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项羽坐在中军帐中,吃着早中饭,一种掺杂了枸杞头、野葱花等野菜的面饼。时值冬春粮荒之际,当地人都只吃两顿饭,上午一顿,下午一顿,晚上睡得早,不吃饭。这里虽是江北,也算是南方,主食应以稻为主,但时运不济,连年征战,此刻,若不是虞姬开动脑筋想出来这种“葱油饼子”,那义军也许就要挨饿了。

当然,作为主将,项羽还有酒有肉。酒是当地人自酿的黍(黄米)酒;肉是军士们猎来的狼、野狗、野猪、江鱼。但越是吃着这些野味,项羽就越为大军的粮草发愁。项羽熟读兵法,知道据山为营,易守难攻,居高出击,势如破竹,利大于弊,但必须要有充足的粮草储备做后盾。否则便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功亏一篑。

项羽坐在帐中,正在为粮草发愁。

哨兵突然来报,说山下来了一彪人马。项羽问:“有多少人?

打的什么旗号?”哨兵说:“约有千人之众!未见旗号。”项羽不由一惊,未曾料到秦军来得如此之快!他亲自披挂,带上季布和另外两个副将,来到面北的营门前。只见为首一将,骑在高头大马之上,手执一柄兵器斧,又叫钺(yu=)。项羽知道,这种用来劈砍的长兵器,刃部宽阔,呈半月形,背上有钩,面上有枪刺。

一般刃宽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名曰“天钺”。舞动起来,姿势优美,风格粗犷、豪放,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雄姿,因此又称“开山大斧”。此将威风凛凛,仪表堂堂。然而细看,却见其左脸颊上有一个被烙铁烫上去的“劫”字,疤痕累累,显然受过黥刑。这让项羽想起自己十五岁时随叔父入狱的经历。项羽思忖片刻,突然记起了这个骑在马上的将军就是自己曾在狱中所见的遭受了黥刑的囚犯。于是高声喝问:“阵前将军是何人,敢问尊姓大名,为何似曾遭受黥刑?”

“我乃英布,戴罪之将。九年前,被抓苦役,参与了秦始皇陵的建造,不忍奴役,因反抗而受黥刑,且入狱,后得贵人相助,逃回家乡,从此为解民众于倒悬,聚众山林、泽湖,杀富济贫。

因受秦律被黥,乡邻笑称我为黥布。然,相士说我‘黥刑而侯’。

今闻项将军率部过江抗秦,特率我‘鄱阳军’二千人赶来随军,共赴国难,报仇雪恨,歼灭暴秦。”

“我们被司马欣义士营救出狱,不承想,一晃九年了,今日有幸得见。果然同是天涯沦落人,一见如故分外稔熟!”项羽高兴地说。

英布将军听毕,不由感叹道:“司马欣乃行侠仗义之人,在下也是承蒙他的搭救。此后,便流落江湖,结识好汉,我们真乃天涯沦落人,相见何必曾相识。如今携手报仇雪恨,正好结拜为兄,共赴国难!”

项羽随即命令:“开门迎客,欢迎英布将军入营!”

待英布沐浴更衣后,项羽命重开宴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英布将军先开口问道:“不知项梁将军现在何处?”

项羽答曰:“尚率领义军主力滞留于江东!”

英布又问:“为何不如将军般,涉江而西?”

项羽答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本将正为大部队渡江,筹集粮草而发愁!”项羽说到此,略作停顿,随即话锋一转,为储备粮草之事,急迫地问计于英布:“英布将军乃六邑县人,长据六邑至棠邑一带,袭扰秦军,当知道如何为大军筹得粮草和兵器。”

英布答曰:“此地名为‘江乘’,始皇帝之前,叫作‘越城’‘金陵’,原是春秋时期吴国属地。此地盛产铜、铁等金属,故吴国世代都在此大规模冶炼兵器,并特建冶城,专供冶炼刀、剑之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吴国,在江乘县建起了一座越城。

