
大意 子张问孔子,怎么样可以叫作见事明白,孔子说:“一点一滴的谗言,你亲自接受的诬告,在你这里都行不通,这就可以叫作见事明白了;一点一滴的谗言,你亲自接受的诬告,在你这里都行不通,这就可以叫作看得远了。”
导读 这段里的“明”偏重在见事,估计是子张从政之后向孔子请教,孔子也针对从政的特点来回答。从前做地方官的常常要受理民间诉讼,有些糊涂的官没有仔细思考就相信别人说的话,坏人的诬告在他这里就会行得通。有些官也许没这么糊涂,诬告行不通,但是如果有人天天在耳朵边讲他人的坏话,而且讲得很巧妙,就可能在他那里行得通了。如果这两种情形你都心中有数,在你这里都行不通,这才算见事明白。我们现在做领导的,是不是也可以想想孔子的话,这两种情形在你这里行得通吗?你是个明白的官,还是个糊涂的官?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
解释 “足食”就是使粮食充足,老百姓可以吃得饱,而且有储备粮。“足兵”就是使兵员充足、武备充实,有一支可以打仗、可以保卫国家的军队。“足”本来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及物动词,使动用法。
“民信之矣”,如果从字面上看可以翻译成“人民就信任政府了”,但是联系下文来看应当翻译成“使老百姓信任政府”。如果这样解释,那么推测原文就应当是“令民信之”或“使民信之”,“矣”字是衍文。事实上,《论语》的诸多版本中就有几个在“民信之矣”前面的确有“令”或“使”。[82]
大意 子贡向孔子询问治理国家的事情。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兵员充实,使老百姓信任政府。”子贡说:“万一不能同时兼顾,非得放弃一项,在这三者中首先放弃哪一样呢?”孔子说:“首先放弃充足的武备。”子贡又问:“如果还得放弃一项,在这二者之中放弃哪一样?”孔子说:“放弃充足的粮食。没有充足的粮食,老百姓会饿死。但自古以来人都免不了死亡,如果民众不再信任政府,那么这个政权就立不住了。”
导读 子贡是孔子弟子中聪明仅次于颜回的一个,这一段中的提问很有水平。《论语》中论政的地方不少,这一节大概是最重要的,一直到今天都有它的现实意义,值得当政者认真思考。一个政权即使经济搞得不错,军队也强大,但如果失去了民心,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去了合法性,迟早还是会崩溃。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把诚信看得多么重要,诚信不仅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政的根本。没有诚信,讲话不算数,有法不遵守,政策朝令夕改,这个社会就无法正常运作,人和人也无法正常交往,那么所有其他一切就都会变得没有意义。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12·8
解释 棘子成,卫国大夫。
“质而已矣”,意为有质就够了,“而”是副词,相当于“乃”,即白话文的“就”;“已”,本义是止,引申为结束、完了、够了;“而已”后来变成了一个词,一直用到现在。
“何以文为”,意为要用文做什么呢?其结构不是“何以/文为”,而是“何/以文/为”,其中“为”是动词,“何”是“为”的宾语,因是疑问代词而提前,“以文”是介词“以”加宾语“文”构成的词组,表示动词“为”凭借的手段,作状语。“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按今天说话的逻辑次序应该是“质而已矣,以文为何”。同样的结构在古文中还有一个名句,就是汉朝的大将霍去病讲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文”是文采,在这里主要指礼仪。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句,“夫子之说君子也”是主语,“惜乎”是谓语,因为要强调而倒装。“驷不及舌”句,“驷”是四匹马拉的车子;“不及”,赶不上;“舌”,代指话语,这句话后世说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句,“犹”是犹如的意思,全句是说“文”和“质”一样重要。“鞟”,读kuò(扩),指去掉毛的兽皮。
大意 棘子成说:“君子有好的本质就行了,要文采、礼仪做什么?”子贡说:“先生这样来讲君子,真是可惜啊!一句话说出来可是驷马难追啊。文采、礼仪和好的本质是同样重要的,如果去掉毛,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就一样了。”
导读 这段话讲的道理,其实就是说一个君子要文质相配,做到文质彬彬(参见6·18)。棘子成轻视“文”是不对的,子贡在这里反驳他,道理说得很好,例子却举得不好,使人听起来觉得子贡似乎忽视了“质”的重要性。虎豹和犬羊的区别不仅在于毛色不同,“鞟”也是不一样的。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
解释 “年饥”,年成不好,歉收。“盍”是“何不”的合音,“彻”是古代的一种税收制度,税率是十分之一。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句,“孰与”即“与孰”,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
大意 鲁哀公问有若说:“年成不好,用度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何不实行十分之一的税率呢?”鲁哀公说:“收十分之二的税我还觉得不够,怎么能只收十分之一?”有若回答说:“如果老百姓富足了,您怎么会不富足?如果老百姓不富足,您又怎么会富足?”
