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paraphrasing)是用你自己的话,重述你接收到说话者所传递的信息。你可能会想:“为什么我会想重述别人已经说过的话?”试着思考以下这段简单的对话:

“我们来计划一下下周末吧。”

“所以你想聊聊下星期六的计划?”

“不是,我是指我们现在应该检查日程表,看看我们是

否有空去看星期天的球赛。”

经由复述,倾听者能够得知说话者希望现在就计划,而不是日后,并且“周末”指的是星期日,而不是星期六。请注意倾听者是“复述”而不是重复信息。在有效的复述中,你用你自己的话来重申你认为说话者所描述的事情,来确认你所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容。这一行为的关键是你要做的是“复述”而不是“鹦鹉学舌”。如果你只是逐字地重复说话者的话语,你听起来会有些愚蠢,最终还可能无法理解对方所说的话。

复述语句的类型

以自然的方式来复述他人的信息,其实是一个不容易掌握的技巧。以下是三种入门方法:

1.改变说话者的措辞。

说话者:“双语教育只不过是光说不做的自由主义者的另一个失败想法。”

复述者:“你看我理解得对不对,你很愤怒是因为你觉得双语教育听起来很棒,但实际上却没什么作用?”

2.举出一个例子,表明你接收到了说话者的内容。当说话者做了抽象的陈述时,你可以提供一至两个特定的例子,来确认你的理解是正确的。

说话者:“李是一个浑蛋,我不敢相信他昨晚的举动!”

复述者:“你觉得他说的那些玩笑话很没礼貌对吧?”

3.反映出说话者言谈中的潜在寓意。当你想要总结对方贯穿谈话的主题时,则可以进行完整或部分的知觉检核。

说话者:“晚上注意安全。”

复述者:“听起来你很担心我将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我说的对吗?”

复述之所以有助于倾听,有几个原因。第一,正如之前案例所示,复述能够让你知道你所接收到的信息是否符合说话者的本意。第二,复述,如同问话一般,通常会从说话者这一方获取更多的信息(事实上,一个好的复述通常会以“这是你的意思吗”之类的问话做结尾)。第三,复述是化解激烈辩论的理想方式,当对话冲突加剧时,经常是因为参与的人认为他们的声音没有被听到,与其使冲突持续升温,不如尝试复述他人的话:“好吧,让我确定我理解了你的意思,听起来你很在意……”复述通常会缩短防卫性循环,因为它让对方知道你的确参与到对话中。基于这些原因,我们通常会对用心复述信息之人,感到格外亲切。

复述事实信息

在个人或职场沟通中,归纳事实、数据和细节都很重要。“我们已经达成共识,接下来几天的时间,我们将会考虑一下今天讨论出的各种选项,并在周二做出决定,对吗”,这可能是对一次商务午餐做出总结的有效方式。最好是使用提问的语调,以便倾听者可以确保信息有被接收。有时候,甚至是个人话题都应该先从事实层面处理:“所以,你的主要困扰是,我们的朋友占用了你家前面所有的停车位,是吗?”当你被攻击时,要保持这种“中立”的回应可能很困难,但它有助于在你做出反应之前先厘清事实。在你按照“你所接收到对方说的话”采取行动之前,先复述对方的指令、说明和决定,会是一个好主意。

复述个人信息

复述事实信息相对容易,复述个人信息,则需要你用敏锐的耳朵来倾听他人的想法、感受和需求。“潜在信息”(underlying message)经常是比较重要的信息,而有效的倾听者会致力于反映出,他们在这个阶段听到了什么。倾听思想、感受和需要,可以标定出认知(理性)、情感(情绪)和行为(欲望行动)三种人类经验的范畴。阅读以下这段话,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并从这段信息中找出三个组成元素:

玛利亚一整周几乎都不在家——她一直忙于工作,她吃晚饭都只预留刚刚好的时间,然后继续埋头写代码,直到上床睡觉。然后,她今天告诉我,星期六要和一些高中同学见面,我想我们的蜜月期已经结束了。

说话者在想什么、感觉到什么,以及在期待什么?复述能够协助你找到解答,以下是两种可能的答案。

“你听起来不太开心(感觉),因为你觉得玛利亚忽略了你(想法),而你希望她多花一些时间陪你(需求)。”

“所以,你很失望(感觉)。因为你希望玛利亚改变(需求),但是你觉得很无助,因为你们对事情的安排有不同的先后顺序(想法)。”

意识到这两种答案可能都不是正确的,同时你可能指认出另一套完全不同的“想法—感觉—需求”的组合:这些例子很好地展示了面对相同的信息,我们会给出不同的解释,这个事实更加确认了复述的价值。

你的复述不需要和上述举例一样长,把其他倾听回应综合在复述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有时候,你只需反映出一至两种“想法—感觉—需求”中的元素,关键是提供适合情境的回应,并以有助于倾听的方式提供反馈,因为复述是回应方式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所以一开始你可能会感到有点陌生。研究显示多在假想情境中联系复述,可以帮助你在实际对话中给出更有效率的回应。假如你多加使用复述型回应,并增加此种类型的回应频率,你就会体会到这个方法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