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十八岁时,我已经学过法语和德语,还学过一些意大利语,但我感觉自己还是非常缺乏一些必要的教育,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对于阅读,我狂热地迷恋。我的好奇心异常强烈,我不仅会用心阅读关于普罗旺斯诗歌的专著以及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而且就连关于某个不起眼的小国的历史图书,甚至一个牛仔的回忆录,我都会细细地去品味。我想这样的阅读经历使我具备了各方面的一些基本常识,而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小说家所必须的。我们确实不知道究竟哪些知识会在小说写作中用得到。

当年,我经常会把自己读过的东西列一个单子,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其中一些。下面是我在两个月内的阅读经历,我这是完全由自己记录下来的,当然不会特别精确。书单上显示,我读了三个莎士比亚的剧本、两卷蒙森(Mommsen)的《罗马史》、多半本郎森(Lanson)的《法国文学史》、两三本小说、几本法语经典著作、几本科普图书以及一个易卜生的剧本。我当时就像一个勤勤恳恳的学徒。在圣托马斯医院实习时,我系统地阅读了英语、法语、意大利和拉丁文学。我读了很多历史类书籍,很多科普类图书以及一些哲学著作。我强烈的好奇心也会带来一些弊端,比如我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来进行阅读,却很少去抽出时间来反思自己读过的东西,而且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一本书还没有读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另一本。

阅读就像是去各地探险一样,每当我拿起一本名著的时候,心里就会特别兴奋,就像一个年轻人走向球场,或者一个漂亮姑娘去参加盛大的舞会。不时有记者想从我口中搞到一些可以爆料的东西,他们会问我人生中有哪些时刻会让我感觉最为兴奋,我会告诉他们:当我开始阅读歌德的《浮士德》的时候。也许有人会认为我在假装高雅,但实际上,说这话的时候我一点儿都不觉得难为情,我从来没有忘掉过那种兴奋的感觉,即使现在读到一本好书也会让我血脉贲张,兴奋异常。对我来说,阅读绝不是一种任务或者一种负担,它是我最好的休闲方式,就像别人随意闲谈或者打牌一样。而且还不仅如此,读书是我生活中的必需品,如果有一段时间我无书可读或者抽不出时间来读书,那我就会像瘾君子得不到毒品一样痛苦万分,百般抓狂。如果身边实在无书可读的话,我甚至会随手拿起一张产品目录或者广告细细地读上一番。当然这明显是一种饥不择食,但我必须承认我当年就是这样子。我曾多次盯着陆海军商店的价目表发呆,或者是二手书的书目,甚至火车时刻表,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而且一点儿也不觉得枯燥,还饶有兴致。你可能会感觉不可思议,但是我从这些东西里可以嗅到浪漫的气息,有时候盯着它们看比读小说还要过瘾。

后来我意识到,时光在无情地流逝,而我不能把有限的时间全都花费到阅读上。生活也是一本形象而具体的书,有时我需要忍痛放下自己钟爱的图书,开始关注当下真实的生活。与阅读相比,我同样喜欢真实的生活世界,这其中有两点原因:首先,我必须获取足够的生活经验,这样才可以在动笔时言之有物;其次,生活体验本身也非常值得珍惜。我是一名作家,这当然不假,但我不想仅仅只是一名作家。我为自己设计的生活蓝图要求自己最大限度地介入生活,体会人生不同阶段不同境遇的酸甜苦辣。作为人类所能体会到的一切悲欢,我都要体会一遍,而且不仅仅是在理性层面上,精神层面的体会将更为诱人。在各种人际交往中,在各种日常活动中,一切的一切我都要体会一遍,不管是饮食男女,各种奢侈的生活方式,体育与运动,文学与艺术,还有或远或近的旅行。你想的没有错,我就是这样贪得无厌。但必须也要承认,这样大范围的深度介入生活需要极好的体力与脑力,于是作为每次冒险之后的小憩,我都会拿起手边心爱的书或者与身边亲近的人开始闲谈。

尽管我也可以称得上博览群书,但我依然认为自己不会读书,我读书速度很慢,而且还不懂得如何快速浏览,一旦拿起一本书来我就很难将它放下,一定要把它读完。其实刚读几页我就已经发现,这书写得很烂,或者完全不合我的胃口,与大多数人相反,许多人很难举出几本自己真正从头到尾通读过的书,而我呢,掰着手指头数也数不出几本我没有读完的书。另外还有一点:绝大多数的书籍我都只读一遍。这样就没有了温故而知新的体验,其实我心里跟明镜似的,书只读一遍完全不能获取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我感觉自己已经在这一遍之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了,尽管在这其中忘掉了很多细节,我还是欺骗自己,认为自己的收获还是蛮大的。我认识很多人,他们喜欢一遍又一遍地不断重读同一本书,但我觉得他们只是在用眼睛读,而完全感受不到书中的精髓。这就像是一种机械式的训练,就像是藏族佛教徒在不断旋转自己的经筒。当然这个也没有太多的坏处,不过你也不要指望从中得到多少学识或者心智方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