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到了一封家住北卡罗来纳州芒特艾里的伊迪丝·奥尔雷德夫人的来信,信里写道:
我小时候,特别敏感腼腆。我身体一直很胖,脸颊使我看起来比实际更胖。我的母亲是个非常古板的人,她认为把衣服弄得太漂亮是一件愚蠢的事。她总是说:“紧身衣服容易破,宽松衣服才经穿。”她正是依此来打扮我的。我从不参加任何聚会,从来没有开心的事。上学后,我从不和其他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动,甚至不去上体育课。我害羞得到了一种畸形的程度,总觉得自己跟别人都“不一样”,完全不招人喜欢。
长大后,我嫁给了一个比我年长几岁的男人,但是我并没有改变,我婆家的人都沉稳而自信,他们身上有我学习的一切,可我就是学不会。我努力模仿他们,也总是办不到。他们每次尝试帮我突破自己,却只会适得其反,让我更加封闭。我越来越紧张急躁,不愿意见到任何朋友,甚至门铃声都会让我恐惧。我是一个失败者,我很清楚这一点。我怕丈夫也会察觉,所以每次我们出现在公共场合,我都强作欢颜,甚至做过了头。我知道自己表现得有点过火,事后常会为此难过好几天。最后,我情绪极度低落,甚至觉得自己继续活下去没什么意义,开始想到了自杀。
那么是什么事改变了这位伤心女人的生活呢?只是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奥尔雷德夫人继续道:
随口说出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一生。有一天,我的婆婆谈到她如何教育她的几个子女,她说:“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都要求他们只做真实的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就是这句话起了作用!犹如一道灵光闪现在脑海,我忽然发现,我一直试图把自己套入一个不适合自己的模式中去,从而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一夜之间,我彻底变了!我开始做回我自己。我试着反思自己的个性,认清自己,我研究自己的优点,还尽可能学习有关颜色与款式的知识,穿出自己的品味。我主动结交朋友,加入了一个社团组织——开始只是一个小社团——当他们请我表演一个节目时,我都吓坏了。可我每开一次口,就能增加一点勇气。这是一段相当漫长的过程,但现在我所拥有的快乐,是过去从来不敢想象的。在教育我自己的孩子时,我也总会把我经历苦难才学到的东西告诉他们:“无论发生什么,永远做最真实的自己!”
詹姆斯·高登·基尔凯医生指出,“做真实的自己”这个问题有史以来就已经存在了, “也是全人类的问题。”很多神经、精神和心理方面的疾病,其深层次的根源往往就是不愿意做真实的自己。安杰洛·帕特里就幼儿教育问题写过13本书,而且在各大报纸同期发表过数千篇文章,他曾说过:“一个人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忽视自己的身心条件,渴望成为其他什么人。”
这种希望成为自身以外的其他什么人的想法在好莱坞尤为大行其道。好莱坞著名导演萨姆·伍德曾说,在与那些踌躇满志的年轻演员相处时,最令他头疼的事就是这个问题:让他们做回真实的自己。他们每个人都想成为二流的拉娜·特纳,或者三流的克拉克·盖博。“观众已经受够那种风格了,”山姆·伍德不停地告诫他们,“他们现在想要点儿新鲜的。”
山姆·伍德在导演《万世师表》、《丧钟为谁而鸣》等影片之前,花了几年时间经营房地产,因此培养出了一种销售员的个性。他认为商界的一些原则在电影界也完全适用,模仿别人一点用处都没有,不能甘做学舌的鹦鹉。“经验告诉我,”山姆·伍德说,“要尽快弃用那些装腔作势的演员,这是最安全的做法。”
我最近问过纽约标准-光裕石油公司[4]的人事部主任保罗·博恩顿,人们在求职时犯下的最大错误是什么。他应该知道答案的,因为他曾面试过六万多名求职者,还写过一本《求职六法》。他回答说:“人们求职时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能做真实的自己。他们不是轻轻松松地与你坦诚相对,而是试图给你一些他认为你想听到的答案。”可这种做法一点儿用也没有,因为没有人想招个伪君子,正如没有人愿意接受伪币。
有一位公交车售票员的女儿,费了一番周折才学到了这一点:
她想成为一名歌星,但她的面容却令人不敢恭维,嘴巴太大,还有龅牙。第一次在新泽西的一家夜总会公开演唱时,她总想用上唇遮住牙齿,让自己看起来“魅力四射”。结果如何呢?她大出洋相。这样下去她注定要失败了。
不过,当晚在这家夜总会的一位男士认为她很有歌唱的天分,他很直率地对她说:“你听我说,我一直都在看你的表演,我看得出来你想掩饰什么,你觉得你的牙齿长得很难看。”女孩听了很尴尬,可那个男人继续说道:“牙齿难看又怎么样?难道长了龅牙是什么罪过吗?不要想去掩饰它们,张开嘴来唱,观众看到你不以此为耻,他们会喜欢上你的。”他又犀利地说:“而且,这些你现在引以为耻的龅牙,说不定以后会给你带来财富呢!”