楚威王时,楚国吞并了越国,楚威王在城下埋置黄金,以压‘王气’。此后,江乘之地被称‘金城’‘金陵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巡游江南抵临此地时,改称此地为江乘,并命人开掘秦淮河,以泄‘王气’。而江北则为‘棠邑’之地,向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远的不说,离此不过四十里地的棠邑县城(今六合程桥),就是秦军屯粮和打造兵器之所在。”

听得此言,项羽不由暗喜,并下决心:不论你棠邑城如何铜墙铁壁,我项羽如今也要将其全部拿下。于是,爽快地对英布说:“本将愿与英布将军合兵一处,速速前往棠邑,将其城中的粮草、兵器拿来为我所用,不知英布将军意下如何?”

黥布咧嘴一笑,脸上的黥印犹如一朵黑牡丹瞬间绽放:“本将早有此意,如今且借项将军的威名,拿城中秦军的鲜血,祭奠我刚刚得到的开山战斧一柄。”

闻得此言,项羽大喜:“吾正有此意,不料与英布将军不谋而合,明日便宜行事。将军意下如何?”

英布道:“一切但凭将军安排。”

英布乃六邑县(今安徽六邑)人,自称为上古皋陶后裔,年轻时因受秦律被黥,故人称“黥布”。与项羽出身不同,英布出身于平民家庭,少时家庭贫苦,以做佣工为生。成年后,有人给他算命,说他“黥刑而侯”。也就是说,英布在受刑后将被封为王侯之爵。几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英布步入壮年,却并没有因为遭受黥刑而封侯。自此,人们每当看到他脸上的刑疤,便会嘲笑他。但黥布一点也不生气,还认为依相士所言,受了黥刑,自己便离功名富贵不远了。所以,他还欣然对那些嘲笑者说道:“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

人们听了英布之言,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后来,英布被送往骊山服刑,骊山当时有刑徒多达七十万众,英布在此服刑时,广结英雄豪杰,后来趁看守秦陵的卫士不备,杀死军卒,带着一帮刑徒逃出了秦陵,前往泽湖做了强盗,专事杀富济贫,被当地官军和富绅视作流寇。

英布造反以后,一直都以打家劫舍为生,所以规模不大,但自吴芮率军加入后,却壮大起来。由于英布骁勇善战,故官军一时也不能把他们剿灭。

吴芮为景德镇浮梁县瑶里人,为春秋吴王之后裔,其祖先乃吴国开国始祖泰伯第二十九世孙。泰伯之二十三世孙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争霸江南,夫差最后被勾践斩杀死于余杭山卑犹亭。吴国灭亡后吴国王子王孙四散避难,到处流落。但勾践既不解当年卧薪尝胆之恨,更惧怕夫差后人报仇,于是就暗中派人觅杀吴王的后人,企图斩草除根。夫差身死国亡,太子鸿和王子徽等分别从皖南越过虎头山,先至峰公山,最后落脚于浮梁之瑶里,并在此繁洐定居。

吴芮少时十分聪颖,祖父对他和弟吴筵也疼爱有加,祖父常常对爱孙们讲述先祖公秦伯爱民如子的开国故事,回忆当年吴国强盛时的富饶,当然也会讲夫差等先祖在历史上所留下的惨痛教训。除此之外,祖父还给小吴芮讲述先祖列王之用兵布阵之法,将吴芮培养成一个武艺超群、见识不凡的青年。

吴芮虽长于山中,但在洞庭湖时结识了好友张良,并多受其教诲。后来,他又见遇到方士徐福,眼界便大开起来。徐福名仪,善于冒险,精通儒、墨、道、兵、医诸家之说,其祖上曾在吴国做过御医之官,并随太子友和太子鸿一起来到瑶里,其后人也一直在此居住。在瑶里,徐福常受吴芮父亲吴申之款待,而吴芮也特别喜欢听徐福讲述天下见闻。对于吴芮、吴筵兄弟,徐福也特别看重,尤其看重吴芮之弟吴筵。吴筵不但武艺超群,箭法精良,且精通医术,颇得人们的赞赏。后来,徐福收吴筵为徒,并带同乡数十个后生离开瑶里。徐福、吴筵他们此去再也没回过家乡。

