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在尼罗河的游艇上向罗斯福汇报的时候,波特诺上校已经带领着38师112团,沿着当年22师从野人山退下来的道路迅速向前推进。在他们身后紧随的是皮尔逊将军率领的筑路大军,一条简易公路在崇山峻岭当中开始修建,38师的部队一路上没有受到什么阻击就到达了预定地区,因为有克钦人作向导,加之事先侦察比较准确,部队尽可能避免了与日军前哨接触。

波特诺是按照史迪威的命令行动的,可是英帕尔方面的英国军队却仍旧按兵不动,孙立人担心孤军深入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立即电令112团停止前进,在英国军队发动进攻之前原地待命。

波特诺立即找到孙立人,孙立人十分坚决地回答:“在英国人没有发动进攻以前,我们不能再往前走,那前面正好一片坟墓。”

波特诺坚持认为部队在到达猛关之前是不会遇到日军的阻挡的,如果在这山中拖延的时间越长,越容易为日军所发现,将为前出至猛关以北的战斗带来不利。

孙立人不愿让自己的部队陷入22师曾经有过的那种局面,指出在没有得到蒋介石的命令以前,将一步也不移动,至少要得到史迪威将军的具体指示。

蒋介石在开罗接到重庆拍来的电报,得知孙立人的部队已经出动了,他在屋里急得团团转,这里连英国人水陆夹击的具体许诺都没有得到,可那边居然开始了贸然的军事行动,而且是军事上最忌讳的孤军深入。他马上把史迪威和马歇尔叫到自己的别墅里来,指出目前他正在讨取英国人的保证,在英国人没有明确的态度和行动以前,就把部队开往野人山地区,是一种极为冒险的行为,必须立即停止。

史迪威则认为目前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积极向前推进,对日后的反攻是会有利的,同时也是以具体的行动敦促英国人早日投入战斗,这会使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更主动。

马歇尔告诉蒋介石,他认为史迪威的做法是可行的,陆军部方面将很快把美国军队投入该地区的作战,同时要求蒋介石在驻印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之后,云南方面的部队也要迅速强渡怒江,向密支那方面压迫。

蒋介石坚持这些都要取决于这次会议的实际结果,取决于英国人的海陆两栖行动能否尽快实现。

蒋介石向马歇尔提出了派人参加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要求,马歇尔答应在讨论有关中国方面事务的时候接纳中国代表参加。可是当马歇尔将这个意见提交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时候,遭到英方的坚决抵制。英方参谋长们根本不允许中国进入这个军事组织进行活动。为此罗斯福总统大怒一场,对丘吉尔当面指出,这是英国人有意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强国,有意压抑中国。丘吉尔对罗斯福发的火装作没听见没看见,他明白美国这样做的含义是什么,这是罗斯福对中国的美梦所跨出的第一步。一个在美国扶持下强大起来的中国,对谁都不会有多大的好处,只会对美国有好处。丘吉尔声称蒋介石与日本方面存在着某种秘密的联系,如若准其派人参加联席会议,有关英美的重大军事行动就会全给捅出去的。

另一方面,丘吉尔为了改变中英之间的气氛,在自己的住所里设宴招待蒋介石夫妇,蒋介石为了得到丘吉尔的具体保证,出席了宴会。宴会上,丘吉尔在蒋介石的一再追逼之下,才说英国海陆两栖登陆的时间大约安排在第二年的5月,但是再追问地点时,丘吉尔则完全封口了,蒋介石怎么问也没有结果。宴会上摆了那么多的西式大菜,可蒋介石没有一点胃口,只是象征性地切了一小片牛肉放在嘴里嚼着,喝了两匙汤。

蒋介石找到罗斯福总统,他在罗斯福面前慷慨激昂地抨击了丘吉尔的帝国主义态度,他把这些归结为1942年2月访问印度时曾发表过支持印度独立的言论,归结为后来的入缅作战,甚至追溯得更远。

罗斯福在蒋介石面前明确表示了对丘吉尔这种态度的不满,他告诉蒋介石,这次会议将决定打败日本后归还中国的满洲、台湾、澎湖列岛,他甚至还想动员丘吉尔把香港也归还给中国。他认为这些都十分需要蒋介石在战争中的积极配合。

蒋介石担心进展的速度太快,美国的物资还来不及把自己的军队都武装起来,战争就结束了。如果在这一段时间里把自己的力量消耗在缅甸战场上,随即而来的国共斗争就会进行不下去的。其实英国人是不愿意在缅甸的问题上投入那么多的力量的,在他们看来攻击马来西亚的意义都要远远胜过缅甸。蒋介石抓住丘吉尔的想法,提出英国人不愿接受的条件,实质上是拒绝参加这场战争。

罗斯福已经发现了蒋介石的这一层意思,他极力说服蒋介石尽快出兵缅甸,他甚至向蒋介石保证,只要北缅战役揭开,英国的海军必能同时采取行动,到时英国人不派出海军来,美国人也会派出舰队参战的,罗斯福的保证是毫不含糊的。

