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笼里的几只鸡,一点也不闹,探头探脑地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用手摸摸,鸡们发出几声轻轻的咯咯声,然后就看着你。那是我童年时看到的最单纯、最善良的眼睛。

(1)六七十年代,老百姓生活物资极为匮乏,别说没什么钱,就是有钱,许多东西你也买不到。那时我们几个孩子都才十一二岁,正是长身体的年龄。父母想给我们增加点营养,就托人从农村赶集时买了几只鸡。本来是买来杀了吃的,但当我们几个孩子一看到这几只鸡,就一点儿也舍不得杀了。竹笼里的几只鸡,一点也不闹,探头探脑地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用手摸摸,鸡们发出几声轻轻的咯咯声,然后就看着你。那是我童年时看到的最单纯、最善良的眼睛。儿童天生的对小动物的喜爱,很快抵消了我们想吃肉的欲望,于是一起央求爸爸妈妈,别杀了,先养起来。大人答应可以先养几天,但条件是必须保证每天打扫卫生,鸡是随地大小便的。我们在院子里的煤棚旁边搭了个鸡窝,“食物”在我们孩子的手里变成了“笼物”。最先养的就是这三只鸡:一只大公鸡,两只母鸡。大公鸡的羽毛很漂亮,从脖子开始,从红到紫,从紫到红,一直披挂下来;通红的大鸡冠,粗壮的爪子,泛着光彩的绿色大尾巴,整天昂首挺胸,踱来踱去,很像一个古代斗士。大公鸡总是一副关心母鸡的状态。找到吃食后,马上就发出急促地“咯咯咯”地叫声,呼唤母鸡来吃。母鸡们吃食的时候,大公鸡就很绅士地站在母鸡一旁,作出一副“卫兵”的样子,然后又很快发出一阵连续的“咯咯”声,拉下一边的翅膀,像跳舞似的围着低头吃食的母鸡转圈,炫耀着那身漂亮的羽毛。母鸡的羽毛都不漂亮,但总给人一种不知疲倦、整天忙碌的感觉,胆小、温顺,像是个小媳妇。鸡从来不挑食,玉米粒、菜叶子、剩菜剩饭,什么都吃。因为特别喜欢这几只鸡,我时常悄悄地抓一把大米喂它们。大人看见了就会说,人吃都不够!鸡们很乖,到了天黑时,自己就跑回鸡窝去了。喂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两只母鸡的脸比以前红了,并不时地发出缓缓地“咯……、咯……”的叫声。邻居王妈说,你家鸡唱屋蛋歌了,快下蛋了!这可让我们小孩子十分惊喜!自己养的鸡要下蛋了,这可是从没想到的。之前我们捉母鸡时,它总是跑,而现在你一伸手,母鸡立刻蹲住不动,两支翅膀向上轻轻抬起,鸡屁股抬得高高的。王妈说,肯定是快下蛋了!一天,其中的一只母鸡总是显得很不安,上窜下跳,一会跳到煤棚上,一会儿又钻到鸡窝里,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王妈说,它在找下蛋的地方,鸡窝里脏,赶紧另外弄个窝。我赶紧找来了一个竹筐,里面铺上干净的稻草,放到了厨房的角落里,把母鸡放了进去。母鸡跳出来,又跳进去,几番折腾,感觉安稳了,这才卧下不动了。王妈说,你们别去打扰它,它不喜欢人在。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听到一阵响亮的“咯嗒!咯嗒!咯塔塔!”