卡丝·戴利接受了那个人的忠告,把牙齿的事情抛在了脑后。从那次以后,她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听众身上。她张大嘴巴,充满**地开怀歌唱,终于成为电影和广播界的顶尖明星,现在其他喜剧明星倒想来模仿她的样子了。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一般人只开发了自己10%的心理潜能,他所指的就是那些从来没有找到自我的人。他写道:“与我们应该达到的境界相比,我们实际上处于半醒状态。我们只利用了自己身心资源的很小一部分。泛泛而言,人们还远没有达到自己的能力极限,我们拥有各式各样的能力,却总是不会善加利用。”
既然你我都有这么多未开发的潜能,又何必浪费时间去担忧自己和他人不一样呢。你在这个世上是独一无二的,自古以来没有一个人和你完全相同,千秋万代之后也不会有人和你一模一样。新兴的遗传学告诉我们,你之所以能成为你,是由你父亲的24条染色体和你母亲的24条染色体组合而成,这48条染色体决定了你的遗传基因。阿姆兰·沙因菲尔德说:“每一条染色体中有数十到数百个基因,任何一个基因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没错,“我们的受造,奇妙可畏”[5]。
即使在你父母相遇并**之后,生下的这个人正好是你的可能性也只有三百万亿分之一!换句话说,即使你又三百万亿个兄弟姐妹,他们也可能都和你不一样。这只是凭空臆断吗?不,这是科学事实。如果你想对此了解更多,请到图书馆借一本名为《遗传和你》的书,作者就是阿姆兰·沙因菲尔德。
我有底气谈“做回真实的自己”这个话题,因为我对此感触颇深。我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代价高昂的痛苦经历教会了我这些。举个例子吧:当我最初从密苏里州的玉米地来到纽约时,上的是美国戏剧艺术学院。我向往成为一位演员。我当时有个自作聪明的想法,认为那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我觉得这个方法简单易行、绝对完美,真搞不懂那些成千上万野心勃勃的家伙怎么会想不到。这个想法就是:我要好好研究当时的著名演员,看看他们是怎么取得成功的,接着我会模仿他们每个人的优点,并把自己变成集各家优点于一身的闪亮之星。多愚蠢啊!多荒谬啊!浪费了几年的生命去模仿别人之后,我这颗来自密苏里的榆木脑袋才终于明白,我只能做我自己,而不可能变成其他任何人。
那样一次惨痛的经验本应该让我吸取终生难忘的教训的,可是没有,我没做到。我实在太愚蠢了,必须得再经历一次才行。几年后,我着手写一本针对商务人士公众演说的书,希望它成为这方面最好的一本。但我又有了和以前当演员一样的愚蠢想法。我准备把很多其他作者的观点都“借”过来,糅合到一本书里,使它无所不包。于是我找来了几十本有关公众演说的书籍,花了一年的时间把他们的思想融入我的书稿中。可最后,我发现自己又做了一回傻瓜。这本拼凑了他人观点的大杂烩牵强而乏味,没有哪个生意人愿意费劲去读完它。所以我把这一年的心血全部丢进废纸篓里,重头再来。这一次,我对自己说:“你只有做回你自己,戴尔·卡耐基,不管你有多少缺点与不足。你不可能成为其他任何人。”于是,我放弃综合别人观点的念头,卷起袖子,做了我最初就该做的那件事:以自身的经验、观察和判断为基础,从一个演说者和演说教师的角度,写成了一本公众演说的教科书。我学到了——希望我能一直学习下去——沃尔特·雷利爵士得到过的教训。(我不是在说把自己的外套扔到烂泥上为女王垫脚的那个沃尔特爵士,我说的是1904年在牛津大学任文学教授的那位沃尔特·雷利爵士。)他说过:“我写不出媲美莎士比亚的作品,但是我可以写一本我自己的书。”
