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巢湖水寨中,一员青年将领奔跑着向聚义堂中的众人宣布道。
身为头领的廖永安从主位上站起身来,整了整衣领,便对众人从容地说道:“走吧!”大伙随即跟在廖永安身后出了聚义堂大门,迎接徐达、冯国用一行人的到来。
互相坐定之后,廖永安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又就麾下众将向来宾分别做了介绍。他首先指着一个威猛的汉子道:“这位是赵普胜赵师叔!”
“想必正是江湖人称‘双刀赵云’的那位英雄了,久仰!”徐达拱手道。
对于来客能够晓得自己的威名,赵普胜非常得意,他本是彭莹玉、徐寿辉的手下,只因受到元军围追堵截,走投无路之下才携李普胜等人来到巢湖。由于廖永安等人也是白莲教众,且是彭和尚女弟子金花娘子的弟子,因此按照辈分来讲,廖永安等人还要称呼赵、李两位“普”字辈一声“师叔”。
“这位是李普胜李师叔!这位是张德胜!这位是俞廷玉俞世伯,这是俞家三位郎君通海、通源、通渊!这位是家兄永坚,这位是舍弟永忠!”廖永安又一一介绍道。
徐达和冯国用也分别做了自我介绍,通过细心观察,冯国用注意到这帮人里面果然颇多俊杰。除了赵普胜是个万人敌,作为头领的廖永安开明豁达,绝非俗流;更有那俞家长公子,看上去与元璋和国胜年纪差不多,但他行止从容、谈吐有度,分明不是凡类;更有那廖永忠,虽然才十七八岁的年纪,却是龙驹凤雏一般,举手投足皆有可观,令人不容小视。后来冯国用才知道,原来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金花娘子颇有些识见,她虽不是男儿身,却意识到要想成就一番大业,非得多读书、多亲近有识之士不可,所以常常规劝弟子们勤奋向学。
徐达开门见山道:“此番朱副帅派我徐某来,就是想看看我们彼此可否有携手的良缘,如今我等也是红巾军了,虽然与尔等分处东、西,但应该彼此相助。朱副帅晓得贵寨近来颇受那庐州老左挤迫,日子不太好过,他原本可以出手相助,只是碍于早些年曾与老左盟誓,互不攻伐,所以不好直接与老左为敌!”
廖永安皱了皱眉头,道:“明人不说暗话,眼下我等确实被那老左逼迫得不行,眼看这水寨朝夕难保,着实不太好过,尤其是这吃饭问题,更是迫在眉睫!老左乃是一诡诈、反复之人,来日他若得势,必定不会谨守誓约,这一点我等最清楚不过了!不过朱公乃是堂堂君子,自然不会先背弃誓约,但如果由朱公出面,说动老左不要相煎太急,那就再好不过了!”
冯国用直了直身子,道:“这个恐怕很难,这更像你们的家事,外人若置喙,倒显得别有所图!”
年约五十的俞廷玉笑着插言道:“冯先生所言极是,看来这巢湖水寨我等是待不下去了。”他的言外之意显然就是希望投靠朱部。
廖永安听出了俞廷玉的意思,笑道:“如果我等有朱公的英明神武,定然可破老左!”显然他也已经有意投靠朱部,只是还要听听众人的意见。
闻听此言,赵普胜有些不以为然道:“要说对付老左,也不是没有办法。而今我天完国复起,三月里大军攻破了襄阳重镇,虽然官军旋即将其收复,但我天完国已是势不可挡。倪文俊部已经在近日拿下荆州重镇,眼下大军正在围攻武昌、汉阳,不日必定会有捷报传来!老左投靠元廷,他的死期就快到了!”
李普胜在一旁附和道:“是啊,那倪蛮子都是水师,我等何不派人去向他请援?”他的意思其实是想前去投靠徐寿辉或倪文俊等人,徐寿辉也本是他与赵普胜的旧主。
“二位师叔之言差矣,别的先不说,仅说那重镇安庆,从至正十二年到如今,三年以来被攻打过多次,至今岿然不动。倪文俊水师就是真有心来助我,也得等拿下安庆再说吧,再说那庐州坚城岂是容易破的?除非我等离开巢湖这是非之地!”俞通海的态度很坚决,他是绝不赞成投靠徐寿辉等人的,一来是信不过他们的能力,二来是巢湖距离湖广太远,一路上也不安全。
问题越发挑明了,徐达也听出了众人的意思,他只得笑道:“君子不夺人所爱,也不强按牛头,今日话到这里,不妨先向各位透露一点,其实我们朱副帅是有心南渡攻取集庆路的,这样也就不用担心庐州的威胁了!”