的鸡叫声,打开厨房门一看,母鸡站在竹筐外,脖子伸得老高,在不停地叫着。再一看,鸡窝里的草堆上有一个白晃晃的鸡蛋,蛋壳上还有一点血迹。王妈看了说,这是只仔鸡,这是个头蛋,治头晕的!这是我们几个小孩子第一次看见鸡下的蛋,我们自己养的鸡下蛋了!那种高兴劲儿,远比吃了一个鸡蛋还兴奋。紧接着没两天,另一只母鸡也开始下蛋了。就这样,每天一听到母鸡“咯嗒!咯嗒”的叫声,就知道鸡又下蛋了。每到这时,我们就要抓上一大把玉米粒,专门慰劳一下“功臣”。每次从鸡窝里拿出那一个个还带有余温的白白净净的鸡蛋,都会有一种成就感,觉得鸡们更加可爱了。小竹筐里的鸡蛋慢慢多了。虽然舍不得吃,但还是要不时地取几个来改善家里生活的。自从鸡下蛋以后,大人们再也没有提起杀鸡的事了。

(2)天气开始慢慢变凉,最先下蛋的那只母鸡好多天没下蛋了。又过了些日子,这只母鸡吃完东西后就急着往鸡窝里钻,看一看它又没有下蛋,觉得奇怪。把它抓出来,它又钻进去,你再抓出来,它就“咯咯咯”地乱叫,浑身的羽毛乱翻着,没有了之前那种温柔可爱的样子。王妈说,这只鸡“赖抱”了,想孵小鸡崽啦!孵小鸡?这对我们城市里的小孩来说,是件很陌生的事情,也是件很让人向往很好玩的事,我们还从来没见过自己家养的鸡能孵小鸡!在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之后,我们决定让它做一回鸡妈妈!我们在屋里给它重新安了个窝,一个大竹筐,找来了软和的稻草。在王妈的帮助下,挑选出了十几个它们自己生的蛋,放进了草窝里。新窝刚刚铺好,母鸡就迫不及待地跳了进去。它先是小心翼翼地把两只爪子挤进了鸡蛋当中,然后慢慢蹲了下去,又用双翅紧紧地往身下裹住毎一个鸡蛋,还不时地用嘴拔动好身边的稻草。一切都好了,它才安静了。母鸡开始孵蛋了。每天一大早,母鸡就会快速地跳出鸡窝,跑到院子里屙一大堆鸡屎,然后又快速进食、喝水,完了又很快跑回到窝里趴下,整个过程似乎一点都不敢耽误。母鸡不时地弯下头去,用嘴轻轻地翻动着每一个蛋,然后继续着自己的职责,就这样,日复一日。十多天后,还不见有什么动静。我问王妈,小鸡什么时候才能出壳?王妈不紧不慢地说,不要急,我帮你们看看。王妈叫我们打来一盆温水,用手试了试水温,然后放在鸡窝旁,从母鸡身下摸出了一个鸡蛋,轻轻地放进了盆里。没有一分钟,这只鸡蛋竟然在水里慢慢地晃动了起来!王妈说,这只有希望!然后用毛巾轻轻擦干,放回到了母鸡身下。就这样,十多个鸡蛋一只只全部都试了一遍,除了一只不会动,其它的都动,有的动得还厉害! 王妈拿着那只不会动的蛋说,这只是个寡蛋,孵不出来了。打开一看,整个鸡蛋早已散黄了,一点不见小鸡崽的影子。母鸡翻动鸡蛋的时候更多了。一天,趁着母鸡出窝吃食,我想看看有什么动静。一看,一只鸡蛋有一个小洞,并看得见里面有一个小嘴在不停地朝外啄着,小鸡快出壳了!我们几个小孩迫不及待,围着鸡窝都想看。母鸡吃完食回来了,跳进窝里马上把鸡蛋抱住不让看了。不多久,听见了小鸡啾啾的叫声,我们把大母鸡抱开来一看,已经有两只小鸡出壳了!小鸡崽浑身湿湿的,站也站不稳,东倒西歪,很滑稽的样子。刚一放下母鸡,小鸡就急切地拱进了母鸡的身下。母鸡开始不断地把一半半的鸡壳衔着甩出鸡窝,出壳的小鸡越来越多。先出壳的小鸡在大母鸡身体的温暖下,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个的黄色小绒球,并不时地试着从母鸡的羽毛下钻出来,露出一个个小脑袋向外张望。小小鸡们全部都出壳了!没几天,这窝小鸡已经是活蹦乱跳的了,调皮地从母鸡身下钻出来,扑腾到鸡妈妈身上,然后又滑下来,又跳上去,玩得十分欢快。这只啄啄母鸡的嘴,那只叼叼母鸡的眼睛,似乎对一切都十分好奇。而大母鸡任凭小鸡崽们怎么折腾捣乱,一点也不生气,一副安逸得意的样子。

