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需求是发明之母。战争常常是技术突飞猛进的必要条件。战时,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被召集起来,发挥所长,让己方占据战场优势。众多的专家开展交流与合作,促成了一个极其多产的科学环境。虽然他们的眼睛总是盯着奖项,但在这些狂热的科学活动中,可能会诞生一些奇妙的副产品。

彼时欧洲陷入战火,拜一个想要统治欧洲大陆的人所赐,提升火力的任务被摆在科学家们面前。法国化学家贝尔纳·库尔图瓦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在有限的预算和资源下,他取得了一个不仅能让士兵获益,还能让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受惠的成就。

1811年,拿破仑战争席卷了整个欧洲。英国海军封锁了法国,切断了用于制造火药的硝酸钾的供应。因此,制造硝石的家庭手工业在法国兴起。腐烂的粪便和内脏(提供硝酸根)与土壤和灰烬(提供钾离子)混合,用于制取硝石(硝酸钾)。库尔图瓦是位于巴黎郊区的硝石制造商。他决定寻找钾的其他来源,于是选择了海藻,因为它既便宜又丰富。库尔图瓦把海藻放在水中煮沸以提取氯化钾。他实现了主要目标,但实验还产生了一个额外的发现。

有一天,他在海藻提取物的残留物中加入了硫酸,锅里冒出了奇怪的紫色烟雾,库尔图瓦吃了一惊。化学家必备的好奇心让他重复了实验,这一次他捕捉到了紫色的烟雾,并将其浓缩成有金属光泽的黑色晶体。在当时,紫色是一种极其难得的颜色,没有人从某种类似金属的东西中看到过紫色。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结果引发了一场小范围的科学论战,虽然这相比于主战场来说只是一个插曲。

库尔图瓦确信自己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但他缺乏实验条件去证实这一点。于是,他把样品邮寄给其他化学家进行分析。1813年,查尔斯·伯纳德·德索梅斯和尼古拉·克莱门特向法兰西帝国学院提交了他们的调查结果。这种奇怪的物质也被法国人约瑟夫·盖-吕萨克确认为一种新元素,他以希腊语iodes(意为“紫罗兰”)将它命名为碘(Iodine)。

与此同时,英国人汉弗莱·戴维也对碘的样本进行了测试。戴维是一位颇受尊敬的化学家,即使在英法交战期间,他也被允许访问法国,他也证实了这是一种新的元素,并将他的报告发回了伦敦的皇家学会。英国人不知道盖-吕萨克的工作,把发现这种元素的功劳归于了戴维。关于是谁第一个发现碘的争论一直持续到1913年,那时所有人终于承认了盖-吕萨克和库尔图瓦的贡献。接下来,人们几乎花了同样长的时间才认识到碘的好处。

1908年,安东尼奥·格罗斯奇在一次外科手术中使用了碘酊——一种碘的低浓度溶液。这证明碘具有快速杀菌能力。后来,在1912年的意大利-土耳其战争中,它被大规模地用于士兵伤口的消毒。

碘最初在军事上主要用于防御,保护部队免受感染。但它的“进攻能力”在试验的时候和这种元素一样,极不寻常。碘化银晶体已被用于人工降雨。降雨似乎并不危险,也没什么侵略性,但最初这一办法是想把敌人淋个通透,让他们的坦克和部队陷入泥沼。英国人在1949年至1952年间进行了代号为“积雨云行动”的测试。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其中的一次行动导致了1952年8月15日林茅斯的毁灭性大洪水,尽管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今天,碘继续着它的“军事行动”,但对手变成了营养不良和癌症。碘盐被添加到食物中,以预防缺碘导致的出生缺陷和甲状腺肿大,后者在英国被称为“德比颈”,因为德比地区的土壤碘含量低,患者较多。另外,癌症患者还可以服用碘的放射性同位素,它们聚集在甲状腺中,摧毁那里的癌细胞。碘终于在战争与和平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