“那是打了就回呢,还是一去不回呢?”廖永忠好奇地问道。
徐达生怕走漏消息,也担心巢湖水寨众人中有不同意南下发展的,所以谨慎地答道:“到时视情况而定,也看众人的意思吧!”
“好啊!江南富庶,值得一往!”廖永安说道。
“那蛮子海牙的水师是吃素的吗?”赵普胜大声说道。
廖永忠这个愣小伙似乎很不服气这位师叔,他忙站起来反驳道:“听说那张九四兄弟已经拿下了常熟,他们可不是飞渡吧!”那赵普胜居然被问住了,看来他早就领教过了廖永忠的厉害。
众人又谈论了一会儿,廖永安最后说道:“这样吧,我等先送二位回去,给我等十天时间,容我等细细商议过了,无论结果如何,我等再选派一员代表去正式拜见朱公,当面说明详细情形,可好?”
徐达、冯国用表示首肯,用过饭后,俞通海又领着两人参观了一番巢湖水军的操练情形。
两人见巢湖将士在操练时一丝不苟,颇有法度,又见其操舟进退裕如,显见是平日点滴之功!面对偌大的一个巢湖水寨,徐达不禁赞叹道:“昔日周公瑾在玄湖训练水军,想其规模和气象也不过如此!”
冯国用也在心里暗暗称奇,于是小声附和道:“此中必有高人啊,若为我用,不啻如虎添翼!”
歇息一晚后,徐达、冯国用一行人便赶回了历阳。通过这番考察,两人在心里已经非常希望能够收服廖永安等人(哪怕只是一部分人),如此一来,南渡就多了几成胜算。
巢湖水寨内部立即进行了长达三天的磋商会议,由于在巢湖内已经无法立足,所以廖永安等人都同意归附朱元璋;经过一番权衡,赵普胜、李普胜二人为化解眼下的危机,只好决定不妨先依附了朱元璋再说。经过一番推选和毛遂自荐,大伙决定派俞通海前往历阳,请求朱部发兵前来接应,以防左君弼乘机偷袭。
俞通海来过历阳又离开后,洞见隐微的元璋便对徐达等人说道:“我看他们还是有些三心二意、不情不愿,不如这事先缓一缓再说!非得让他们跪下来求咱们才好!”
徐达无奈道:“别的人都还好,就是那‘双刀赵云’和‘李扒头’,他们二人本是徐寿辉旧部,恐怕是个祸患!缓一缓也好。”李普胜绰号“李扒头”。
过了十几天,左君弼再次率军攻打巢湖水寨,由于寡不敌众,加上吃不饱饭,水寨方面损失不小。
廖永安觉得长此以往终究不是办法,便私下询问三弟道:“永忠啊,如今我等还是略处下风,你看还能不能再想法子提高一下战力!你一向喜欢阅览史书和兵书,你不如再看看,是不是有水战方面的兵书可资借鉴呢?”
还未全然脱去少年之气的廖永忠感叹了一声,道:“水战方面的兵书着实难寻,就是真有,恐怕也是远水不救近火!何况武穆说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今我们还是只能从实战中摸索办法。那老左本就是个老奸巨猾之徒,其兵力又是我等数倍,再加我等如今才刚刚显露头角,仓促之间着实不易应对!”
“唉!说来说去,还是只有投奔历阳一途啊!”廖永安感叹道。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二哥何必垂头丧气呢!就我所知,那朱元璋为政颇为仁德,乃成大事之气象,其用兵又是神鬼难测,真是令人大喜过望,也许天命正在此人呢!我们若跟了他,也许真的会创出一个大好局面来,我们兄弟跻身云台也未可知呢!”廖永忠略一笑道。
“哈哈,但愿如此吧!”
廖永安只好再次命俞通海前往历阳催促,元璋只得推说道:“只因刻下事务繁忙,一时无法脱身,望尔等体谅!”
俞通海只好单膝跪地,求告道:“朱公!我等是真心来投,请您明鉴!若有三心二意,下世不再为人!”
通过两次交谈,元璋已经发觉俞通海是一个文武兼得的贤才,而且也是忠义之辈,他的话元璋是相信的,因此他扶起俞通海道:“不是咱信不过你,刻下着实事务繁多,仅编练水军一事便已焦头烂额,众人实在多有不方便之处!我等此番前往巢湖接应尔等,一要防备老左派兵偷袭,二要防备蛮子海牙的水师截击,不出动大兵,便没有十成的把握!通海,你回去跟大伙说说,务必再多等几天!”
俞通海只好悻悻地回到了巢湖,他私下对廖永安说道:“必是朱公对我等放心不下,担心我等朝三暮四,您看如何是好?”