(3)小鸡崽们出窝了。大母鸡跳出了鸡窝,站在竹筐旁“咯咯咯”地呼唤小鸡也出来。小鸡崽们急切地想跟着出来,可它们太小了,竹筐对它们太高了,再怎么扑腾着小翅膀,还是跳不出去,只得啾啾地叫成一片。我们把小鸡崽们一只只从鸡窝里捧了出来,小鸡们撒欢地跑到了鸡妈妈身边,大母鸡带着小鸡们来到了院子里。抓一把早已准备好的细玉米沙撒在地上,母鸡低头用嘴轻轻地啄着,并不吃下去,而是轻声而有节奏地“咯咯、咯咯”地叫唤着,示意小鸡学着吃,小鸡崽们在鸡妈妈的教导下,开始叽叽喳喳地抢食起来,这是小鸡们第一次吃东西。小鸡们第一次喝水的样子也十分可爱。它们围着小水盘,先是怯怯地、试探性地把小嘴伸进水里,先啄一下,然后慢慢吸吮一下,再仰起小小的脑袋,把水喝了下去。王妈说,小鸡喝水要干净,不然会拉肚子。所以,给小鸡喝水的盆子,我们每天都要清洗一遍。没有几天,小鸡们似乎增加了很大的体力,再也不用我们把它们捧出来了,大母鸡一出窝,它们就扑腾腾地连跳带飞地出了窝。小鸡们的出现,使院子里增添了生机和快乐。大母鸡带着小鸡崽们四处游**,胆小的会跟着鸡妈妈寸步不离,有时跟得太近,还会被鸡妈妈的大脚爪踩个趔趄;胆子大的,则四处打探,不时地脱离队伍,而一旦发现离得远了,就会撒开两只小腿,扑扇着翅膀飞奔到大鸡的身边。有时母鸡似乎忽然发现了什么危险,比如天空上出现了盘旋的老鹰,这时,会紧张而高声地发出“咯咯咯”地叫声,小鸡们则会迅速地跑到母鸡身边,并急切地钻到鸡妈妈的翅膀下,叽喳地叫着。大母鸡则会半张着双翅,把所有小鸡都拢到自己的身下。鸡爱洗澡,可不是跳到水里洗,而是在土坑里洗。院子里的墙根下有一片上,原来是种花的。大母鸡喜欢找到干燥松软的地方,两只爪子不停地乱刨,刨出一个小坑后,就用嘴一边往自己的身上捺土,一边抖动双翅,似乎要用这些动作抖掉身上的脏东西。闹腾一阵后,大鸡站起身来,用力抖动双翅和全身的羽毛,把沾在身上的灰土全部甩掉。在这个过程中,小鸡们也会拥到母鸡身边,学着“洗一洗”。它们时常被鸡妈妈的爪子不小心刨滚到了一边,或者是被大母鸡起身抖动羽毛时的大翅膀给扇得四处乱滚,看起来很可笑好玩。

(4)小鸡们一天天长大了,也更好玩了。你长时间喂养它们,它们也会和你亲近。每天定时喂鸡时,我坐在小板凳上,刚一呼叫,大鸡就带着小鸡呼啦啦全部围了上来。时间一长,你只要在板凳上一坐,不用呼唤,大鸡就带着小鸡拥了上来围着你。我手里握着玉米沙或者大米粒,故意不松开,大鸡就会用嘴轻轻地啄你的手指,意思是快给它们吃。胆大的小鸡,也会学着鸡妈妈的样子,不停地用小嘴啄我的手指缝,试图从中吃到露出的米粒,那种痒痒的感觉很好玩。每天刚一坐下来择菜,它们也会一拥而上。一是要吃青菜叶,二是等你喂它们菜虫。那时的蔬菜没用过化肥,蔬菜长虫子是很自然的事情,尤其是大白菜一类的蔬菜,里面的菜虫很肥,大鸡一叼到蠕动的大菜虫,就用嘴在地上叼断虫子,并呼叫小鸡来吃。