导读 孔子及其弟子一贯提倡仁政,屡屡提醒统治者要维护百姓的利益,这一条是最好的例子。有些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动机,要歪曲、批判儒家,说儒家只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好像儒家提倡暴政似的。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12·10
解释 “崇德”,推崇道德,提高道德。“辨惑”,辨别迷惑,去掉迷惑。
“恶之欲其死”,“恶”读wù(误),厌恶。
“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中的诗句[83],程颐说是“错简”即另外一个地方的话误植到这里来(参看16·12),有道理,我这里忽略不译。
大意 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提高道德辨别迷惑,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主干,遵循道义,这样就能提高道德。爱一个人就想他长寿,憎恶起来就想他赶快死掉,又要他长寿,又要他短命,这就是迷惑。”
导读 子张这个人,有点喜欢唱高调,不太踏实(参看19·16),还有点偏激(参看11·18),所以孔子告诫他要诚实,踏踏实实地跟着道义走,同时不要偏激,不要对一个人“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喜欢唱高调的人大多有点偏激,往往走极端,这不合乎孔子主张的中庸原则。子贡曾经拿子张和子夏比较,孔子说子夏“不及”,而子张“过”,子贡以为“过”比“不及”要强,而孔子却告诉子贡“过犹不及”(见11·16),都不合中庸之道。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2·11
解释 齐景公,名杵臼,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
“君君”,君像君的样子,第一个“君”是国君,名词;第二个“君”是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像君一样行事。下面的“臣臣”“父父”“子子”是同样的结构。“信如”,假如真的如此。
“吾得而食诸”句,“得”是得到机会的意思,引申为可能、能够;“诸”是“之乎”的合音。
大意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怎么治理国家,孔子说:“君王要像君王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说得好啊,如果真的君王不像君王的样子,臣子不像臣子的样子,父亲不像父亲的样子,儿子不像儿子的样子,那么就算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
导读 这段话是孔子正名理论用在政治上的具体例子,今天也还适用,我们甚至还可以推广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如果教师不像教师,学生不像学生,厂长不像厂长,工人不像工人,干部不像干部,这个社会还能运转得下去吗?今天中国名实不符的现象非常严重,有时甚至到了指鹿为马的程度。网络上更乱,标题党横行,不实广告触目皆是,有人称之为“语言腐败”,可谓一言中的。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12·12
解释 “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句,“片言”,不是一言片语,而是一方的话,或称“单辞”,两方(原告和被告)的话叫“两辞”。“折狱”,判决案件。“其由也与”,大概只有子路吧,“其……与”表示推测语气,前面见过,“与”读yú(于)。
“子路无宿诺”,杨伯峻说:“这句话与上文有什么逻辑关系,从来没有人说得明白(焦循《论语补疏》的解释也不可信)。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或分此为别章’。”[84]
大意 孔子说:“根据一方的话就可以判决,这恐怕只有子路说的话才行吧。”
子路这个人从来不把诺言拖到第二天才履行。
导读 这句话是孔子赞美子路的诚实。听讼要听两辞而不可根据单辞来判决,根据单辞就可以判决,那大概只有子路讲的话才行,因为子路这个人的诚实是远近闻名的,大家都相信他是不会说假话的。
但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根据单方面的话就加以判决,只有子路会这么做吧。”如果是这样,那就是孔子批评子路莽撞,太容易轻信别人。这种解释至少从字面上是说得通的,不妨两存。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12·13
解释 “讼”,诉讼,打官司,“听讼”,审理诉讼,判案。“无讼”,没有诉讼,即不发生要打官司的事。
大意 孔子说:“审理诉讼,我跟别人差不多,一定要使诉讼的事件不产生才好!”
