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到北京后,住在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县馆。作为绍兴在京城设立的会馆,原本是来北京应试的人住的公寓。馆内仰蕺堂供奉着汉朝以来越中先贤二百四十人的牌位,大概是为了激励绍兴学子为家乡争光的吧。到京的当日,鲁迅就得到清李慈铭著《越中先贤祠目》一册。鲁迅先住在藤花馆,后因邻室常聚众喧闹扰睡,便移往左右没有邻居的独院补树书屋。这个院子的前边就是仰蕺堂,后边是供奉文昌魁星的希贤阁,相传院里的大槐树上吊死过一个女人。一般人是绝不肯被鬼神包围的,所以这屋里多年没有人居住,僻静得很,然而这对埋头读书写字的鲁迅倒很合适。到北京不久,有来访者记道:“访周豫才君于山会邑馆,遇之。其人静穆……斗室中一榻、一案、一椅。书架上列古书数种,尚足自乐者。”

到北京的第二天,鲁迅就坐着骡车,经过谭嗣同等洒下热血的菜市口,进宣武门,赴教育部报到。教育部设在宣武门内原清政府学部,距绍兴县馆不远。教育部初移北京,每天除签到外基本上无公可办,枯坐终日,极无聊赖,鲁迅便整天看书,很少闲谈,同事们都佩服他看书的恒心。不久,鲁迅被任命为教育部佥事(职责为“承长官之命分掌总务厅及各司事务”),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分管图书馆、博物馆、文艺美术等事项。

这是鲁迅在北京最早的居所,也是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历时七年。绍兴县馆,原名叫“山会邑馆”,是由绍兴府辖的山阴、会稽两县在京做官的人出钱建立,如有同乡举人到京应试,或有同乡官员到京候补都暂住在此。清宣统年间,废除府治,两县合并后改名绍兴县馆

国子监彝伦堂和京师图书馆

教育部颁发给鲁迅的佥事任命状及证章。33.1cm×44.5cm。鲁迅藏。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

教育部全体人员合影。最后排左起第三人为鲁迅。1915年摄。30cm×37.8cm。鲁迅藏。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

教育部鲁迅工作过的房子

1913年2月,鲁迅在《教育部编纂处月刊》发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简要论述了美育的性质、范围、作用和传播方法

鲁迅用过的煤油灯

教育部。原清政府学部,位于今宣武门内教育部街

经鲁迅等多方努力,京师图书馆得以改建。1917年1月26日,新馆在方家胡同开馆,这是开馆纪念合影,第二排左起第五人为鲁迅。24.5cm×29cm。鲁迅藏。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

明代青花寿字大瓷碗。直径25.3cm。鲁迅藏。1923年鲁迅捐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195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调拨给北京鲁迅博物馆

明代“薜晋侯造”湖州铜镜。直径42cm。鲁迅藏。1923年鲁迅捐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195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调拨给北京鲁迅博物馆

1915年9月1日,鲁迅被教育部指派为通俗教育研究会小说股主任。这是教育总长令。27.5cm×56.8cm。鲁迅藏。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

虽然政局混乱,教育部总长更换频频,社会不稳,人心涣散,但鲁迅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还是尽职尽责的。

鲁迅出力较多的是京师图书馆(即今北京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京师图书馆创建于1909年,推翻满清政府后,1912年由教育部接管,具体工作由社会教育司第一科负责。京师图书馆的一系列工作,如调集清代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大批图书,调集直隶(河北)、奉天(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西、云南等省的大批官书,接收热河文津阁藏的《四库全书》,以及图书馆的改组、馆址的迁移、分馆的开设等,均由鲁迅具体负责,多方奔走接洽。后在当时教育部曾有在端门、午门一带设置京师图书馆的打算,鲁迅为此多次到午门实地察看。

1912年8月,鲁迅与同事合拟国徽图案并执笔撰写了《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这是锡质国徽图样,直径4.8cm。鲁迅藏。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

鲁迅为北京大学设计的校徽图案

历史博物馆的筹建也是鲁迅任科长的第一科的任务。馆址选在国子监,筹备处就设立在国子监的“彝伦堂”内,鲁迅经常到这里检查工作。在国子监,鲁迅看到古铜器及石鼓“文多剥落,其一曾剜以为臼”,深为愤慨,后在当天日记写道:“中国人之于古物,大率尔尔。”国子监内存有约八千麻袋明末以来的历史档案材料,被称作“大内档案”,鲁迅奉命整理过一部分。教育总长、次长们拿去看,等到发还的时候,往往比原先要少一点。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中说:“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鲁迅自己对文物是格外珍爱努力守护的。1913年11月20日,历史博物馆送藏品十三种至教育部,借给德国人往莱比锡展览会展出,鲁迅当天日记记:“以其珍重,当守护,回寓取毡二枚,宿于部中……不眠至晓。”鲁迅还将自己收藏的明代铜镜、青瓷蓝花大碗等文物赠送给历史博物馆,以丰富馆内藏品。

在主管文学艺术方面,鲁迅也做了不少工作。如赴天津考察中国早期现代话剧,看了《江北水灾记》后,留下了“勇可嘉而识与技均不足”的意见。如组织筹办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征集作品数十万件,挑选作品,布置展品,历时一月余,从中挑出一百多件送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鲁迅还被指定为通俗教育研究小说股主任,制定审核小说标准和编译小说标准,制定查禁及改良小说条例,组织人员对新旧小说进行调查、审核、编译。在从事实际工作的同时,撰写的文章有《美术略论》《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异域文谈》等,翻译有《艺术赏玩之教育》《儿童之好奇心》《社会教育与趣味》等。这些文章涉及美育的性质、范围、特点、作用和传播方式,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是很看重的。

此外,鲁迅还参与了国歌的选定、国徽的制定,并执笔撰写了《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他还应蔡元培之邀,亲手设计了北京大学校徽图案。这个图案设计得古朴、大气、有力,以人为本,中国最高学府应有的人文精神和教育事业应有的人梯精神尽在其中。

1914年4月间,鲁迅参与筹备、举办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这是展览会闭幕时的合影,最后一排右起第三人为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