做回你自己,按照美国作曲家欧文·伯林给已故的作曲家乔治·格什温所提的建议去做。伯林和格什温初次相遇时,伯林已经声名鹊起,而格什温却只是个刚刚出道的年轻曲作者,每周在廷潘胡同[6]赚得35美元。伯林很欣赏格什温的才华,就以格什温当时薪水的三倍请他做自己的音乐助理。“但是不要接受这份工作,”伯林建议道,“如果你接受了,你可能会成为一个二流的欧文·伯林;但要是你能继续保持自己的本色,总有一天,你会成为第一流的格什温。”
格什温接受了这个忠告,后来渐渐成长为当时一位重要的美国作曲家。
查理·卓别林、威尔·罗杰斯、玛丽·玛格丽特·麦克布莱德、吉恩·奥特里以及其他无数的人,都需要学习我在本章想要强调的这个教训。他们和我一样,在费了一番周折之后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卓别林最开始拍电影的时候,导演坚持要他模仿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德国戏剧明星,结果一无是处,直到他展现出自己的本色,才渐渐成名。鲍伯·霍普也有类似的经验,他之前很多年都在唱歌跳舞,结果毫无建树;直到他进行插科打诨的本色表演之后,才逐渐走红。威尔·罗杰斯原本在一家杂技团表演转绳节目,很多年都没说过一句话,一直反应平平,后来他发现了自己的幽默特质,于是在转绳中插入连珠妙语,并因此成名。
玛丽·麦克布蕾德刚步入广播界时,曾试着模仿一位爱尔兰戏剧明星,但失败了。后来她展现出自己作为密苏里乡村女孩的本色,一举成为纽约市最红的广播明星之一。
吉恩·奥特里一直想改掉自己的德州口音,把自己打扮得像个城市男孩,还声称自己是纽约人,结果只招来了别人在背后的嘲笑。可是当吉恩·奥特里弹起班卓琴,唱起牛仔的歌谣时,他就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成为电影和广播界最受欢迎的牛仔。
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为此高兴吧!充分利用上天赐予你的一切。归根结底,所有的艺术都带有一点自传性质,你只能唱你自己的歌、画你自己的画。你的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你。无论是好是坏,你都要经营好自己的小花园。无论是好是坏,你都要在生命的交响中演奏好自己的乐章。
爱默生在他的散文《论自助》中说道:
“每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迟早会认识到,嫉妒就是无知,模仿无异于自杀。因为无论好坏,人都必须坚持做回自己。虽然广袤的宇宙充满美好的东西,但只有耕种自己的土地,才能收获自己的玉米。上天赋予人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自己尝试过,才知道这些能力到底能做什么。”
这是爱默生的说法,下面是已故诗人道格拉斯·玛拉赫的表述:
如果不能成为山顶的松树,
就做山谷里的一棵小树,
但要做
溪边最挺拔的一棵
如果不能成为参天大树
就做一片灌木
不能成为灌木,做小草也不错
几许生机装点道路
如果做不了麋鹿
那就
做一条鲈鱼
在湖中欢快畅游
不是人人都能做船长
还得有人做船员
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事无大小都得做完
做不了阳关大道
那就做一条羊肠小径
做不了太阳
又何妨做一颗星星
输赢成败
非尺寸大小所能衡量
做回自我
任**飞扬
调整心态,静享自由,第五条原则就是:
不要模仿他人,发现自己,做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