导读 孔子提倡德治,主张对老百姓进行道德教化:“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认为只用刑罚来管制人民是不够的,如果“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只能做到“民免而无耻”,而不能做到“有耻且格”(2·3)。孔子这个主张,跟我们今天提倡法治并不矛盾。法律的前沿是道德,道德守不住的才要诉诸法律,所以德治是法治的基础。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没有道德的自我约束,一切靠法律来制裁,那么即使法律再完备,诉讼再公正,也是可悲的。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12·14
大意 子张问怎么做官,孔子说:“既然做官就不要对职务厌倦,履行职务的时候要尽心竭力。”
导读 在孔子的弟子中,子张是一个喜欢做官,有点心高气傲,做事不大踏实的人(参看《论语》2·18,11·16,19·15,19·16),所以孔子告诫他要踏实认真。这一条可以与本篇第十条同读。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2·15
解释 大意 导读 均见《雍也篇》第二十七条(6·27)。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12·16
解释 “成”,成全、促成。“反是”,反此。
大意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反过来。”
导读 此语也是千古名言,孔子之前就已经有人讲过,至今也不过时。一个人受人委托,准备提供帮助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这个重要的原则。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特别值得注意,不要只讲朋友义气而不问事情好坏,否则一不小心便会落入小人的境地,甚至成了违法乱纪的帮凶。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2·17
解释 “季康子”,当时鲁国实际上的执政者。“帅”,通“率”,动词,作表率。
大意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如何执政,孔子回答说:“政,就是端正。你用端正给老百姓作表率,谁还敢不端正?”
导读 孔子非常强调领导人的表率作用,领导人自己做好了,才有资格号召别人。今天常说的“打铁还须自身硬”,就是这个道理。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12·18
解释 “患”,担心,担忧。“欲”,贪欲。“赏”,奖励。
大意 季康子担忧盗贼猖獗,向孔子求教。孔子回答说:“如果你自己不贪,那么即使奖励偷窃,老百姓也不会去偷窃的。”
导读 为什么盗贼猖獗?原因就是贪官太多。贪官就是盗贼的榜样。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解释 “杀无道以就有道”,“无道”“有道”就是无道者、有道者,“就”是接近、亲近,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杀掉无道的人,换上有道的人。
“子欲善而民善矣”句,“子”,你;“善”,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行善。
“君子之德风”,是“君子之德者,风也”的简缩,下句结构同。
“草上之风必偃”句,这个“之”是动词,行走、流动的意思。“草上之风”就是草上吹过风。“偃”,卧倒。
大意 季康子向孔子问治理国家的事情,说:“如果杀掉坏人,换上好人,这样可以吗?”孔子回答说:“你治理国家,为什么要用杀人的办法呢?如果你想行善,老百姓自然会跟着你行善。君子的德行是风,老百姓的德行是草,风吹过草上,草自然会倒伏。”