廖永安叹气道:“唉!当初收留赵、李两位本是为了壮大水寨计,不承想今日反让二人成了累赘,必是朱公信不过这二人!如果我等轻弃了他们,也有失道义……不如这样,我们就明敲暗打,务必让赵、李两位知难而退,他们冒险去投奔旧主也好,去投奔那倪蛮子也好,都随他们!总之,不能再混在咱们队伍里了!”
“也只有这样了,他二人辈分也高,原本在咱们这里就不相宜!”俞通海道。
经过元璋两次的有意拖延,赵普胜发觉他果然是个厉害角色,想来在他手下必不能来去自如,又经过廖永安、俞通海等人的暗示,赵普胜终于悄悄打定了冒险出走的主意。李普胜犹犹豫豫,想留又担心受制于人,想走又怕路上不安全,只好准备到时随机应变。
众人都在写有“若怀异心,神人共戮”的投诚书上签下了名字。行色匆匆的俞通海第三次来到了历阳,把投诚书正式交给了元璋。元璋私下对徐达等人兴奋地说道:“这一次咱心里总算有底了,大事可期了!”
元璋于是亲率大军前往巢湖与廖永安等相会,并顺便派人观察了一下水道,看看船队如何去往历阳。他见过巢湖水寨的各位主要头领后,便对英果不凡、略显稚嫩的廖永忠笑问道:“你小小年纪,也想在沙场上博取富贵吗?”
“朱公,您别看舍弟年纪小,可是精通韬略,已是不才须臾不可离的膀臂呢!这几番危难中击退老左,多是他与通海谋划之功!”廖永安笑道。
对于元璋的问题,廖永忠正色回答道:“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方是吾之所愿!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a,也希望后世文人、渔樵佳话都能提一提我等,就如东坡先生追念我那舒城老乡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说着,他弓了半个身子向元璋一拱手。
廖永忠平素喜读《史记》和《三国志》,他的偶像本是韩信,不仅是因为韩信的出身像自己一样低微,也在于韩信的用兵之神、功绩之大、地位之高!但因为韩信的遭际过于敏感,平常廖永忠便称李靖等人,或他的老乡周瑜,才是自己的偶像。
a 此话虽然出自明朝编著的《增广贤文》,但作者摘录的大多是民间格言俗语,根据情节需要,这里就假定当时已经有这话在四处流传了。
廖永忠此话一出,惊得元璋有些坐立不住,没想到竟有这般追求的人!以往只是听闻史书上好像有这类人(如邓禹在初见刘秀时说过“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他不禁若有所思。先前冯国用将廖老三视同“神骏”,自己还有点怀疑,如今才深以为然,他开始对廖永忠刮目相看了。
元璋忙笑道:“哈哈,果然是有文韬武略的!有志气,只愿咱不负你,你也不负咱!将来你我也或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之日啊,厕身云台,图画凌烟阁,我等一同奋争吧!”
要想从巢湖去往历阳,就得绕行长江水道,但麻烦的是,当时铜城闸、马场河等重要隘口,都已被元廷的江浙行省御史中丞蛮子海牙的水寨扼守,只有一处较为安全的小港可通历阳,可是吃水太浅,大船恐怕难以通行。
“看来只有硬闯了,吩咐下去,叫将士们做好准备吧!”元璋对徐达、廖永安等人说道。
廖永安有些紧张道:“铜城闸、马场河等处隘口都备有火炮,从那里通过太危险了,不到万不得已,我等还是尽量避开这些地方为好!”
“好吧,那就先等几天,如今正值雨季,希望老天爷多帮帮咱!”元璋表示道。
几天后,果然下了大雨,而且竟一连下了十多天。倾盆大雨致使川谷流溢,连平时不能走船的地段都积水至丈余。元璋越发相信自己已得天助,当即大喜道:“天命已在我等,出发吧!”
如此,巢湖水军的船只便以整齐的队形鱼贯而出,场面极为壮观。中途到达黄墩的时候,“双刀赵云”却领着所部不见了踪影。李普胜也有点动了心,经过一番权衡,他最终决定前去追随赵普胜,他对麾下解释道:“我等根基在湖广,还是别到江浙去了!近日江水泛滥,也许我等可以闯过长江上游各关隘,不如冒险一试!”
可是由于错过了最佳时机,李普胜一行人被拦了下来,为了杀鸡儆猴,元璋最终将李普胜五花大绑,捆上石头沉到了水里,至此巢湖一帮人众就更不敢不听命于元璋了。船队最终顺利到达历阳地界,并举行了正式的归降仪式。
望着逐渐壮大的队伍,元璋也越发踌躇满志,他忍不住对徐达笑道:“天德,如今我等的家底越发厚实了,想不做大买卖也不成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