小鸡们你争我抢,有时两只小鸡各咬到一头,互不相让,你拉我扯,都想独吞,那个场面就像一幅绘画小品。择豆类蔬菜时,更是小鸡们的最爱。什么豇豆、毛豆、嫩玉米,刚一择断露出一粒小豆子时,小鸡就会用嘴叼走。为了逗这些小鸡玩,我时常用手指捏住一半豆子,小鸡们叼一下,不动,再叼一下,还是叼不走;再等小鸡伸出头来叼时,我一下子捏住它们的小嘴,小鸡就会扑扇着翅膀往后退。逗了一只再逗一只,我把这种游戏称为和小鸡“拔河”。小鸡们可能也知道人在和它们逗着玩,所以虽然屡屡上当,但仍然乐此不疲。就连我养的鸽子,也常常和我玩这种游戏,一点儿也不惧怕。小鸡们爱吃活虫和青草。我常常跑到不远处的市委大院、河滨公园的草地里,去给小鸡们摘青草,捉小虫。那种刚刚长出来的带着露水的小嫩草,小鸡们最喜欢吃。还有树上挂着的一种虫子,是大虫用枯树叶包裹自己的,吊在树枝上,里面是一个个肥肥胖胖的蛹。摘回来撕开蚕衣似的外衣,虫子就滚了出来。小鸡们见到虫子,抢个不停,小个点儿的虫子,小鸡们一下子就吞下了肚,有的太胖了,小鸡们就叼在嘴里,仰着头,急切地使劲往下咽,生怕被别的同伴抢走了。小鸡们长得很快,原来是一个个黄色的小绒球,慢慢地长出了羽毛;开始是两支翅膀,冒出一根根黑色的毛管,毛管中又慢慢伸出细细的羽毛,身上也同样如此。这个时候的小鸡,样子很不好看,像是一个小刺猬,吃得多,屙的也多,整天到处乱跑,已经不是那么依恋它们的鸡妈妈了。再后来,小鸡们一个个足有半斤多了,身上的羽毛已经全部出齐了,从羽毛和鸡冠上已经可以大致分得出来哪几只是小公鸡、哪几只是小母鸡了。尤其是小公鸡们,已经开始显示出公鸡的特性,开始不时地互相斗架了。虽然不像是大公鸡那么的厉害,但它们也会伸长脖子,互相作出“决斗”的模样,但往往是比划两下就散开了,总是打不起来。

(5)公鸡打架,是很好玩的事情,也是我们小男孩喜欢养鸡的原因之一。一起长大的公鸡们,很少打架。发生短暂的争斗,一般都是为了母鸡争风吃醋,但不会发生激烈的冲突。而一旦有了外来的陌生公鸡,那一定是要打个你死我活,分出个输赢才会罢休的。一天,邻居家买来了一只大公鸡。这下子,我家的大公鸡就很不高兴了。之前,院子里只有它一只大公鸡,整天养尊处优,妻妾成群,唯它独尊。现在,忽然闯入了“外敌”,大公鸡马上就有了强烈的反应。于是,刚一看见这只陌生的“入侵者”,它就立刻发出了粗犷有力的“咯!咯!咯嗒!”的叫声,好像在示意,这里是我的地盘!只见它鸡冠通红,几步就冲到了“外来者”的面前,一副不可一世的姿态。邻居家的毕竟是只大公鸡,个头也不小,浑身羽毛整齐,腿爪粗壮,一看也不是个好惹的。两鸡相对,怒目而视,立刻就摆出了决斗的架势。两只大公鸡低头相对,脖子上的羽毛全部倒立着,马上就嘴啄爪蹬打斗起来。公鸡打架,其实就是两招:嘴啄对方的鸡冠,腾起身来爪子蹬对方的身体,我们叫做“打拐子”。不一会,两只公鸡打得已是不可分交,你来我去,打了足足有好几分钟,只见双方都是血流满面,羽毛乱飞。最后,我们家的大公鸡可能凭借主场优势,场地熟悉,加上妻妾在旁,还是拿下了“入侵者”取胜。对方认输,只得溜到了一边,双方都是伤痕累累。获胜的大公鸡,战后都会昂首挺胸,长鸣一声,然后扇动双翅,以展示一下自己的雄风。邻居、街坊的小伙伴,家里要是有只公鸡,总是会相约斗鸡,谁输谁赢不重要,就是好玩。