导读 孔子主张仁政,反对滥用暴力,提倡采用教化、感化的态度来治理百姓。杀戮不能止恶,倒常常导致以暴易暴,没有了结。况且好和坏,谁来判定呢?在没有完善法制和司法独立的古代,这完全取决于更高一级当权者的好恶。一个时代的风气,跟统治者的作为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风气要靠有德的当权者来提倡。反之,当权者的腐败也必然导致社会风气的腐败。风行草偃,古今一理。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12·20
解释 “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中的“斯”是副词,有乃,就,才等义。
“何哉,尔所谓达者”是一个倒装句。“尔”,你。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句,“邦”指诸侯国,“家”指卿大夫家,不要理解成今天家庭的家(参看12·2)。“闻”,闻名。
“夫达也者”句,“夫”读fú(扶),发语词,无义。“也者”中的“也”用来舒缓语气,可用可不用。
“虑以下人”句,“虑”,思虑,常常想;“以”在这里实际上是“有以”“有所以”之略;“下”,动词,“低”的意思,“下人”就是“下于人”,“于”字省略了。“虑以下人”就是常常想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如人,应当态度谦卑,所以朱熹以“卑以自牧”来解释这句话的意思[85]。
“色取仁而行违”句,“色”,脸色,引申为外貌、外表;“取仁”,作“仁”的样子;“行违”,行为违背(仁)。
“居之不疑”句,“居”,停留;“之”指“色取仁而行违”的状态;“疑”,迟疑、犹豫。“居之不疑”就是停留在这样的状态里而不迟疑,换句话说就是,这样做还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大意 子张问孔子:“一个士怎样才可以叫作达呢?”孔子说:“你所说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说:“(我说的达就是)一个人无论在诸侯国君那里做事,或是在卿大夫那里做事,都一定有名。”孔子说:“这叫闻,不叫达。所谓达,是指一个人品质正直,而且讲道义,他注意别人的言语和容色,常常想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如别人。这样的人无论在诸侯国那里做事,还是在卿大夫那里做事,都一定得到赏识。所谓闻是指一个人外表装得很仁爱,而行为却违反仁爱,这样做还一点都不知道不对。这种人无论在诸侯国那里做事,还是在卿大夫那里做事,一定都会有名(但却不是达)。”
导读 孔子在这段话里把“闻”和“达”做了区分,“闻”是向外追求,而不向内努力,相当于后世讲的沽名钓誉;“达”是向内努力,而不是只求虚名。其实“闻”和“达”不一定那么对立,真正“达”的人最后也一定会有“闻”。孔子自己也不反对有闻,他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9·23)所以孔子这一段话恐怕也要从因材施教这个角度来理解。子张这个人大概有点求名心切,而向内努力不够,所以孔子才这样区分“闻”“达”以警醒他。不过孔子这话在今天倒不失为一味良药,现在沽名钓誉的人太多,为了追求出名不惜弄虚作假,连学术界都充满了无数水货博士、水货学者,都是一批闻而不达的人。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12·21
解释 “从游”,跟着游玩。“舞雩”,台名,祭天用的,前面出现过(11·26)。
“崇德”,提高道德。“修慝”,减少怨言,“慝”读tè(特),怨言。“辨惑”,辨别迷惑,辨别什么是糊涂事。
“攻其恶”,批评自己的缺点,“其”,仍是物主代词,这里意为“己之”;“恶”,读本音,这里指坏处、毛病、缺点等。
“一朝之忿”,一时的愤怒,偶然的愤怒。
“忘其身,以及其亲”句,“亲”指双亲。注意:这里的“以及”跟白话文的“以及”有渊源,但并不相等,这里的“以”是介词,下面省略了宾语“之”,意思是“因此而”“因而”。“及”的意思是“涉及”,动词。“其亲”是“及”的宾语,不是“忘”的宾语。
大意 樊迟陪侍孔子在舞雩台下游玩,问孔子说:“我想请问怎样提高自己的道德?怎样减少别人的怨恨?怎么辨别什么是糊涂?”孔子说:“问得好!先做事再拿报酬,这样不就提高道德了吗?批判自己的缺点,少讲别人的不是,这样不就可以减少怨恨吗?因为一时的愤怒,忘了自己的身体,因而连累到父母,这不是糊涂吗?”
