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返回式卫星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转运到2号发射场以后,经过13天的测试检查,总算把第三次总检查做完了。

1975年11月24日,东风基地司令员黄明辉主持召开了任务指挥部会议。会议开得很沉闷,卫星和运载火箭的汇报冗长乏味,因为这次测试中出现了24个故障,其中卫星11个,运载火箭13个。而要把这些故障一一罗列出来,说清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以及最后处置情况,有的人听着听着就打起了瞌睡。然而,黄明辉明确提出,一定要把故障说清楚,不说清楚不放行。就这样,汇报完毕后已经过去两个小时。黄明辉皱着眉头看了看昏昏欲睡的与会成员,宣布休息20分钟,并对国防科委两位副主任钱学森、凌利峰说:“走,太闷了,出去呼吸点新鲜空气。”

几位领导说着话走出了半地下室。一股冷风袭来,贺志奇政委打了个寒战,他挥了挥手,说:“怎么这么多故障?”刚才他听得脑袋都大了。

凌利峰抢着说:“这还算多?上海第一次来场执行任务时,从进场到发射,足足干了145天,出现了多少故障咱记不住了,起码超过一百。”

钱学森副主任仍然一如既往地微笑着,他说:“每个新型号的第一次发射,问题都不少,成功的也不多。美国、苏联如此,我们也一样。”

孙浩成副司令十分赞成钱学森的话,并对此作了注释:“我参加的导弹卫星发射,除了AX-1导弹外,其它型号第一次发射都不成功,最多算半成功。你们看,AX-2,AX-3,还有长征1号、风暴1号、长征2号第一次都不成功。”

英勇飒镝副政委说:“卫星可不一样,东方红1号第一次发射就成功了。”

孙浩成说:“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的运载火箭长征1号第一次也失败,差点飞出国外。还记得吧,凌副主任你带人去搜索残骸,还死了两个人。”

“记得,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叫木林森,一个战士叫……”凌利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想了很久,到底还是记不住那位战士的名字了。

孙浩成替他回答说:“楚维林。”

“对。”凌利峰嘿嘿一笑,“老孙到底还是年轻,记忆力好。”

看见凌利峰把话题扯远了。钱学森呵呵一笑,又把话题拉了回来:“发射卫星关键是看运载火箭。如果运载火箭没问题,起码可以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美国刚开始时,用‘先锋号’运载火箭发射卫星,因为运载火箭不过关,打一颗掉一颗。后来,用技术成熟的‘丘辟特’导弹改进成运载火箭,才把美国的第一颗卫星发射上天。”

黄明辉对钱学森说:“钱副主任,我发现故障与成功之间有个规律。每次任务的故障都不少,而且也有个大概的定数。如果出厂测试中故障发现得多,来到发射场就少。在技术阵地发现得多,到发射阵地就少。上天前找出的故障多,上天后就少。如果能在上天前把所有的故障找出来,发射成功就有把握了。”

七机部副部长任光敏哈哈大笑,说:“有道理。这叫做黄氏故障守恒定律。”

钱学森也呵呵地笑着说:“所以,要千方百计发现故障,千方百计排除故障。”

凌利峰说:“但是,现在一些领导什么也不懂,就在那里发号施令,能不出问题吗?有的人原来就是一名工人农民,现在一下子让他去当部长,当副总理,能行吗?毕竟种地和管农业生产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我看,邓小平同志出来领导军队就成,因为他懂行。再比如你钱副主任是大科学家,你来领导国防科委搞导弹搞卫星,就非常适合。但是,要你来领导什么屁运动,那就是扯淡。”凌利峰嘿嘿一笑,对钱学森说,“钱副主任,不知你还记得不?宰毅丛来发射中心搞‘放火烧荒’时,你正好也来执行任务,他叫你给团以上干部讲‘批林批孔’,你就是不讲。为什么?”

钱学森笑眯眯地说:“凌副主任,你说我能说什么嘛?你要是让我讲星际航行,讲控制论,可以,因为我是研究这个的。但我没有研究过孔子,也没有研究过林彪,这都是很严肃的政治问题。实不相瞒,当时宰毅丛是代表国防科委党委来这里领导‘批林批孔’运动的。我来执行任务之前,政委明确告诉我,有关‘批林批孔’的事要听宰毅丛的。但那次我没有听他的,我就说我对‘批林批孔’理解得不深,讲不出什么来。当然,从现在看,‘批林批孔’那样搞法本身就是错误的。”钱学森望着黄明辉,“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制度。黄司令,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黄明辉嘿嘿一笑,说:“钱副主任,你和凌副主任说的问题太深奥了。但这点我同意,很多事情都是由制度决定的。”

钱学森说:“我跟你们讲个笑话。一个德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在一起谈论两国的科学技术发展问题。法国人疑惑地问:为什么你们德国的科学技术发展那么快,我们法国人总也赶不上你们呢?德国人回答说:那是因为婚姻制度不同。法国人一听更加糊涂,这与婚姻制度有啥关系?德国人说:太有关系了,你们法国人的婚姻制度是娶媳妇,我们德国人的婚姻制度是挑女婿。法国人还是没听明白,德国人向他解释说:你们娶媳妇,就是娶那些长得苗条漂亮的姑娘。而我们德国人挑女婿,主要是挑那些聪明能干的小伙子。”