今天输了,养几天又来。那时有专门的斗鸡者,那是职业的斗鸡。一来,那些都不是一般的公鸡,是专门打架的鸡:鸡冠小,长成一条状,浑身羽毛少,看着像是火鸡的样子,体型大而结实,我们叫做“成鸡”;二来这种斗鸡一般是“带彩”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大人。这种斗鸡都是独养,从来不和其它鸡在一起,吃的东西有肉类、鸡蛋之类的,据说还要进行专门的打斗练习,总之,就像养了一个专业斗士。那时,我们院子最前的院子是一个空院子,主要是起通道的作用,所以不时有专门的斗鸡者来这儿斗鸡。这种斗鸡打起架来真是“你死我活”,有时看着都已经输了,但马上又会反扑起来继续战斗,直到真的不能再打了,或者一方的主人认输。不过,我们小孩子们更喜欢自己养的公鸡打架,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玩的游戏。

(6)大人们都不喜欢公鸡。要杀鸡了,首先被杀掉的就是公鸡。母鸡会下蛋,会孵小鸡,一般都舍不得杀;二来母鸡从来不闹,而公鸡呢,除了传宗接代有用,好处不多,吃得多,长肉少,最让人烦恼的就是打鸣。这些公鸡们很不识趣,专门挑天快亮、人们睡梦正香的时候打鸣。尤其是寒冷的冬天,早晨天还很黑时,这时大公鸡们就“喔呜喔、喔呜喔”地叫开了,一声高过一声,很是惊人。一只叫开了,四邻八方的公鸡就会此起彼伏地全部叫开了。这让在冬夜里想多做一会儿美梦的人们很是生气。于是,公鸡们的噩运也就开始了。只要是杀鸡了,肯定都会说,把公鸡杀了!公鸡要想多活些日子,另一个命运就是被人“骟”掉——在小公鸡们还没有第一次打鸣之前,把它们“去势”。那时候,有一种专门的手艺人,叫作“骟鸡匠”,整天敲着个小铜锣,背着个小布袋,走街串巷。人们一听到“嘡、嘡、嘡”的声响,就知道骟鸡的来了。于是,就赶紧叫进院子来,小公鸡们就开始倒霉了。“骟鸡匠”们手艺都十分娴熟。抓住小仔鸡,三下五除二地从小鸡翅膀的鸡肋处拨下一片鸡毛,涂上点儿黄色的碘酒,左手捏住小鸡的双腿,手指夹住小鸡的翅膀,一把手术刀切开一个很小的口子,再用一把专用的铁钩子,带进去一根细线,很准确地套住小公鸡性缐之类的器官,拉出来后轻轻地一刀,“手术”就完成了。“骟鸡匠”用手指按几下切口,然后把小鸡往地上一放就算完事了,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被骟掉的小鸡,蔫巴一会就好了,似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我一直很奇怪,这刀口几乎就没流什么血,也没见骟鸡匠进行缝合。但是,从此以后,小公鸡们就开始变成了不公不母的“煽鸡”了,慢慢失去了公鸡的所有特征。鸡冠小了,只比母鸡的略大一些;不会打鸣了,整天难叫一声,更不会“引吭高歌”了;对母鸡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了,不会像大公鸡那样,整天追逐着母鸡;不会打架了,与世无争,有时就连母鸡都可以欺负它一下;羽毛虽然还像公鸡一样的五颜六彩,但变得细弱了;尤其让人们满意的,是这些“骟鸡”长肉,而且肉比公鸡嫩,不像大公鸡那样,浑身都是硬梆梆的瘦肉。