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五年

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诗赋人生

在杭州时,五云山亦是毛泽东常登的山峰之一。1954年1月29日登此山时,毛泽东在真际寺前与女儿李讷摄影留念。他侧身坐在寺前一把椅子上,手持一枝长约丈余的细竹竿,笑容可掬,率性自然。1954年3月2日,毛泽东在谭震林、谭启龙、柯庆施、公安部长罗瑞卿及卫士张耀祠等人的陪同下,又从钱江果园登上了五云山。登山时,毛泽东精神抖擞,手执一根竹杖,并风趣地称之为他的“第三条腿”。他边走边同随同人员聊天,聊《红楼梦》,聊《西游记》。走到山腰,大家在一个亭子里休息,毛泽东则观看亭中对联。登上五云山后,毛泽东又同随行人员爬过南高峰,并一刻不停地攀上了天笠山。到了天笠山,有一条小路可以下山。但毛泽东却径直踏着杂草,朝灌木丛生的地方走去。走着走着,只见前面荆棘丛生,抢在前面趟路的卫士说:“主席,前面没有路了。”罗瑞卿为安全起见,也说:“主席,我们往回走吧!时间也不早了。”可是,毛泽东仍在兴头上,他将手一摆说:“往前走,没有路我们可以走出一条路来,路是人走出来的嘛。”说着,他迈开双腿,钻进了树林。穿过一片树林,众人随他终于走下山来。这时,天下起了毛毛细雨,夜色亦渐渐变浓。回刘庄的路上,西子湖在闪亮灯光的点缀下,显得格外迷人。

五云山是西湖群山中的第三高峰,近邻钱塘江,据传因有五色彩云萦绕山顶经时不散而得名。毛泽东登临此山,只见远山云雾缠绕,西湖、钱塘江风光如画。近处,四面修竹繁茂,莺语声声传入耳中,令人心醉神怡。在彩云飘游、鸟啼声脆中,他诗兴油然而生,遂以五云山为题吟成七绝一首。

毛泽东的这首诗,留存有三件手迹。诗中的“远接群山近拂堤”句,有一手迹为“远接群山近拂衣”,另一手迹则为“远接遥岑近拂堤”。诗中的“若问杭州何处好”句,有一手迹为“试问杭州何处好”;而“此中听得野莺啼”句,有一手迹为“这里听得鹧鸪啼”。1993年第6期《党的文献》在正式发表该诗时,注明“根据手稿刊印”,但未发表毛泽东的手稿。

注释

野莺?西湖东岸有“西湖十景”之一、亭廊别致、秀木繁荫的公园“柳浪闻莺”。西出涌金门,一眼望去,湖岸尽是密密的垂柳。微风吹来,万树柳丝徐徐摆动,宛若翠浪翻空。在绿荫深处,时而传来呖呖莺啼,清脆悦耳。“柳浪闻莺”即由此得名。

意会

彩云飞渡,隐远山,绕苏堤。更有柳丛深处的莺啼声脆。西湖仙境,处处令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