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比较顽皮,看见有蚂蚁在地上,就拿颗樟脑丸画个圈,把小蚂蚁围在中间。小蚂蚁走到樟脑线旁,嗅到了味道,立刻掉头往回走,但还是有味道,就不停地找出口,一直在圆圈里转,最后常常被樟脑丸的气味熏得不想再动了。

蚂蚁,是很常见的小昆虫,也是我们儿时很喜欢的小动物。那时侯,常见到的有三种蚂蚁:小黑蚁、小红蚁和大黑蚁。院子里较多的是小黑蚁和小红蚁,公园里的大黑蚁多。大黑蚁会咬人,小孩子很少玩。刚开始是看蚂蚁搬家。春夏交季的时候,在院子里的石板地上,常常看到蚂蚁忽然一行一队地从一个洞穴往另外一处搬。蚂蚁们一个挨着一个,十分紧张忙碌的样子;队伍的后面,陆陆续续地有蚂蚁们举着一个个芝麻点大、白色的蚁卵。听大人们说,蚂蚁搬家,天会下雨,但到底是不是,记不清了。总之,一看见有蚂蚁搬家,我们小孩儿就会围着上前去,蹲着趴着看上老半天,看它们什么时候能搬完,看小蚂蚁会不会走错路,可是有点操心呢。有趣的是看小蚂蚁们搬运食物。捉到一只蟑螂或者苍蝇,弄个半死,然后就在院子里四处寻找小蚂蚁。发现了一只小蚂蚁,就把“食物”放到它的面前,小蚂蚁嗅到了气味,会在“食物”四周不停地跑动,然后很快地离开了。跟着小蚂蚁的行踪,见它钻入了自己的蚁穴。很快,一堆蚂蚁就会从那个小洞里涌出,排着一列长队,跟着那只报信的小蚂蚁,循着原来的行走路线,很快来到蟑螂身边,一拥而上,咬头的咬头,拉脚的拉脚,蟑螂身体立刻就变成了一个蚁团儿。半死的蟑螂刚开始还一个劲儿地挣扎反抗,但要不了一会儿,它就再也不会动弹了。一阵撕咬之后,蟑螂就被小蚂蚁们大卸八块。蟑螂的大腿、小腿、须子、脑袋等等,由一只或几只蚂蚁举着扛回了蚁穴;而蟑螂的主要躯干,则被无数的蚂蚁簇拥着,连拉带扯地慢慢移向了蚁穴。真是惊奇,小小的蚂蚁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不一会,这个蚂蚁团就到了洞口。很明显,蟑螂那巨大的身体是进不了那小小的洞口的。但是不用一会儿,蟑螂的整个身体就在蚁穴的小洞前消失了。到底怎么弄进去的?那时一直没弄明白,但总觉得好玩,只要抓住了蟑螂、苍蝇什么的,就会玩这个把戏。好玩的还有看蚂蚁打架。院子里最多见的就是小黑蚁和小红蚁,两家是弄不到一块的。拍了个苍蝇,先放到黑蚁面前,等小黑蚁回去报信的时候,又寻来一只小红蚁来嗅,小红蚁也回去搬兵去了,我们就等着看蚂蚁打架了。两边的蚂蚁都很快涌到了苍蝇的面前,你抢头,我抢尾,一会儿就打了起来。一场混战之后,觉得红蚂蚁要厉害些,几乎每次都是小红蚁胜利。仔细看看,红蚂蚁个头要比黑蚁稍大些,动作也更加快速。最后,苍蝇的主要部分,还是被小红蚁拉了回去。看蚂蚁走迷宫,也是挺有趣的事。我们小孩子比较顽皮,没食物看蚂蚁搬运和打架了,就想法儿戏弄蚂蚁。看见有蚂蚁在地上,就拿颗樟脑丸画个圈,把小蚂蚁围在中间。小蚂蚁走到樟脑线旁,嗅到了味道,立刻掉头往回走,但还是有味道,就不停地找出口,一直在圆圈里转,最后常常被樟脑丸的气味熏得不想再动了。看见小蚂蚁精疲力尽的样子很可怜,就用小树枝把它扒出圈去,它立刻就来了神,迅速地跑掉。要是正好碰到的是大黑蚁,那就不会那么客气了。大黑蚁不但会咬人,个头大,冲劲儿也很大,画一个圈基本上挡不住,然后又画第二个、第三个,直到大黑蚁没辙了才会放手。每次看小蚂蚁搬抢蟑螂苍蝇,总像是在看一个“小人国”的故事,十分有趣。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画的就是小孩子和小蚂蚁,寥寥几笔,万分传神,这才是真正的童趣。除了小蚂蚁,我们小时候玩过的小昆虫还真不少。五颜六色的蝴蝶、小小的萤火虫、长着一双大鼓眼的蜻蜓、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威武的天牛、红底黑点的七星瓢、漂亮的金龟子,还有拖着壳的蜗牛、大肚皮的蚂蚱,还有举着两把锯齿刀的大螳螂等等。那个年代的小孩子,几乎都玩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