为此,我们调皮一些的孩子,常常把说话娘娘腔、行为女性化、胆小懦弱的男孩,戏称为“骟鸡儿”,这当然不好。在网上看到一段话:“鸣是寻死,默是等死,两者都是在去死的路上,只不过一个在享受过程,一个在煎熬灵魂。”总觉得是在写公鸡与骟鸡似的,十分准确。胡适先生有句范仲淹名句的题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原本写的是灵乌,但我觉得,是大公鸡的写照更为恰当。我还是喜欢大公鸡。

(7)小时候,还养过“电抱鸡”和“电抱鸭"。“电抱鸡(鸭)”,是指人工用电灯照烤鸡蛋鸭蛋孵化出来的小鸡小鸭,也就是机械化生产流程下出来的小鸡、小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区的农民,每年都会通过火车、汽车运输,挑着大筐大筐的这种小鸡小鸭,到南方城市里来贩卖,是那时的城市一景。成百上千只黄绒绒的小鸡小鸭,活蹦乱跳地挤在一个个大大扁扁的竹筐里,看着十分可爱,就连家里从来不养鸡鸭的人家,小孩子闹着要买,大人也会花点儿钱买上几只,当玩具给小孩子们玩。对于我们养过小鸡的孩子来说,自然是要买来养的。“电抱鸡(鸭)”看着可爱,可是很难养。因为缺少自然发展的过程,又没有母鸡的照料,天生体质就不好,怕冷,容易生病,成活率很低,许多小孩买回去没养几天就都没了。我之前养过自然孵化的小鸡,对这种小鸡算是有点经验,照料得就要好些:知道它们没大母鸡呵护怕冷,晚上把它们放进纸盒子时,就用一个医用的盐水瓶(不怕高温)灌些热水,找块儿布一包,放进去当母鸡,小鸡们会紧挨在瓶子旁,这样就好多了;喂它们吃食时,要先用水把米粒泡软,再弄碎来喂;在外活动时,用竹筐把它们围起来,以免被其它大鸡啄着。喂养这些“电抱鸡”虽然好玩的动机多些,但还算是一个合格的饲养员。“电抱鸡(鸭)”打出生就没有“妈妈”,天性使它们总是爱跟着人,人走哪儿,它们就紧跟着走哪儿,所以稍不留神就会踩着。放它们出来时,总要格外小心才行。相对“电抱鸡”来说,“电抱鸭”要好养些。小鸭子抗寒能力要强些,吃食也不大挑,只是小鸭子吃食时,玉米沙、米饭、碎菜叶什么的,要先放到一个小水盆里,小鸭子才能吃得到,吃得好。我在院里窗户下用砖头水泥给它们砌了个小水池,小鸭子们很喜欢,一进到水里就欢闹不停。两只小脚蹼快速拔动,小身子晃晃悠悠,很是好玩儿,真就是个玩具。每到这时,撒点青草、碎菜叶子,它们就会你争我抢,院子里的小伙伴们都会围着看好半天。“电抱鸡(鸭)”普遍长得不大。同样时间里,电孵的鸡、鸭总是长不到自然孵化的鸡鸭那么大,而且长到三个多月后,就再也不长个子了,虽然羽毛都全长齐,却像是一个小型的“成人”,可能就是因为“先天不足”。鸡呀、鸭呀,都是小的时候好玩。等它们长大了,便都渐渐失去了活泼好动的特点,再也没有了好奇心,变得懒散了起来。好像所有的动物都是如此,都是小小的那个阶段好玩,更惹人喜爱。其实,小孩子喂养小动物,除了好玩有趣,更是一种童年时的现实童话。在我们小孩子的眼里,小动物就是朋友、公主、伙伴。在这个过程中,小孩子的感情、愿望、想象力、相互的交流,都可以由孩子们自主掌控发展,尽管最后这些童话全都变成了另外一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