后来,吴芮听说,吴筵随徐福走遍天下的名山大川,最后受秦始皇委派,带五百童男童女,东渡扶桑,为始皇寻不死之药。

成年之后,吴芮做过县吏,他为官清正,待人宽厚,从不袭扰百姓,在当地很有威望。秦始皇南巡那年二月,百姓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为稳定南方百越地区,秦始皇采纳左相李斯的建议,封吴芮为“鄱君”,让他管理这一带,他既不向秦朝纳税,也不向地方百姓征税。如此一来,吴芮就更深得当地百姓拥护。

在当地乡民支持下,吴芮悄悄组织起一支队伍,并在很短时间就发展至万余,分驻于浮梁各个要道。这支队伍由于军纪严明,很受百姓拥戴。吴母梅氏一向贤惠,其父见天下将要大乱,不赞成儿子做官,只希望他爱护百姓,并要儿子藏兵于民,兴农兴商。

后来,吴芮从队伍中派出骨干,前往四乡发展,其势力发展到北至皖中,东到浙西,西到都昌鄱阳,南到赣闽交界地区。之后,吴芮又带着队伍从水路进入鄱阳湖,并在湖岸建立据点,剿清湖盗土匪,并制订发展民生的计划,开通航运,开发渔产,推广农业,这一地区很快富裕起来,吴芮声名从此大震,人们都亲切称他为“鄱君”。

由于秦朝横征暴敛,使天下百姓民不聊生,鄱阳湖周围百姓更是活无生计,当陈胜、吴广率众于大泽乡揭竿而起后,众多百姓纷纷前来投奔吴芮。

六县人英布自造反之后,一直占山为王,当得知陈胜发展迅猛时,心中十分羡慕,于是也想趁势做大。此时,英布部下已聚有两千余众,公开举起反秦大旗,尔后又乘章邯率军与陈胜、吕臣作战而无暇旁顾之机,突然袭击秦军左、右校,又在清波与秦军交战,几次均大获全胜。从此,英布义军很快也便发展起来。

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一时粮草不足却又使英布忧心起来,只得向吴芮求助。当英布到达鄱阳后,吴芮予以接纳,并将女儿嫁给英布为妻。此后,英布便与吴芮合兵一处,英布引军在外作战,吴芮负责后方供应,珠联璧合,配合得十分默契。接着,英布又率军四处出击,继续向东进发,横扫赣、湘、桂一带,所向披靡,声望大增。

项梁、项羽在江南斩杀会稽郡守起事以后,渡江北上西征的消息传来。在江北、江西游击秦军的各路规模较小的义军队伍,纷纷向项梁、项羽的义军靠拢。消息传至鄱阳,英布与岳父商议一番之后,便带着部队前来与项梁、项羽会合。

英布在投奔项家义军的途中,还碰到了吕青、吕臣父子率领的“苍头军”。吕青为陈郡人。陈胜率军攻占陈县时,其子吕臣投入陈王军中,并被陈王任命为中涓(中涓即君主侍从),负责军队车乘兵马事宜。后来,陈胜率义军被章邯军击败并退至城父时,在杏花村被其车夫庄贾暗害身亡。

庄贾将陈胜杀害以后,便带着陈胜首级投奔章邯,当时章邯正欲引军北上,所以就命庄贾留守陈县。陈胜部将吕臣得知陈胜被庄贾谋害后伺机报仇。章邯引军北上以后,吕臣趁庄贾不备,率军突袭陈县,并将庄贾擒拿杀死,为陈胜报了仇。当时,吕臣义军重举起义大旗后,均头束青巾,故被称为“苍头军”但吕臣义军毕竟势单力薄,旋即又被章邯部将击败,不得不退出陈县,与父亲吕青一道投奔项梁义军,路上正好碰到英布。

英布道明自己的去向后,吕青、吕臣父子便让英布,向项梁、项羽代为转达其合军一处,联合抗秦的诚意。

项羽久闻英布大名,九年前栎阳一别,便未再谋面。如今,竟是不期而遇,项羽与英布俱欢喜。项羽见英布如今出落得威风凛凛,仪表堂堂,俨然一员良将,心中便不由暗赞道:得英布英雄,又何愁棠邑不克,暴秦不灭!