黄明辉哈哈大笑:“一个是挑身材,一个是选人才。”

贺志奇接过话题说:“对呀!当今社会,主要劳动力还是男子。儿子是不能挑选的,即使家财万贯,儿子不好,也禁不住他花天酒地。德国人聪明就聪明在他可以在很多男子中挑选一个好女婿加以培养,把自己的知识技能传授给他,也让他继承家产。”

黄明辉说:“党和国家的制度一下子扯不清,我们发射场还是那些老制度老规矩,就是把故障排除掉,一定要把问题说清楚,不带问题上天。这就是我们要坚持的制度。到点了,回去继续开会。”

11月25日22时,发射中队加注人员在中队长黄嘉冰的带领下,进入了2号发射阵地,开始加注。11月26日6时40分,加注完毕。接着,发射中队其他人员进入发射场,有条不紊地安装爆炸器,连接电爆管,安装电池。

“两小时准备。”

正端坐在地下控制室的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凌利峰,七机部副部长任光敏,发射中心的黄明辉、贺志奇等领导,正在聚精会神地听着各系统的报告。

“卫星报告,星上计算机出现故障,解码器不正常。”

听到卫星指挥员的报告后,顿时引起地下室人员的一阵**。黄司令呼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跨进卫星测试控制间。卫星指挥员报告说,我们打算首先复现故障,再确定如何处理。盖世华果断提出,既然确定计算机有问题,不如直接更换计算机。卫星总设计师和其他几位设计人员商量后,表示同意。两名操作手带着备份计算机,拿着工具,坐电梯到了脐带塔第九层,打开卫星舱口,熟练地更换了计算机。半小时后,指挥员重新下达通电测试口令,一切正常。

“1小时准备。”

操纵员崔志军在发射控制台上接通电源,按部就班地给运载火箭通电。当他按下气管连接器脱落的按钮时,传来了塔上操作手的报告声:“气管连接器没有脱落。”

黄嘉冰听到报告后,果断地对着调度电话给塔上操作手下达口令:“按预想第三方案执行,准备好直流电池,我立即上去处置。”

黄嘉冰飞也似的跑出地下室,以百米运动员的速度跑向脐带塔,坐上电梯,直奔五层。他接过操作手递过来的电池,抽出正负极线,把气管连接器上的一个插头拧下,小心翼翼地找到了两个触点,夹上小夹子,缠好胶布。他看了看周围,对两名操作手说:“拉住绳子。”

黄嘉冰看到两名操作手已经准备好。他首先连上电池负极,然后快速用夹子将正极夹住。只听得砰地一声,气管连接器顺利脱落。黄嘉冰令两位操作手固定好气管连接器,然后对着调度电话,大声报告:“气管连接器脱落,固定完毕。”

“撤收。”

“明白。”黄嘉冰看了看表,从故障出现到排除,只用了9分钟43秒。

黄司令看到儿子排除完故障,回到了地下室,脸上闪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快慰。待黄司令回过头来,看着崔志军继续往下操作时,突然听到东风调度传来急促的呼叫声:

“0号注意!你的通信出口出现泄漏现象,请立即排查。”

“什么?”黄司令听到这一口令后,莫名其妙地问道。

通信处信处长一听,快步过来报告:“发射场通信出口加密线路失效。”他转身对发射团新任团长0号指挥员赖西清说,“你回答他,我们立即组织排除。”

信处长急促地走到通信机房,组织技术人员更换了一台保密机,一试,不够理想。更换第二台,再试,一切良好。信处长回来报告:“更换了保密机,线路正常。”

赖团长向东风指挥员报告:“东风,我是0号。”

“0号请讲。”

“故障已经排除。”

“明白。”

稍过片刻,传来了东风调度指挥员口令:“0号,各系统30分钟准备完毕。进入15分钟准备以后的口令,请你下达。”

“明白。”

赖团长看了看表,从潜望镜里望了望耸立在发射场上的运载火箭和卫星,运足气,坚定有力下达了15分钟准备以后的口令:

“15分钟准备。”

“10分钟准备。”

“5分钟准备。”

“1分钟准备。”

“10,,9,8,7,6,5,4,3,2,1,点火!”

“起飞!”

1975年11月26日11时30分,长征2号运载火箭喷射出巨大的橘红色火焰,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拔地而起,挺举着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直刺苍穹。

接着,各个卫星跟踪测量站陆续传来了跟踪测量的报告。

11时52分,琼南测量站报告:

“卫星分离!”

“卫星入轨!”

整个地下室沸腾了。钱学森、凌利峰和黄明辉、贺志奇、孙浩成、英勇飒镝等首长走到发射中队黄嘉冰、马力奔、崔志军等人跟前,和他们热烈握手,互相祝贺:祝贺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钱学森、凌利峰、黄明辉、贺志奇等首长走出了地下室,袁友方、赖西清、哈德林娜、盖世华、阙昕飞、诸葛瑗媛、黄嘉冰、马力奔、崔志军等人涌向了发射场。

发射场上,锣鼓已经敲起来,高音喇叭已经唱起来。

发射塔架上刚刚挂起的横幅上写着:

“热烈庆祝我国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