导读 仍然是因材施教。樊迟这个人大概有点急功近利,有点不劳而获的念头(参看6·22),喜欢批评别人而忘了批评自己,性格又大概有点急躁,发起怒来就忘了一切。朱熹《论语集注》说:“樊迟粗鄙近利,故告之以此三者,皆所以救其失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12·22)
解释 “问知”的“知”,音、义都同“智”,是名词;“知人”的“知”则读本音,就是“知道”的“知”,是动词。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提拔正直的人,把他们放在不正直的人之上,这样不正直的人都会变正直了(参看2·19)。
“向也”的“向”,繁体作“鄉”,读xiàng(项),通“嚮”,过去,刚才[86]。
“见于夫子”的“见”读xiàn(现),意为出现在老师面前,也就是见到老师。
“富哉言乎”,这话含义很丰富呀,倒装句。
“皋陶”,读gāo yáo(高摇),舜时的大法官。“伊尹”,商汤时的宰相。
大意 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就是爱人。”樊迟又问孔子什么是智,孔子说:“智就是知人”。樊迟没有理解透彻。孔子又说:“提拔正直的人,把他们放在不正直的人之上,这样不正直的人都会变正直了。”
樊迟退下来,去见子夏,说:“我刚才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老师说:‘提拔正直的人,把他们放在不正直的人之上,这样不正直的人都会变正直了。’是什么意思呢?”
子夏说:“这话的含义真是丰富呀!舜治理天下的时候,在众人中提拔了皋陶,坏人就被疏远了。商汤治理天下的时候,在众人中提拔了伊尹,坏人就被疏远了。”
导读 这是孔子对“仁”和“知(智)”的最简要的一次解说,但也是最本质的解说。
“仁”这个字由“人”和“二”组成[87],是个会意字,指的是两个人的关系,而不是一个人和一个物的关系,所以在“仁”的造字里面,已经隐含了人和人平等的意思。因为从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人去看,另外一个也是和自己一样的人,所以“仁”的根本含义,用今天最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把人当人看待,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看待。从这个前提出发,自然就会产生爱人、关心人、不把别人当工具、不强加于人等一系列观念。所以孔子说“仁”就是“爱人”,“爱人”是孔子对“仁”的核心定位。
孔子对“智”的解释就是“知人”,说智慧就是懂得人。后世常常把“知人”解释为可以看清一个人的好坏、忠奸、贤愚,这并不错,但却不是孔子的本意,至少不是孔子意思的全部。孔子这里说的“知人”是从更高的层次、更广泛的层次来说的,“知人”就是懂得人性,懂得人的本质,懂得有关人的一切,而不仅仅是懂得个别的人,当然懂得个别的人也包含在内。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对人性的洞察,对人的本质的透彻理解,不达到这个层次,都不能叫作智慧,顶多只能叫聪明。
孔子这句话后来经子贡转述成为:“智者知人,仁者爱人。”[88]因为是四字句,更容易上口,所以比《论语》的原话流传得还广,一般人就把它当作孔子的话,也并不错,因为意思是完全一样的。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12·23
解释 “忠告而善道之”句,“忠”,尽心;“告”,旧读gù(故),劝告;“道”,音、义同“导”(繁体作“導”);“之”,代词,指所结交的朋友。
“无自辱焉”的“无”,音、义同“勿”。
大意 子贡问如何交朋友,孔子说:“尽心地劝告他,用好话来引导他,如果他不听就算了,不要自找侮辱。”
导读 朋友本来就是以道义相聚,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才结为朋友,如果朋友违背了道义,就要加以劝告,否则便没有尽到做朋友的义务。但前提是这个朋友愿意回到道义上来,如果他不听,就说明这个朋友已经不再是朋友,或者本来就不是一个道上的人,那么停止交往就好了,没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如果因此引起他的反感,岂非自取其辱?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12·24
解释 “会”,会合,这里指交往。“辅”,辅助,这里指互相鼓励。
大意 曾子说:“君子以相互切磋学问来结交朋友,通过朋友的相互鼓励来帮助仁德的成长。”
导读 这里的“文”泛指学问、文章等事,君子用这些东西来交朋友,又用朋友来互相勉励,增进仁德。世上有种种朋友,也有种种交友的方式。吃吃喝喝也可以交朋友,打麻将也可以交朋友,搞利益输送也可以交朋友,甚至偷东西、抢银行也可以交朋友。区别在于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想交什么样的朋友,交朋友是为了做什么。曾子这里讲的是君子,君子交朋友的目的是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向更完美的“仁”的境界前进,当然也一起寻求快乐,使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更有品位。如果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那么以学问、文章来结交朋友,大概是最理想的吧。中国传统的书院与私塾、魏晋的清谈与文会、今天民间的读书会,都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