翌日一早,项羽和英布率领轻骑千人开拔,傍晚时分便来到了棠邑县城外。

英布因常在六邑与棠邑一带聚众山林好汉,故对棠邑县城十分熟稔,并对城中秦军粮草的储备情况、打造的兵器数量也略知一二。也派细作对城中秦军守备的情况打听得一清二楚。

英布道:“可偷袭棠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抢夺粮草、兵器。”

项羽道:“棠邑守军千人而已,英布将军城中又有内应,索性正面强攻,破之城门,里应外合,一举歼灭,扬我义军威名。”

言毕,一人一骑奔至城下,冲着城楼大喊:“守城秦兵,速来受死。”

那秦军主将见尘土满天,一队人马似天神降临,约千人城下列队,杀气腾腾,让人心惊。只见一员小将,单人匹马前来挑战,于是令一偏将虚开城门迎战。

那偏将不知项羽厉害,忽剌剌一骑冲到城外。项羽便策马迎将上去,那偏将尚未问话,项羽便高举方天画戟,当头劈下。那偏将大惊,急举矛过首以格挡。不承想,“咔嚓”一声,那矛不敌项羽神力,应声而断,且戟刃锋利而下,一戟便将那偏将劈作两半。

项羽横戟立马,大呼:“还有哪个不怕死的,再出城一战。”

城中主将见状大惊,来将如此凶猛,如何能敌。城中一将乃秦朝大将军蒙恬的侄儿,名叫蒙深,见手下偏将只一招便被劈于马下,睚眦欲裂,不待主将发话,愤然跃马冲出城。“反贼从何而来,杀吾爱将,本将定将你碎尸万段!”

项羽也不答话,只挥戟杀将过去。

蒙深手使一口大刀,刀法精妙,上下翻飞,泼水不进。奈何刀法再精妙,也架不住项羽的画戟。没几个回合,便抵不住,乱了刀法,也被项羽一戟刺于马下。

城中主将大骇,急呼:“来将不可敌,速闭城门。”千斤城门随之合闭。主将命高挂免战牌,不准出战。

英布见项羽如此神勇,心中更为叹服。于是遣兵卒,欲用破城木撞开城门。轰门之声大作,城门岿然不动。此时城上箭弩齐发,一时间,靠近城门的义军兵士纷纷倒地。

项羽见状大怒,挥戟拨开箭矢,奔至城门前,大呼一声:“吾来破门。”抢过千斤破城木,运起神力,直朝那城门撞去。一时间木屑横飞,声震云天。

只十来下,那城门便晃动不止。“给我让开!”只听项羽一声大喝,奋力一击,那城门轰然倒地。

英布一声大喝:“众将随我进城。”

城中秦兵见项羽如此神勇,早吓得心惊胆寒,哪有抵抗之力。

加之英布亦勇猛无比,身先士卒,一柄开山大斧直砍得秦兵哭爹喊娘,避之不及。大将如此,兵卒深受鼓舞,皆勇猛杀敌。只用一个时辰,便全歼秦军。

战毕,英布命人寻来城中的大户乡绅及寻常百姓,亮出义军的威名,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抗暴反秦,棠邑举事!吾今随义军举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随我者,便是我英布的兄长,请受我一拜!”

棠邑城中的百姓本就敬重英布,而今英布夺了县城,杀了秦朝的狗官,为百姓报了仇,岂有不响应的道理。于是,棠邑百姓出人出力,为义军备好车马,将城中秦军的屯粮和兵器,装车出城,让项羽义军载回大营。英布则留守棠邑,以为策应。

棠邑一战,项羽义军既操练了兵马,检验了“江东子弟兵”

的作战能力,又解决了冬春的粮草问题,更为迎大军渡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