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毛泽东原注:

?湖南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回答《毛主席诗词》英译者的解释:

离天三尺三?这是湖南常德的民谣。

诗赋人生

1934年10月,赣南、闽西中央革命根据地领土相继陷落,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终归失败。红军主力被迫突围,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10月16日,红一方面军连同后方机关共8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西进突围,开始长征。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亦随中央军委纵队行动。中央红军西出江西,经湘南入贵州,于1935年1月抵达遵义。西部地区,是山的海洋。红军所经之处,尽是多山地带。千山万山,雄奇峻秀,巍峨多姿。人们在山谷里穿行,在山腰中行走,在山脊上攀登,从山顶上越过。山给行军造成困难,也给红军带来便利。山不仅是毛泽东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依托,也是他展开游击战的主要战场。处于运动中的红军,更可借助崇山峻岭掩护自己,消灭敌人。一生爱山惜山的毛泽东,天天在山里行,峰上过,登越过难以计数的名山、大山、高山、险山,对山有了更亲切的感受,更深刻的认识。他用诗人的眼光审视巍巍群山时,那山便有了诗的灵性。因之,这位“山大王”诗人便留下了咏山佳作《十六字令三首》。这三首咏山词在《诗刊》1957年1月号发表时,无词题,亦无写作时间。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中增补了写作时间“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这三首词作者有手迹两件,亦无标题,第二首中“倒海翻江卷巨澜”的“卷”字有一处手稿曾作“搅”字。

注释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对山的比拟性描写。南宋辛弃疾《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中有句:“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刺破青天锷未残?锷(鄂),刀口,剑锋。横亘黔北的大娄山,海拔千米以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人们对娄山关一带山势地形的描写。而险居山上的娄山关,左右各有一座尖山,像两把尖刀直刺天空,紧紧夹住其窄窄的隘口。在娄山关另侧,还有一座孤峰耸天的点金山。作者的“刺破青天锷未残”句,许是从这里获取的灵感。

拄?支撑。

意会

四十八字,三首小令。尽展群山壮景,本是自己穿越于中的奇异感受。不言山之高,却说它“离天三尺三”。不言山之壮,却说它如在江海翻卷的巨澜。不言山之坚,却说它能拄住欲堕的天。千里行军,尽从山巅过,山腰穿,山里行。山成了力量的象征,山好像奔腾的战马,山又是刺破青天锋刃不卷的巨剑。军事统帅眼中的实际景象,与意欲的幻影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