蒋介石直到最后也没有同意单方面在北缅发起进攻。一切都应该是有条件的。

罗斯福请蒋介石参加晚上举行的感恩节招待会,蒋介石知道丘吉尔会参加,自己便推辞了。蒋介石往往在这种场合里心情更加阴暗,他知道,英国人瞧不起他,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蒋介石当年在上海的一批档案材科。在蒋介石看来,他们这帮外国首脑总是乐哈哈的,好像是一群到这个世界上来尽情享受的天使似的,他们说话办事太轻松,他们无论如何是领会不到一个在苦斗里受尽屈辱、低三下四,什么事情都干过的人的思想感情的。他们瞧不起蒋介石。蒋介石从内心里也瞧不起他们,蒋介石拒绝参加这样的宴会,因为自己置身于他们当中是一种痛苦,在蒋介石看来,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痛苦,也是自己这个民族的痛苦,因为他在他们当中看起来欢聚在一起,可是从根本上是不平等的,甘地对蒋介石讲的这句话,在他的脑子里铭刻得太深了。

11月26日,暖暖的太阳临空照耀,美、英、中三国首脑和他们的幕僚齐集罗斯福寓所。虽然是军事会议,可参加会议的人都身着使装,唯独蒋介石穿着整整齐齐的呢料军服系着武装带,佩着短剑,显得很不协调。

罗斯福被人用轮椅推到院子里的时候,代表们都围上前去与他握手,唯有蒋介石站在原地没有动。当罗斯福在人群里发现他的时候,才叫侍者将轮椅推到蒋介石面前,向蒋介石伸出了大手:“欢迎你的到来。”

“谢谢。”蒋介石摘下军帽欠了欠身子,握住总统的大手说。

“我们今天将宣布《开罗宣言》,这对你,对我们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罗斯福总是那么谈笑风生。

罗斯福又与宋美龄握手,宋美龄一边扶着他的轮椅,一边俯下头去亲切地跟总统说话,总统跟宋美龄交谈时,显得很兴奋。

丘吉尔和蒙巴顿走到蒋介石的面前,丘吉尔一手拿下衔在嘴里的大雪茄烟,一手伸出去跟蒋介石握手,他握手的时候轻轻用了用力:“我们相信,中英两国军队在缅甸会配合得好的。”

宋美龄将丘吉尔的话翻译给蒋介石,蒋介石微笑着说,“我们等待着皇家海军的合作。”

丘吉尔连忙把雪茄烟放进嘴里吸了一口,点着头,微笑着表示赞同。

高出蒋介石一头的马歇尔彬彬有礼地来到蒋介石的身旁,站在马歇尔左面的史迪威总是用目光四下里巡睃着。

马歇尔告诉蒋介石,在本日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上,对24日蒙巴顿的攻缅方案进行了全面审查,认为必须加以六条限制。因为蒋介石听翻译很费劲,幸好史迪威的文件夹子里已经准备好了一份中文副本,蒋介石接过认真看起来。上面的六条决议是:

“1.因参谋长联席会议无法集中35架运输机,将无法攻占曼德勒,故以蒙巴顿在第一次高峰会议上所提出的方案,应予接受。”蒋介石看了这头一条眉头就皱了起来,指着上面说:“这一条我们不能同意。”

史迪威说:“你再往下看嘛。”

蒋介石耐着性子往下看,心情又稍平缓了一下:“2.蒋主席明年3月在缅发动水陆双栖战事之意见,应予留意。”但蒋介石再看到下面的文字又着急起来:“为什么我的方案要一周后讨论,我在这里等不了一周了,我明天晚上就要离开这里。”

史迪威说:“因为总统要去德黑兰与斯大林会晤,在那里还要商议一些问题,这之后对你的方案做最后的决定。”

蒋介石沉吟了片刻,对史迪威说:“那这样,你留在这里,等候消息,我还去兰姆伽一趟。”蒋介石说罢又继续往下看。

“3.孟加拉海湾,应于3月配置适当海舰力量,以便利作战及制海权。”

“4.东南亚战区司令部,得挪用中印空运吨位,但每月不得超过1100吨……”

“5.利多方面之华军,受该区该方面之司令官Slim(斯利姆)指挥,但进至加迈后,应归史迪威指挥。”

“6.1944年10月,雨季停止后的攻势方案应重新拟定,由于时间尚远,暂不能决定具体事宜。”

蒋介石看毕就把文件夹子怒气冲冲地掼给了史迪威,连声骂道:“这全是蒙巴顿的那一套,我们要求英军攻占曼德勒,水陆夹击,统统没有写上,相反还要挪用我们的空运物资,告诉罗斯福总统,我一条也不同意。”

马歇尔和史迪威目瞪口呆地看着蒋介石气冲冲地向会议主席台走去,他们彼此微笑了一下,也只好捧着文件夹子步入会场。

这次会议签署的《开罗宣言》,公开宣布了美、英、中三国在太平洋地区对日决战的誓言。但是其中蒋介石感到最大的实惠是会议确定凡是日本取自中国的领土,包括台湾、东三省、澎湖列岛均须归还中国这一条内容。蒋介石甚至向罗斯福提出了归还香港的问题,但丘吉尔对此毫不理睬,丘吉尔甚至说,照蒋介石的说法苏联还应归还海参崴,外蒙古也得还给他了。

这些实惠蒋介石完全可以带回国去加以炫耀,抓住这些同盟国的许诺,向国民们再做一次精神上的鼓动。

蒋介石带着开罗会议的辉煌成果,带着罗斯福说服英国人在缅甸进行两栖作战的许诺,登上了停在开罗美军潘兴机场上的“美龄”号座机。飞机起飞后,蒋介石从飞机的舷窗向下看到了灯光闪闪的开罗渐渐向后移去,很快舷窗外便是一片碧海青天的世界,蒋介石此时心中真有一种迷迷茫茫的感觉,一些虚无缥缈的念头不禁油然而生,他禁不住握住了坐在身旁的宋美龄的纤纤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